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制定部门 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指导书 生产部 制定日期 版本 A1 编号 页次 XF-WI-MF-004 page 1 of 4 2015-6-2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使冲压工装得到安全正确的使用和精心维护,确保冲压零件质量,提高冲压生产效率,延长模具寿命,以达到完好的技术状态和环保要求。特制定以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规范》 2 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严肃工艺纪律,规范操作,维护保养设备,完善原始记录。 3 作业程序 3.1冲压模具的使用规范 冲床检查记录》: 从压力机工作台上,将与工作无关的物件与工具清理干净,查看《冲床检查记录》,有无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 作业指导书》 a) 检查压板、调节螺钉及压板螺钉是否有损伤; b) 模具长度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6套,模具长度不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4套; c) 尽量使用压板槽固定模具。 a) 确认模具安装前的高度; b) 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大于模具安装前的高度10mm; c) 将上下模板安装面擦拭干净; d) 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带气顶杆的模具安装时,首先按相应工艺要求装入气顶杆),调整压力机滑块,使之与模具上模板安装面贴合,若是双动模具先安装凸模再安装压料圈,用相应压板、压板螺丝、垫块拧紧固定好; e) 将压力机滑块开至上死点,检查上、下冲模是否清洁,有无毛刺,刃口处有无裂纹、凹痕或伤痕等,模具导柱涂油润滑; f) 开动机床将上下模导正后,将模具下模板安装板固定好。 a) 准备好工作时所需的工具、夹具等; 标题 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指导书 制定部门 生产部 制定日期 版本 A1 编号 页次 XF-WI-MF-004 page 2 of 4 2015-6-2 b) 调整模具高度,放入料片,进行试冲,参考作业指导书并由检验确认合格; c) 压力机重新启动、模具修理后及压缩空气压力改变后均要重复以上操作。 a) 模具导向使用专用润滑油,每两小时冲次润滑一次; b) 每次放料之前保证模区内没有料片,避免重叠;尤其是上模不能存料。 c) 及时清理模区内废料、杂物: ① 冲孔工序,首冲第10件检查废料是否落入废料箱,之后依实际情况检查废料是否落入废料箱,否则修理工装; ② 修边废料不得留在废料刀上,及时清理; ③ 每生产50件将修边废料刀上的铁屑等擦拭干净; ④ 拉延模具每生产100件将凸凹模及压边圈等成型面用含油纱布擦拭干净; ⑤ 非拉延成型模每生产200件将凸凹模及顶出器等成型面用含油纱布擦拭干净。 d) 按照操作指导书要求完成工件自检、互检,保证产品合格; e) 班组交接班后、中途休息后、模具修理后、压力机因故障修理后冲压的第一件前必须检查模区内是否有废料、杂物等,及时清理; f) 压力机出现故障后立即向机电修班反映及时修理; g) 零件出现表面划伤严重、修边冲孔毛刺大,不符工艺要求等缺陷时,及时向模具钳工反映,及时修理; h) 模具出现以下情况,也要及时向模具钳工反映: ① 模具底板出现裂纹; ② 修边冲孔刀口出现崩刃; ③ 成型面出现裂痕或严重划伤; ④ 镶块出现裂纹; ⑤ 冲孔废料排出不畅; ⑥ 紧固螺钉、卸料螺钉松动; ⑦ 定位块损坏,缺失; ⑧ 模具退料不顺; ⑨ 模具辅助元件脱落。 i)按要求进行工装点检并做好《 冲压模具保养记录表》。 件生产完毕: a) 末件检验合格后留在模具内,作为下次生产的参考; b) 清理模区内的废料、杂物,将油污擦拭干净; c) 将导柱导套、导向板擦拭干净,并适当加润滑油润滑; d) 卸模后将安装表面擦拭干净,放入存放区。 e) 到预检修期模修按《冲压模具保养记录表》要求做检修并做好记录。 