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篇一:2015年地理研讨会发言稿】
2015年片区五校联考地理研讨会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本人能代表苏家垱中学来参加这次片区五校联考地理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我想借此研讨会的机会,和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共同交流探讨有关中考地理的经验和策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希望从兄弟学校学到更好的经验。下面,我从5个方面做个简单介绍。
一、增强复习的重视程度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三轮复习。我们对地理复习有个统筹安排,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详细制订了三轮复习进度。
第一轮复习课本基础知识,认真梳理教材,构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第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系统化,强化基本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 通过做会考模拟和综合试题,查漏补缺,提高实效,全力冲刺。
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认真细致研究往年《中考地理考试大纲》,注意收集中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九年级地理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复习时不可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
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不能只把《教材》中的内容机械的呈现给学生,而要在理解《中考地理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分析与把握,宏观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地理主干知识。
“重点问题重点考、重点问题年年考”是中考地理命题的显著特点。近几年中考试题有些知识点的复显率相当高,如地球地图知识、气候知识、世界区域地理的读图,中国自然环境知识、我国四大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等重点知识应反复强调,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应用。复习时要围绕主干知识来重点选题、做题。教会学生关注教材方框内标题的内容、课本上的插图、课后的活动题。此时教材中“活动”内容的功能已经从简单的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帮助学生总结基本规律、基本原理。
教师要重视对《中考地理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中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中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
高复习的效果。
教师要关注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产生联系。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考试题的切入点。命题材料多取材于新闻报道、时事动态、各种数据等资料,命题的地理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触及较多。如在2009年中考中就涉及到:我国护卫舰到亚丁湾进行护航任务;首座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首次在太空行走;金融风暴席卷世界。2010年中考中就运用了:全球频发地震、奥巴马访问亚洲四国、武广高铁等。
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那么引导学生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课本,从课本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点答题才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重中考信息的收集。
三、加强复习的学法引导
地理知识点的复习很多时候都得把文字梳理与地图梳理结合起来,强调空间思维。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因此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地图的学法指导。一般所有重点知识都有相关地图,以地图为中心掌握相关知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学习模式(文字与地图的结合技术)。对重要的图,要反复强调,一幅幅过关,熟练掌握,如:经纬网图、七大洲四大洋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在地图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停留在挖掘图中的地理信息,还应将图中信息与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地图的类型在前面已有阐述,这里只重点讲讲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1、地图填充——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区域地图,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湖泊、高原、平原、盆地、自然带、铁路线、城市、矿产地、农业工业区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文合一,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如复习《中东》一节时,要求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其两洋、三洲、五海;画出波斯湾沿岸石油外运的三大路线,这些一旦离开生动具体的地图,根本就是海市蜃楼,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再如复习《美国》一节时,将美国地图上应识记的知识点归结为:一条河流 (密西西比河)、两列山脉(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两个邻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大海域(太平洋、墨西哥湾、大西洋)、五大农业带(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
牧和灌溉农业带)、六大城市(纽约、华盛顿、休斯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要求学生在图上落实,把知识融入一幅 “美国地图”中;2、画图训练——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3、图表计算——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高度、比例尺、温度与海拔等。这样地理教材就会越学越薄,越学越少,达到概念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四、注重答题的规范化
(一)、选择题答题的规范化
选择题这种题型知识覆盖面广,测试功能非常全面。该题型在地理中考中的分值约占50%,所以解答选择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考试成绩。
(二)综合题答题的规范化
综合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像、图表资料等形式出现的。
首先,读懂题意。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地从资料中提取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做到图文兼顾。
其次,看清要求。地理学科对地图的考查始终是个重点,在综合题部分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一点:不要忽略题目中一些特殊要求。
最后,规范答题。书写规范、杜绝错别字和笔误。
五、狠抓“检测”、“讲评”环节
复习时除了精讲考点,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高的课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做练习,同时做好定时定量的正规检测工作。考后教师要认真做好阅卷、统计、计绩工作,还要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
以上只是我校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有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同行们斧正,谢谢!
