重品行涵养底气,不淫媚涵养骨气。
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酒绿灯红心不动,浩然正气贯长虹”,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大写的人,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高校学转促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高校学转促心得体会一“学、转、促”专项活动启动以来,伊宁市琼科瑞克街道通过以学为先、以转为要、以促为目,打牢基础、抓住关键、务求实效,大力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四风”“四气”,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确保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地根。 以学为先,打牢基础。
每月下发干部政治学习计划,采取领导带头领学,党员分组讨论、撰写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的形式,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落实伊宁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分解方案各项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目前,下发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2次,撰写读书笔记13篇、心得体会1次。 以转为要,抓住关键。
坚持深化干部入户走访活动,严格落实干部入户走访“八
必问”“八必讲”要求,重点围绕群众见面率、情况知晓率、工作完成率和群众满意率等“四率”,采取现场提问、入户核对、随机测试、检查“四会”记录和民情日记等方式,确保网格员认真落实“四知四坚持人民至上、促进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问题、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举措。
总书记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干部在党的各级组织中肩负着领导责任。
领导干部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转作风、促发展”首先要解决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 领导干部作风好,干部职工风气盛,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强化学习,切实增强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践行宗旨是关键 第一,要强化学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学习是立身之本、发展之本,要坚持把学习贯穿于活动始终,认真学习集团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认真领悟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我们要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提升境界的重要途径,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戒除浮躁、静下心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知识、思考问题上,不断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的设计与体会 摘 要目前,北坑水库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是病险水库,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此,这里分析了北坑水库病险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排除病险的相关意见和处理措施,以保证北坑水库的安全运行,并从中总结出了水库除险加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北坑水库;安全隐患;除险加固;
一、基本概况 北坑水库位于紫金县紫城镇横径村境内,工程所属河流是东江一级支流的康禾河,距离紫城镇5 km。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干流长度 km,河流坡降。 北坑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三大
部分组成。
坝体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坝顶长55m,坝顶宽;原设计的校核洪水位,相应库容万m3,设计洪水位,相应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万m3;大坝上下游坡坡比均为1,下游坡坝脚设棱体反滤排水;现输水涵为φ的砼包瓦涵管;溢洪道为开敞式的自由泄流,堰形为宽顶堰,堰顶宽6m,堰顶高程为。
该水库始建于1954年9月,竣工于1955年12月,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的小型水库,设计年供灌溉水能力54万m3/年,水库主要任务是解决下游紫城镇横径村10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所需。
如失事将影响耕地1500亩,人口2100人,村庄。
二、气象水文 该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为20℃,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4℃,无霜期为320天。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mm。
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洪水复核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暴雨参数。
三、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除险加固措施 1、大坝 存在隐患。
主坝加固培厚前,其断面尺寸坝高,坝顶宽,坝坡坡度前坡1、后坡1,未达水工设计手册中有关经验坝顶宽度值要求,大坝坝体植物滋生严重, 坝体填筑质量差,存在渗流安全隐患;输水涵混凝土表层风化露砂,钢筋已经锈蚀,通气管破损,门盖锈蚀严重,局部破损,不能正常止水;大坝的上游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基本平整;坝顶为泥结石路面,基本平整;路缘墙基本完整;下游坡采用草皮护坡,基本平整,未发现明显裂缝;坝脚未建量水堰,反滤棱体排水设施不够高,基本正常。 加固措施。