3.2冲压模具的保养 标题 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指导书 制定部门 生产部 制定日期 版本 A1 编号 页次 XF-WI-MF-004 page 2 of 4 2013-6-25 a) 对A类模具,每累计生产3000件进行保养: ① 清除擦拭模具导向和表面的油污; ② 研磨凸凹模和压边圈表面,消除拉伤; ③ 检查定位块是否齐全、缺损,相应修补或更换; ④ 检查模具螺钉是否松动或丢失,及时拧紧或补充; ⑤ 清洗模具导向和型面,增加润滑油。 b) 对B类模具,每累计生产3000件进行保养: ① 清除擦拭模具导向和表面的油污; ② 检查凸凹模刃口是否磨损或崩刃,及时修复或更换; ③ 检查凸凹模刃口是否松动,及时更换; ④ 检查导向面是否划伤严重,及时研磨; ⑤ 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丢失,及时更换或补充; ⑥ 检查定位块是否丢失或损坏,及时补充或更换; ⑦ 检查模具螺钉是否松动或丢失,及时拧紧或补充; ⑧ 清洗模具导向和型面,增加润滑油。 c) 对C类模具,每累计生产3000件进行保养: ① 清除擦拭模具导向和表面的油污; ② 研磨凸凹模和顶出器型面,消除拉伤; ③ 检查字头是否损坏,及时更换; ④ 检查二级杆是否变形,及时更换; ⑤ 检查导向面是划伤严重,及时研磨; ⑥ 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丢失,及时更换或补充 ⑦ 检查定位块是否丢失或损坏,及时补充或更换; ⑧ 检查模具螺钉是否松动或丢失,及时拧紧或补充; d) 清洗模具导向和型面,增加润滑油。生产班组配合好模具维修人员做好批次生产完成后的模具检查,确认模具完好做好记录模具维修人员无法短期完成模具修理的,使用部门配合工程技术人员填写《模具修理申请单》,交到模具修理工艺人员手中,排工艺修理,并做好记录,《模具修理申请单》底单存档; e) 模具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更改模具结构,若要修改需要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可; f) 模具维修完成后,加润滑油润滑; g) 做好模具内外表面清洁; h) 根据产量做好模具的预检修,并作记录: ① 对A类模具,每累计生产20000件进行检修,内容如下: A 研磨模具底板、压料圈导向,消除划伤; B研磨凸凹模和压料圈成型面,消除型面拉伤; C 检查模具工作面是否损坏,及时修补; D 检查平衡块是否损坏或丢失,及时修复或补充; 标题 制定部门 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指导书 生产部 制定日期 版本 A1 编号 页次 XF-WI-MF-004 page 4of 4 2013-6-25 E 检查定位块位置是否准确,及时调整; F 检查限位块是否损坏,及时修补; G 检修完毕,清洗模具工作面和导向,加润滑油。 H 二级杆数量是否齐全,及时补充; ② 对B类模具,每累计生产20000件进行检修,内容如下: A 研磨模具底板导向,消除划伤,若间隙过大及时增加垫片或更换; B检查凸凹模和顶出器是否有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C检查凸凹模是否有松动,及时更换; D若冲头累计生产50000件,无论磨损与否都要更换; E检查斜楔机构:拆卸活动部分,清理杂物,检查弹簧是否损坏,及时更换;擦拭导向面,检查是否有划伤,若有及时研磨;检查其他附件是否齐全,及时补充; F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丢失,及时更换或补充; G检查定位块位置是否准确,及时调整; H 检查限位块是否损坏,及时修补; I检修完毕,清洗模具工作面和导向,加润滑油。 ③ 对C类模具,每累计生产20000件进行检修,内容如下: A 研磨模具底板导向,消除划伤; B研磨凸凹模和顶出器型面,消除拉伤; C 检查模具工作面是否存在缺损,及时修复; D 检查顶出器垫块是否缺损或丢失;及时修补; E 检查托杆孔是否变形严重,及时增加镶套; F 二级杆数量是否齐全,及时补充; G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丢失,及时更换或补充; H 检查斜楔机构:拆卸活动部分,清理杂物,检查弹簧是否损坏,及时更换;擦拭导向面,检查是否有划伤,若有及时研磨;检查其他附件是否齐全,及时补充; I 检查定位块位置是否准确,及时调整; J 检查限位块是否损坏,及时修补; K 检修完毕,清洗模具工作面和导向,加润滑油。 3.3记录保存完整并归档。 制 作 审 核 批准 修订记录:日期/版本 初版发行 尹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