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
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 b、d三个点,a和b、b和c、 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O)的
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
1
电力常量)
A.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写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d处返回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报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
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2
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死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例子沿平行于之境ab的方向摄入
磁场区域,摄入点与ab的距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已知例子射出去的磁场与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例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引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不a车大
20. 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土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
3
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入不干涉,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21.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I000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 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 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 g D. 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4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 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 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cm
5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AtA,和△tB,表示为a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a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 23.(8分)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皿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x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里程5V,内阻十儿千欧;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Ω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xl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 ,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角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15.0 kΩ和 3.60 V 。
6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12.0 kΩ。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
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9.00 V,电阻“x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15.0 kΩ。
24. (13分)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 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7
25.(19分)
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4. [物理—选修3-4](15分)
(1) (6分)如图,a. b, c. 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O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践开始竖直向下运动,r=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I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I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8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在4s (i) 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 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ii) 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藉的最长时间。 35. 1物理—选修3-5] (15分) (1)(6分)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靶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上,产生如下核反应: 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n 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 (2)(9分)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和B,两者相距为d。现给A一初速度,使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 9 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B的质盘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 10 2013全国理综新课标物理部分答案与解析 14.【答案】C 【解析】第一列是第二列(时间)的平方和第三列数据可以看出:xt,即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选项对。 15.【答案】B 【解析】根据场强的叠加,EbEaE,可得圆盘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在b 盘2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E盘k的场强为E盘'kq,方向向左;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盘在d点处产生2rqqq10qEkkk,d点处的合场强为,B选项对,A、C、dr2(3r)2r29r2D选项错误。 16.【答案】D 【解析】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电场力做功;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下落的全程由动能定理有:mg(dd3d)Uq00,得Uqmgd,当下极板向上移后,223设粒子能下落到距离上极板h处,由动能定理有:mg(hdU)qh00,解得22d3h2d,D选项对。 517.【答案】A 【解析】设“V”字形导轨夹角为2,MN向右匀速运动运动的速度为v,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LvB2vttanv,设回路中单位长度的导线的电阻为RO,R总R0(L2根据欧姆定律:Ivt), cosR总B2vttanvBvtanA选项对。 常数, vt1R0(2vttan2)R0(tan)coscos18.【答案】B 【解析】粒子带正电,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右,轨迹如图所示: 11 入射点与圆心连线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初速度方向与轨迹所对弦夹角也为30°,所 v2BqrBqR以轨迹半径rR,由Bqvm,B选项对。 vrmm19.【答案】BC 【解析】由图象可知:t1时刻以前b在a的后面,所以在t1时刻是b追上了a,A选项错;图象的斜率表示两车的速度,在t2时刻两图象斜率符号相反,则说明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对;由b的图象可知,b车先减速后反向加速,选项C对;t1到t2时间内,a车的速率一直不变,b车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在某一时刻b车速度为零,比a车慢,选项D错。 20.