1)、坝体防渗处理北坑水库在涵管加固时可将水位将至死水位,坝体的上游坡防浪采用混凝土护坡设计,混凝土厚。
2)、坝高经调洪演算及坝高复核计算,坝顶高程确定为,该水库现坝顶高程为,未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该水库的实际情况和满足工程总体布置的要求,在坝顶上游侧设置一条高防浪墙。
防浪墙顶的高程为。
3)、坝坡坝坡的坡比通过坝坡稳定分析计算确定,最大坝高,坝体培厚采用向下游侧培厚,迎水坡死水位以上在
原干砌石面现浇一层12cm厚的混凝土护坡。
背水坡高程设一条马道,按照1的坡比培厚,坡面采用草皮护坡。
上游坝坡设置沿山边墙及行人步级,下游坝坡设置排水沟及行人步级。
4)、坝身排水下游棱体反滤排水顶高程为,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次设计对下游棱体反滤排水进行部分拆除后进行加高培厚,加固后的反滤顶高程为,设置集水沟,坝体下游设置量水堰。
5)、坝顶坝顶宽,坝顶采用泥结石路面。 坝顶上游侧设置防浪墙,墙高,下游侧设置路缘石。 2、溢洪道 存在隐患。
溢洪道未完建,左岸墙无衬砌,右岸墙浆砌石衬砌不够高,溢洪道为浆砌石衬砌,有部分老化脱落现象,过洪时不能达到防冲要求。
溢洪道左岸山体开挖坡度较陡,存在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堵塞溢洪道正常泄洪。
消力池淤积严重,消能出口归河处未作处理,泄洪时冲刷山体坡脚,易引起山体塌方,从而堵塞溢洪道,不利于泄洪,危及溢洪道和大坝的安全。 加固措施。
根据SL252XX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有关
规定,溢洪道为5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按溢洪道洪水标准对原溢洪道进行拆除后重建,加固后的溢洪道基本保持原有形式,主要组成部分有进口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出口归河段。 溢洪道采取开敞式溢洪道。
进口采用宽顶堰,堰宽,长 m,下接陡坡,陡坡段长米,其中前段长米,陡坡坡度i1/5,后段长米,陡坡坡度i1/,陡坡末端接消力池底流消能后归河。 3、输水涵管 存在隐患。
北坑水库工程输水涵管为坝内埋管,设于右岸的坝体内。 涵管为φ米砼包瓦涵管,采用斜拉式进水口。 输水涵管浇制与大坝填土是同时施工的。
在施工期立模、钢筋制安、混凝土制作、运输、插浆等都是人力操作的。
经现场检查发现,瓦涵曾经发生过破碎堵塞现象,后疏通;输水涵管管径小,对涵管检查带来不便,且不安全。 加固措施。
由于水库建于五十年代,运行已久及当时施工条件、生产设备极为不科学,大都是人工填土而成,砼涵存在破损情况,对大坝安全是一个隐患。
本次加固对输水涵管进行更换,改为ф80cm砼圆涵,全
长,出口并作消能处理。
四、体会 XX年9月8日紫金县紫城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在对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依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北坑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鉴定,综合鉴定为三类坝,同时,对其除险加固进行了初步设计,得出几点体会 1、设计部门和地勘部门要相互协作、印证;对取得的成果要认真分析和统计,尤其是土工试验成果和一些渗流监测成果,对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应认真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设计参数,以确定合理经济可靠的除险加固方案。
2、在比较处理方案时既要采用新技术,又要体现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
不要盲目过大追求安全度,“上堵”和“下排”方案一起上。 对一些低坝,不要盲目崇拜新技术,不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坝基的可灌性,只要是防渗就采用再造塑性砼墙加帷幕灌浆等先进技术方案,忽视简单明了的压盖排渗等便于施工和质量检查的处理方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应按水利部颁发的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结合需要监测的部位增设观测断面,以渗流观测为主,配齐必要的观测设施,推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以人工监测复核,建立可靠安全
的自动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一步实施到位。
主要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观测、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坝基渗流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地震监测、库水位和下游水位监测、坝区雨量监测等项目。
摘 要目前,北坑水库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是病险水库,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此,这里分析了北坑水库病险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排除病险的相关意见和处理措施,以保证北坑水库的安全运行,并从中总结出了水库除险加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北坑水库;安全隐患;除险加固;
一、基本概况 北坑水库位于紫金县紫城镇横径村境内,工程所属河流是东江一级支流的康禾河,距离紫城镇5 km。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干流长度 km,河流坡降。 北坑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三大部分组成。
坝体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坝顶长55m,坝顶宽;原设计的校核洪水位,相应库容万m3,设计洪水位,相应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万m3;大坝上下游坡坡比均为1,下游坡坝脚设棱体反滤排水;现输水涵为φ的砼包瓦涵管;溢洪道为开敞式的自由泄流,堰形为宽顶堰,堰顶宽6m,堰顶高程为。
该水库始建于1954年9月,竣工于1955年12月,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的小型水库,设计年供灌溉水能力54万m3/年,水库主要任务是解决下游紫城镇横径村10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所需。
