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浅议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SheHuiYanjiu

☆社会研究☆

浅议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130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传播中起着历史性重要的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网络传播的

新特征越来越在网络中、生活中、工作中有所体现,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使人们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它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推动作用。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是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的。着重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社会功能以及媒介发展三个角度分析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关联;差异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097—03

目前,网络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又时尚的信息传播工

频、文本、图片等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网

具。那么,

相比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又有什么特络传播比大众传播更为及时,传播面更广,交互性更强。而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从以下几三个方且,它突破线性的超链接方式,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取之不面进行分析。

尽的信息海洋。这种海量信息的优势是大众传播无法比拟

一、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的,网络让全世界的人民变成了一个

“地球村”。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传播技术的发现从目前来看,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技术手段在和创新为前提和基础的。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依靠的某些方面有相互融合的优势。网络传播借鉴大众传播媒体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高速转轮机的经验,力争使网络信息编制得更精彩更快捷。大众传播的发明使报刊等印刷物的大量出版成为现实;电子通信技媒体也积极创办电子版、网络版,使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术使广播、电视成为远距离大量传输信息的媒介;通讯社播在网络传播方面有立足的一席之地。不过,网络上的

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激光

E-mail、BBS、博客、QQ聊天,已经突破了大众传播的范畴,照排、

电脑编辑、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更进一步使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在网络上得扩大和提高了大众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并使它成为以实现。

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计算机的出现开辟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互联网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的建设和应用,使网络传播得以成为可能并极快发展。

能。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拉斯韦尔的环境监视、1969年,

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在美国诞生,它是从根本意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功能说”;美国学者赖特的环

义上对传播媒体的优势整合,成为口头传播、

文字传播、印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四功能说”;施拉刷传播、电子传播之后第五次传播技术革命。1983年,TCP/

姆则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IP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标准通信协议,

从此全球互联网正一般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则提出社会地位赋予式诞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有人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等。

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后大众传播时代”,从以上介绍看,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也称为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由军事、科研

任何一种分类都不能概括它所有的功能。其实,大众传播领域转入商业、

民事用途,依托其自由开放的系统结构和既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的社会功能。

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快速崛起,成为一个整合新闻、娱乐、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有:

务、教育、科研、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信息传输平1.信息生产传播功能。

这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最主台,大大超越了以往新闻媒体的范畴。可以说,宽带技术、要的社会功能。鲁迅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数字技术及Internet的开发利用,使网络传播在视频、音

展。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了解客观世界

收稿日期:2010-06-18

作者简介:曲畅(1989-),女,吉林长春人,学生,从事新闻研究。

97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的变动和最新变化,以便获取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有关资料表明,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引导舆论和监督功能。一个社会,

不仅需要政治力量、法律力量等硬控制,还要有舆论在内的软控制。大众传播能够以“议程设置”的方式,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正如

马克思所说,

“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不仅是报纸,广播、影视、书刊都能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此外,大众传播还能发挥监督社会的功能。通过揭露批评社会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不正常的社会心态和错误的社会意

见、

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消极丑恶现象、人为的安全事故和灾难等等,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监视监督,推动社会向民主、法制、进步的良性方向发展。

3.富脑增智功能。

大众传播不仅传播信息,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大众传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其成为最

富有潜力、

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者,发挥着“延续文化”、“充当教师”的功能。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世界各地》、《探索·发现》以及《百家讲坛》等栏目,人民日报的《科教周刊》、《国际博览》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各类知识竞赛、讲座等,都直接向大众提供新知识、新成果、新科技、新理论,带动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消遣减压功能。大众传播的娱乐、

文艺性内容,以其形象生动、

风趣幽默、声画并茂、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形式吸引广大受众,使大众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调节生活氛围,减轻工作学习压力,怡情悦目,裨益身心,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繁荣经济功能。

实践证明,大众传播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一极。广告收入、

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制作播出收入、多种经营收入、不但使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壮大,而且推动和带动了与传媒相关产业的大力发

展,为繁荣社会经济、

增加社会财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900余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6%,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从消极的方面看,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

1.诱导破坏功能。

可以经常看到,由于对信息真实性缺少把关审查,致使大众传播内容出现虚假甚至误导受众的现象,给社会和公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破坏作用。轻者使大众接受错误的信息和知识,重者扰乱或涣散人心,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如,2008年发生的广州《信息时报》的“香蕉染癌”事件。

2.腐蚀污染功能。

表现在大众传播中一些黄色新闻,色情、凶杀暴力、颓废内容,不良或非法广告等。这些东西腐蚀人们的心灵,毒害人们的思想,助长道德错位,造成道德颓废、道德迷茫,污染社会风气。特别对青少年危害甚大,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麻醉瓦解功能。大众传播使公众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公众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且,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挫伤人们的信心和精神,瓦解98人们的心理防线,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使人出现精神崩溃。如某些媒体成天连篇牍地报道抢劫、凶杀、诈骗、事故等负面消息,会让人们觉得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

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其社会功能有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不同的特点,主要是:

1.人际交流功能。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语言、

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充分表达各自的情绪。既可一对一,也可一对多进行交流。网络交流比较人际传

播的交流来说,具有匿名性、

偶然性、异地性、虚假性、广泛性、多重性等特点。

2.解构功能。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上网的人群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因民族、地位、学历、年龄、身材、官职大小等因素受到干扰,大众的言论自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传播