【答案】BC 【解析】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和飞船,其环绕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选项错,由于存在稀薄的空气阻力,所以不干涉,天宫一号速度将减小做近心运动,半径变小,万有引力做正功,其动能增加,B选项对,C选项对;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所受的重力存在,D选项错。 21.【答案】AC 【解析】由v-t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可以求出飞机滑行的距离约为100m,是无阻拦索滑行时的十分之一,A选项对;在0.4s~2.5s的时间内,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阻拦索对飞机的合力不变,但两个张力的夹角变小,所以两个张力变小,B选项错;由图象可知,飞机最大加速度约为av7010m/s230m/s22.5g,C选项对;阻拦系统对飞机的t2.50.4功率等于两个张力合力对飞机的功率,由P=Fv可知,功率逐渐减小,D选项错。 22.【答案】见解析 【解析】(1)游标卡尺测量数据不需要估读,主尺读数为:9mm,游标尺读数为:0.05mm×12=0.56mm,所以读数为:9mm+0.56mm=9.56mm=0.956cm (2)根据v1dd2结合位移速度关系式:2axv2,v2v12 tAtB2v2v121d2d2有:a(22) 2s2stBtA(3)对重物和小物块整体受力分析:m1gMg(Mm1)a,解得m1g(Mm1)a; Mg 12 (4)如果细线没有调到水平,会使实验数据测量偏大或偏小,由于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叫做系统误差。 23.【答案】(1)短接(2)1(3)15.0 3.60 (4)12.0 (5)9.00 15.0 【解析】(1)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时,选好档位之后,要进行欧姆调零,即两个表笔短接进行调节。 (2)多用表测量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由黑表笔流出,所以红表笔应与接线柱1连接。 (3)欧姆表读数时,指针所处的位置最小格代表1kΩ,所以读数时要估读到下一位,即15.0×1kΩ=15.0 kΩ;电压表最小刻度表示0.1V,所以要估读到0.01V,即3.60V; (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零,所以欧姆表测量的是电压表的内阻:12.0kΩ; (5)欧姆表测量电阻时,表内有电源,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UgIgRg UgIg2(RgR测),所以中值为欧姆表的内阻Rg15.0 kΩ,根据欧姆表测量电压表时组 4URg,得Ug415V=9V. 12RV成的回路有:UgU24.【答案】见解析 【解析】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标记R的时刻t通过点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由运动学公式,H的纵坐标yA,G的横坐标xB分别为 yA2l121 at ○ 22 xBvt ○ 在开始运动时,R到A和B的距离之比为2:1,即 OE:OF=2:1 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R到A和B的距离之比都为2:1。 因此,在时刻t有 3 HK:KG=2:1 ○ 由于FGH∽IGK,有 HG:KGxB:(xBl) HG:KG(yAl):2l 3○4○5式得 由○ 13 xB36 l ○ 27 yA5l ○1○2○6○7式得 联立○ v16al 425.【答案】见解析 【解析】(1)设金属棒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则感应电动势为 1 E=BLv ○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2 U=E ○ 设此时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 CQ3 ○ U1○2○3式得 联立○ 4 Q=CBLv ○ (2)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时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金属棒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沿导轨向上,大小为 5 f1BLi ○ 设在时间间隔(t,t+t)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 iQ6 ○ t4式得 Q也是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在时间间隔(t,t+t)内增加的电荷量。由○ 7 QCBLv ○ 式中,v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按定义有 av8 ○ t金属棒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 9 f2N ○ 式中,N是金属棒对于轨道的正压力的大小,有 10 Nmgcos ○ 金属棒在时刻t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设其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1 mgsinf1f2ma ○5到○11式得 联立○ am(singcos)12 g ○22mBLC14 12式及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T时刻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 由○ vm(sincos)gt 22mBLC33.【答案】见解析 【解析】(1)BCE 两分子从较远靠近的过程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到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之后靠近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且越来远大,A选项错;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选项对;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C选项对;D选项错;只有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相互转化,总和不变,D选项对。 (2)(ⅰ)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对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T7V0/4 ○1 T05V0/4由此得T7T0 ○2 5(ii)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的大,打开K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0 ○3 347V(PP0)(2V0Vx)P00 ○4 4PVx联立○3○4式,得 6Vx2V0VxV020 其解为Vx11V0,另一个解VxV0,不符合题意,舍去。 2334.【答案】见解析 15 【解析】(1)ACD 根据题意可知,波速为2m/s,t=6s时传播的距离为x=vt=12m,恰好传到d处,选项A对;该机械波传播到c点所需时间为3s;根据题意可知该机械波的 33TT4s,所以t=5s时,c质点已经振动了2s,即半个周期,处于平衡位置且向 4上振动,B选项错;所有质点的振动周期均为4s,C选项对;4s~6s内质点c从最低点振动到最高点的过程,振动方向一直向上,D选项对;b和d相差10m≠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所以振动情况不是一直相反,E选项错。 (2)(ⅰ)设光线在端面上AB上C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 sininsinr ○1 设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α,为了使该光线可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应有 ○2 式子中,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它满足 nsin1 ○3 由几何关系得r90 ○4 由○1○2○3○4式得 5 sinin21 ○(ii)光在玻璃丝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为v0c ○6 n光速在玻璃丝轴线方向的分量为vzvsin ○7 光线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个端面所需时间为tL ○8 vz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最长,由○2○3○6○7○8式得tmax35.【答案】见解析 【解析】(1)发生核反应的方程1p13AlaX0n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1+27=b+1 1+13=a+0 16 127b1Ln2 ○9 c解得质子数a=14,质量数b=27,则中子数c=b-a=13 (2)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v;在碰撞后的瞬间,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在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2121211 mvmv1(2m)v2 ○ 2222 mvmv12mv2 ○ 式中,以碰撞前木块A的速度方向为正。由○1○2式得 v21v2 ○ 3 设碰撞后A和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由动能定理得 mgd112mv21 (2m)gd1222(2m)v2 按题意有 dd1d2 设A的初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mgd12mv212mv20 联立上式,得 v2805gd 17 ○ 4 ○ 5 ○ 6 ○ 7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