如失事将影响耕地1500亩,人口2100人,村庄。
二、气象水文 该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为20℃,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4℃,无霜期为320天。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mm。
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洪水复核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暴雨参数。
三、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除险加固措施 1、大坝 存在隐患。
主坝加固培厚前,其断面尺寸坝高,坝顶宽,坝坡坡度前坡1、后坡1,未达水工设计手册中有关经验坝顶宽度值要求,大坝坝体植物滋生严重, 坝体填筑质量差,存在渗流安全隐患;输水涵混凝土表层风化露砂,钢筋已经锈蚀,通气管破损,门盖锈蚀严重,局部破损,不能正常止水;大
坝的上游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基本平整;坝顶为泥结石路面,基本平整;路缘墙基本完整;下游坡采用草皮护坡,基本平整,未发现明显裂缝;坝脚未建量水堰,反滤棱体排水设施不够高,基本正常。 加固措施。
1)、坝体防渗处理北坑水库在涵管加固时可将水位将至死水位,坝体的上游坡防浪采用混凝土护坡设计,混凝土厚。
2)、坝高经调洪演算及坝高复核计算,坝顶高程确定为,该水库现坝顶高程为,未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该水库的实际情况和满足工程总体布置的要求,在坝顶上游侧设置一条高防浪墙。
防浪墙顶的高程为。
3)、坝坡坝坡的坡比通过坝坡稳定分析计算确定,最大坝高,坝体培厚采用向下游侧培厚,迎水坡死水位以上在原干砌石面现浇一层12cm厚的混凝土护坡。
背水坡高程设一条马道,按照1的坡比培厚,坡面采用草皮护坡。
上游坝坡设置沿山边墙及行人步级,下游坝坡设置排水沟及行人步级。
4)、坝身排水下游棱体反滤排水顶高程为,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次设计对下游棱体反滤排水进行部分拆除后
进行加高培厚,加固后的反滤顶高程为,设置集水沟,坝体下游设置量水堰。
5)、坝顶坝顶宽,坝顶采用泥结石路面。 坝顶上游侧设置防浪墙,墙高,下游侧设置路缘石。 2、溢洪道 存在隐患。
溢洪道未完建,左岸墙无衬砌,右岸墙浆砌石衬砌不够高,溢洪道为浆砌石衬砌,有部分老化脱落现象,过洪时不能达到防冲要求。
溢洪道左岸山体开挖坡度较陡,存在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堵塞溢洪道正常泄洪。
消力池淤积严重,消能出口归河处未作处理,泄洪时冲刷山体坡脚,易引起山体塌方,从而堵塞溢洪道,不利于泄洪,危及溢洪道和大坝的安全。 加固措施。
根据SL252XX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有关规定,溢洪道为5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按溢洪道洪水标准对原溢洪道进行拆除后重建,加固后的溢洪道基本保持原有形式,主要组成部分有进口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出口归河段。 溢洪道采取开敞式溢洪道。
进口采用宽顶堰,堰宽,长 m,下接陡坡,陡坡段长米,
其中前段长米,陡坡坡度i1/5,后段长米,陡坡坡度i1/,陡坡末端接消力池底流消能后归河。 3、输水涵管 存在隐患。
北坑水库工程输水涵管为坝内埋管,设于右岸的坝体内。 涵管为φ米砼包瓦涵管,采用斜拉式进水口。 输水涵管浇制与大坝填土是同时施工的。
在施工期立模、钢筋制安、混凝土制作、运输、插浆等都是人力操作的。
经现场检查发现,瓦涵曾经发生过破碎堵塞现象,后疏通;输水涵管管径小,对涵管检查带来不便,且不安全。 加固措施。
由于水库建于五十年代,运行已久及当时施工条件、生产设备极为不科学,大都是人工填土而成,砼涵存在破损情况,对大坝安全是一个隐患。
本次加固对输水涵管进行更换,改为ф80cm砼圆涵,全长,出口并作消能处理。
四、体会 XX年9月8日紫金县紫城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在对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依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北坑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鉴定,综合鉴定为三类坝,同时,对其除险加固进行了初步设计,得出几点体会 1、设计部门和地勘
部门要相互协作、印证;对取得的成果要认真分析和统计,尤其是土工试验成果和一些渗流监测成果,对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应认真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设计参数,以确定合理经济可靠的除险加固方案。
2、在比较处理方案时既要采用新技术,又要体现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
不要盲目过大追求安全度,“上堵”和“下排”方案一起上。 对一些低坝,不要盲目崇拜新技术,不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坝基的可灌性,只要是防渗就采用再造塑性砼墙加帷幕灌浆等先进技术方案,忽视简单明了的压盖排渗等便于施工和质量检查的处理方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应按水利部颁发的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结合需要监测的部位增设观测断面,以渗流观测为主,配齐必要的观测设施,推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以人工监测复核,建立可靠安全的自动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一步实施到位。
主要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观测、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坝基渗流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地震监测、库水位和下游水位监测、坝区雨量监测等项目。
摘 要目前,北坑水库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是病险水库,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此,这里分析了北坑水库病险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实