时代。加上网络信息的芜杂低俗,

对传统观念、经典文化、政治权威都形成了一种解构。网上侵权、诽谤行为时有发生,有的乃至引发官司。

3.远程教育功能。

与大众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的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不需要与媒介直接面对面的接触,而是

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教育。选择方式多样,

如视频会议、网上课堂、网上办公等。这样,减少了开支费用,却收到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并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自由、内容上更为丰富。

4.商务经营功能。网上购物、

网上商务洽谈、网上招聘考试、网上政府采购,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交易更加及时方便。部分商

业网络的建设,使营销方式、

管理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组织内、外传播的信息流动,提高了组织目标的完成效率。

三、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近代大众传播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

为标志的。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

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发行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其受影响的群众,且发行量均在数千份以下,还

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直到美国

《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创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廉价“便

士报”

以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几万至几十万份)为特点,赢得了读者大众的喜爱。

1838年,

电报机的发明使通讯社得以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电报不同,

电影一开始就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

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进化成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

1911年,

纽约的电影院有400家,每周观众人数达到1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

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

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是电影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传媒是广播。但是,1906年广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广播是作为军事、政治需要而使用的。直到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执照,商业广播开始后,广播才得以较快发展。在

20世纪20年代,

美国、法国、英国、前苏联、日本、中国先后建起了广播电台。1946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起了新华广播电台。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家庭收

SheHuiYanjiu

☆社会研究☆

音机普及率达到80%。二战后,收音机成为现代人获得信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近年来,报纸、电视、广播及许多企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业纷纷上网。1999年,

国内上网的报纸达273家,全国建立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20年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达700多家。网络的信息传播超代,电视在美国开始进入试验播放阶段,20世纪40年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它作为一种多媒体综合性的信息代试制成功彩色电视,20世纪50年代电视迅速成长为全服务者,在信息传播和服务大众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世界最主要的大众传媒。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正要作用。据我国《新闻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资料表

式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电视的发展明,我国已有手机报刊300多种,

网络报纸1000余种,网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模拟络期刊超过两万种,网络出版机构5家,网络数据库经营

信号到数字化的变革进程,每一次变革都大大加强了电视企业近10家。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

生活、学习媒介的影响力。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广播电台总数为

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82座,

电视台30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四、结束语

94.5%和95.81%。报纸发行种数为1931种,

比1978年的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186种增加了10.3倍,

平均期刊数达到19548.86万份,普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及率为每千人132份。就出版而言,我国2008年共有出版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网络传播既包社573家,出版图书233971种,总印数达64.08亿册

含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又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期刊9468种,

平均期印数16435万册,这标志着我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形式。

国已进入大众传播相对发达的信息社会。

网络传播是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产生的。1946参考文献:

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美国宾文法尼亚[1]黄庆.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才智,大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的通讯社、报纸开始2009,(33).

采用计算机装置发布消息,开创了新闻媒体走向数字化的[2]张永霞.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道[J].新闻爱好者,2009,

(24)

.先河。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世

[3]张菊兰.网络媒体的发展与传播理论的再认识[J].新疆社会科界各国普及应用。1988年5月,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学,2009,(4).(责任编辑/郭伟)

!!!!!!!!!!!!!!!!!!!!!!!!!!!!!!!!!!!!!!!!!!!!!!79页)资源与馆藏目录进行链接,这样读者利用馆

及OCLC的合作联机资源目录(CORC计划)来看,XML标准

藏书目检索系统就可检索到相关的数字化信息。

与都柏林核心(DublinCore,DC

)元数据已得到广泛应用。3.我们以CNMARC格式为导航库中的全文数据进行6.使用由15个元数据标记元素组成的DC系统,

从以标引,分别对200字段的题名、责任者项,210字段的出版下三个方面对资源进行描述:(1)资源内容描述类有题名、项,610字段的关键词,690字段的分类号进行著录,

用856主题、关键词、内容描述等标识(;2)知识产权描述类有作字段进行电子资源定位。所建立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包括单者、创建者、出版者、其他责任者和权限管理等(;3)外部属项检索、组配检索,对资源的全文检索正在尝试当中。

性描述类有日期、格式、资源标识、语言等4个元素。

4.用元数据

(Metadata)来描述网络信息。元数据Metadata)的基本功能是描述、组织和发现因特网资源,进参考文献:

而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元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1]陈智.基于搜索引擎的用户网络信息组织[J].合肥师范学院学某个网站资源的类型、Web页的标题、责任者、主题或关键报,2008,(3):26-28.

词以及内容摘要等信息。

[2]胡仁昱,等.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G]//5.图书馆除了使用CNMARC格式来描述书目信息之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2008:223-225.外,还必须运用元数据来标引更适合于描述内容特征的网[3]毕强,

沈涌.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组织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络信息资源。从目前国际国内实施的数字化图书馆计划以

作,2007,(8):35-38.

AnalysisontheNormorStandardofNetInformation

NavigationBaseConstruction

WANGAi-hua1,YANGXiao-yu2

(1.Liaonning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Dalian116052,China;2.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ofPoliceandJustice,Shenyang110161,China)

Abstract:ExertingFunctionofdigitallibrary,itsprominenttypeisnetinformationnavigationbaseconstruction.Howtomakeitmorestandardize,thispaperanalysisitfromfiveaspects:contentandnormofnet-subjectnavigationbase,contentframeworkofnet-subjectnavigationbase,resourcelocationselectionofnet-subjectnavigationbase,acquirementofnet-subjectresourse,descriptionandrevelationofnet-subjectresourse.

Keywords:networked;informationnavigation;database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郭

伟)

99(张(上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