【篇二:半期考试研讨会发言稿】
新兴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九年级物理质量分析
1、 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卷内容包括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三个单元,其中电学知识因为刚刚接触,所以考得比较浅,试卷有一定的广度和梯度,,从考试情况看,较适合学生的实际,也符合学校出卷时的要求。
2、 考试成绩分析
各平行班发展不太均衡,班平均分最高81.88分,班平均分最低55.94分,而校均分为69.03分,需加强反思。
3、存在的问题
(1)九年级部分班级两极分化较明显,就物理学科特点而言,各知识点相互联系,知识点
逐渐增加和加深,分子热运动和电学知识又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成绩也很容易两极分化,从这次考试情况来看,也确实是这样。
(2)除了存在上述的客观情况之外学生普遍对物理不够重视,自觉利用早读之前,晚上在家自习时学习物理和记物理概念、公式的同学较少。
(3)部分同学上课效率不高,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
4、改进措施
(1)鼓士气,树立信心迎中考。九年级物理的学习确实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绝对不能麻痹大意,稍有分心,在电学的学习中就会一落千丈,学好电学,中考物理就有把握了。
(2)重过程,脚踏实地夯基石。过程性的学习比结果性的学习更重要,课堂是主阵地,复习、预习、作业是内化的主要途径。
(3)互帮助,共谋发展求创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让组长发挥帮助、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探索大班额教学的新途径。
(4)喜丰收,师生定能创辉煌。有了这样的“士气”过程,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物理的“优等生”,一定能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三: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蒋成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外语组的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参加本次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研讨会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对我院的教学工作有一定得了解的同时,深深体会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教学工作的催化剂,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快捷的获得知识。今天,我就学院的教学状况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
首先,我院教学状态基本良好,细节之处有待提高。
我院在《北方民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引下,认真落实培养计划,对英语、日语两个专业的教学各有特色,师资力量的培养,教授、博士、讲师的比列逐渐扩大,外教的引进,无疑对学院的教学起着砥柱中流的作用,老师专业课精彩的讲解,耐心的解答,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外教生动有趣的课堂实践,外语文化节的实际锻炼,使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可是,我们也看到,实践操作的舞台不足,载体形式不够多样,又比较拘于形式,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得不到真正实施或者实施力度不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是得不到有力的锻炼,学了忘记,应付考试等现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缺乏锻炼的载体平台以及专业老师的指导。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实际操作锻炼的平台,如办好外语文化节,一系列的外文歌
曲大赛,外语戏曲大赛,外语配音大赛,口译大赛等专业性大赛为使学生体会在枯燥的课堂中体会不到的外语魅力,从而提高外语运用能力。此外,应选派专门老师指导,在各类比赛中,给每位晋级的参赛选手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提高比赛档次,一来增强外语文化节的感染力
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来提高外国语学院在全校的影响力,逐步形成专业特色,吸引外院学生参加,促进全校外语教学。
其次,导师制度初衷美好,实施过程有待优化。
导师制是大学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利用班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克服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我院的导师制度,出发点是有优越性的,因为导师多为专业知识渊博的资深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提供专业上的答疑解惑。但是,由于和学生相处时间不足,学生活动繁多,课业繁重等原因,导师制度目前尚未发挥出其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学生从较多和专业无关的活动中拉回来,从繁重的课后作业中解脱回来,寻找有责任,有耐心的班导师,悉心辅导,教学相长。
最后,学生实习平台的搭建有待解决。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深感实习是专业知识走向社会得以运用的纽带和过渡,可是目前的实习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体现在很多实习岗位和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大,实习时间短,技术含量低,实习保障不足,学生意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权利要求学院为每一个学生的前途未来着想,充分寻找锻炼平台,联系实习单位,签订长期实习或工作协议,定期输送专业性人才,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再者,应为实
习学生提供应有的保障,很多实习生的环境艰苦,路途遥远,工作劳累,应该给予一定得保障,抚慰学生心理。对此,学院可以设立相关实习管理部门和专项实习基金,为实习生做好实习分配,实习管理和后勤保障服务。
总的说来,学院的教学在各方面有很多优点,也存在不足,作为学生,我相信我的师长、
我的领导,会充分利用优点和长处,为全院学生的未来前途考虑,同时弥补不足,完善制度,认真实施,为全院的教学工作作出新的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