际提出了排除病险的相关意见和处理措施,以保证北坑水库的安全运行,并从中总结出了水库除险加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北坑水库;安全隐患;除险加固;
一、基本概况 北坑水库位于紫金县紫城镇横径村境内,工程所属河流是东江一级支流的康禾河,距离紫城镇5 km。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干流长度 km,河流坡降。 北坑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三大部分组成。
坝体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坝顶长55m,坝顶宽;原设计的校核洪水位,相应库容万m3,设计洪水位,相应库容万m3,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万m3;大坝上下游坡坡比均为1,下游坡坝脚设棱体反滤排水;现输水涵为φ的砼包瓦涵管;溢洪道为开敞式的自由泄流,堰形为宽顶堰,堰顶宽6m,堰顶高程为。
该水库始建于1954年9月,竣工于1955年12月,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的小型水库,设计年供灌溉水能力54万m3/年,水库主要任务是解决下游紫城镇横径村10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所需。
如失事将影响耕地1500亩,人口2100人,村庄。
二、气象水文 该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为20℃,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4℃,无霜期为320天。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mm。
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洪水复核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暴雨参数。
三、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除险加固措施 1、大坝 存在隐患。
主坝加固培厚前,其断面尺寸坝高,坝顶宽,坝坡坡度前坡1、后坡1,未达水工设计手册中有关经验坝顶宽度值要求,大坝坝体植物滋生严重, 坝体填筑质量差,存在渗流安全隐患;输水涵混凝土表层风化露砂,钢筋已经锈蚀,通气管破损,门盖锈蚀严重,局部破损,不能正常止水;大坝的上游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基本平整;坝顶为泥结石路面,基本平整;路缘墙基本完整;下游坡采用草皮护坡,基本平整,未发现明显裂缝;坝脚未建量水堰,反滤棱体排水设施不够高,基本正常。 加固措施。
1)、坝体防渗处理北坑水库在涵管加固时可将水位将至死水位,坝体的上游坡防浪采用混凝土护坡设计,混凝土
厚。
2)、坝高经调洪演算及坝高复核计算,坝顶高程确定为,该水库现坝顶高程为,未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该水库的实际情况和满足工程总体布置的要求,在坝顶上游侧设置一条高防浪墙。
防浪墙顶的高程为。
3)、坝坡坝坡的坡比通过坝坡稳定分析计算确定,最大坝高,坝体培厚采用向下游侧培厚,迎水坡死水位以上在原干砌石面现浇一层12cm厚的混凝土护坡。
背水坡高程设一条马道,按照1的坡比培厚,坡面采用草皮护坡。
上游坝坡设置沿山边墙及行人步级,下游坝坡设置排水沟及行人步级。
4)、坝身排水下游棱体反滤排水顶高程为,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次设计对下游棱体反滤排水进行部分拆除后进行加高培厚,加固后的反滤顶高程为,设置集水沟,坝体下游设置量水堰。
5)、坝顶坝顶宽,坝顶采用泥结石路面。 坝顶上游侧设置防浪墙,墙高,下游侧设置路缘石。 2、溢洪道 存在隐患。
溢洪道未完建,左岸墙无衬砌,右岸墙浆砌石衬砌不够高,溢洪道为浆砌石衬砌,有部分老化脱落现象,过洪时不
能达到防冲要求。
溢洪道左岸山体开挖坡度较陡,存在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堵塞溢洪道正常泄洪。
消力池淤积严重,消能出口归河处未作处理,泄洪时冲刷山体坡脚,易引起山体塌方,从而堵塞溢洪道,不利于泄洪,危及溢洪道和大坝的安全。 加固措施。
根据SL252XX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有关规定,溢洪道为5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按溢洪道洪水标准对原溢洪道进行拆除后重建,加固后的溢洪道基本保持原有形式,主要组成部分有进口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出口归河段。 溢洪道采取开敞式溢洪道。
进口采用宽顶堰,堰宽,长 m,下接陡坡,陡坡段长米,其中前段长米,陡坡坡度i1/5,后段长米,陡坡坡度i1/,陡坡末端接消力池底流消能后归河。 3、输水涵管 存在隐患。
北坑水库工程输水涵管为坝内埋管,设于右岸的坝体内。 涵管为φ米砼包瓦涵管,采用斜拉式进水口。 输水涵管浇制与大坝填土是同时施工的。
在施工期立模、钢筋制安、混凝土制作、运输、插浆等
都是人力操作的。
经现场检查发现,瓦涵曾经发生过破碎堵塞现象,后疏通;输水涵管管径小,对涵管检查带来不便,且不安全。 加固措施。
由于水库建于五十年代,运行已久及当时施工条件、生产设备极为不科学,大都是人工填土而成,砼涵存在破损情况,对大坝安全是一个隐患。
本次加固对输水涵管进行更换,改为ф80cm砼圆涵,全长,出口并作消能处理。
四、体会 XX年9月8日紫金县紫城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在对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依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北坑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鉴定,综合鉴定为三类坝,同时,对其除险加固进行了初步设计,得出几点体会 1、设计部门和地勘部门要相互协作、印证;对取得的成果要认真分析和统计,尤其是土工试验成果和一些渗流监测成果,对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应认真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设计参数,以确定合理经济可靠的除险加固方案。
2、在比较处理方案时既要采用新技术,又要体现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
不要盲目过大追求安全度,“上堵”和“下排”方案一起上。
对一些低坝,不要盲目崇拜新技术,不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坝基的可灌性,只要是防渗就采用再造塑性砼墙加帷幕灌浆等先进技术方案,忽视简单明了的压盖排渗等便于施工和质量检查的处理方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应按水利部颁发的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结合需要监测的部位增设观测断面,以渗流观测为主,配齐必要的观测设施,推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以人工监测复核,建立可靠安全的自动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一步实施到位。
主要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观测、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坝基渗流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地震监测、库水位和下游水位监测、坝区雨量监测等项目。 清四掌握”工作机制。
目前,通报表扬优秀网格员1人,给予8名知晓率较差的网格员当月考核“不称职”处理。 以促为目,务求实效。
按照月初下发的推进计划,采取党政办督查、效能办巡查、业务科室检查、专班重点清查等方式,封堵工作漏洞,落实“月考核、季奖惩”措施。
开展“三项治理”,查摆突出问题4个,通报处理工作懈怠、落实不力、擅离职守、违纪等人员人实现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抓思想,促管党责任有效落实。
县委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先后5次召开常委会研究基层党建工作。
与各党工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召开由“两代表一委员”和相关干部群众参加的考核会议,对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测评、评议,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新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知识测试环节,强化党工委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
在此基础上,县委召开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专题听取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履职情况,并由部分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进行评议。
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责任区,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与乡村两级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强基惠农“合作股份”缺乏股本、为民服务站建设资金不足、农民增收致富困难等热点难点问题。
抓整顿,促重点难点问题突破。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切入点,抓住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制度执行、服务意识、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37个各领域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行市县领导包保联系村党组织制度,开展专项整顿工作,调整不胜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8名,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逐步转化。
针对群众反映的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委托县审计局对56个村社区的财务进行清理审计,覆盖面达,处理问题干部11名。
抓统筹,促服务能力提升。
紧紧围绕“8433”创建思路,统筹推进“6995”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等工作,“6995”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累计投入万元扶持17个村社区开展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在用好50万元党员创业致富基金的同时,县财政贴息30万元,实施“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工作,扶持173名农村党员创业,有效拓宽了农村党员致富渠道。 抓管理,促干部作风转变。
严格执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严把“入口关”,提升党员素质。
制发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细化不合格党员评定20种表现,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纯洁党员队伍。 投入万元,县乡分级开展党员专题培训,实现12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1万余名农村党员
培训全覆盖。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效率建设意见,制定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六项措施。
开展违规借用工作人员、“吃空饷”等专项清理,倡导节俭办事、移风易俗,经验得到省市各级的肯定。
构建跟踪问效、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对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立案28件,处分22人,问责16人。
高校学转促心得体会三最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系列活动,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的学习活动,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一、必须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认识是前提 干部作风体现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 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坚持发展第
一、推动跨越发展的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