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押题练习试

题A卷含答案

大题(共10题)

一、社会工作者在某工业区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时了解到:有的工厂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品;有的员工受伤后才意识到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有的员工虽然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有些企业管理者则抱怨员工缺少安全生产意识,不愿意佩戴防护用品。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计划在员工中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小组服务,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一份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小组方案(只需把需求评估、小组目标、招募组员和小组活动内容填入专用答题卡的相应表格内)。 【答案】答题要点:

二、1991年5月出生的惠惠于2012年7月中专毕业。由于患有先天性肺炎,长期服药导致病理性肥胖,惠惠感到十分自卑,性格内向。惠惠不善言语,有时脾气很倔、态度固执,有一些自闭症前兆,碰到困难常常失去耐心与信心,目前待业在家。她平时很少出门,也不与朋友来往,主要活动就是在家睡觉和上网,并无其他兴趣爱好,时常有焦躁情绪,常因琐事与父母争吵。惠惠非常渴望能找到工作,但有就业机会时,却总是无法从容应对考官的提问而被淘汰。[问题]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2.分析上述案例中案主存在的问题。3.请针对案主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目标与计划。

【答案】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六个阶段,具体为:接案阶段、预估阶段、计划阶段、介入阶段、评估阶段、结案阶段。

2.上述案例中,案主惠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生理性问题。患有先天性肺炎,长期服药导致病理性肥胖,身体状况不佳。②生存性问题。待业在家,渴望找到工作,但总因面试时表现不好使求职再三受挫。③心理问题。社交能力弱,自信心差,抗挫能力低,且有自闭症倾向。④情绪问题。脾气倔强、态度固执,碰到困难常常失去耐心与信心,时常有焦躁情绪。⑤家庭关系问题。性格内向,情绪焦躁,在家常因琐事与父母争吵,亲子关系不融洽。⑥人际交往问题。平时很少出门,也不与朋友来往,主要活动就是在家睡觉和上网,并无其他兴趣爱好。3.针对案主惠惠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目标与计

划内容如下:①与案主惠惠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电话问候、上门交谈等形式,定期与惠惠及其外围系统保持沟通,赢得她的信任与合作,了解其真正想法。②鼓励案主惠惠多参加社区中各类活动,引导她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培养兴趣爱好,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逐步改变内向、自闭的性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③通过社区职介所、街道劳动服务所、居委会就业援助员、网络等多种渠道,为案主惠惠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她出去面试,并做好相应的面试方法指导,使惠惠树立自信,提高其就业成功率。④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惠惠与家人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⑤与惠惠共同协商,制定各种计划,培养惠惠的耐心和毅力,逐渐减少焦躁情绪的出现次数。⑥服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帮助案主惠惠顺利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参与。

三、社区矫正机构计划将刑满释放人员的综合管理纳入到服务范围内。经调查发现,该社区就业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但刑满释放人员中,大多是无业者。对此,社会工作者访谈了有劳动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调查他们关于如何定位自己和就业的看法等问题,他们对社会工作者说:“我们这种人是社会的‘渣子’,坐了这么多年牢,现在出来还能有什么作为,什么都不会,连出门坐哪路公交车都不清楚,更不用提工作了。”“到任何地方别人都戴有色眼镜看我,犯了一次错误,感觉要一辈子受惩罚。”“现在找工作都需要上网,我不会用电脑,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找工作,没有哪家单位会要我。”“社区里适合我们的岗位不多,上次去办理就业登记,他们看了我的档案就说好多人暂时安排不过来,要我慢慢等。”“我跟不上社区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且现在工作都要政审,我们一定通不过。”“我不认识几个字,自然要求也比较低,工资稍微高些,活儿稍微轻些,如果能坐在办公室上班,就最好了。” 【问题】

结合本案例。以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目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设计服务方案(只需说明各层面具体目标和服务内容)。

【答案】以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目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设计服务方案,具体如下:(1)从微观来讲,找到工作是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在这方面的服务包括对刑释人员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帮助联系、介绍职业,还要通过个案辅导修正刑释人员的自我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些服务,帮助刑释人员提高自信心和重新投入社会,使他们尽快就业。(2)从中观来讲,开展社区教育,引导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的功能发挥要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从而使刑释人员融入社区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社区矫正工作者要通过社区教育的途径改变居民对矫正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同时,要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3)从宏观来讲,要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刑释人员的就业需要多部门和机构的人员、物资和财力的配合,为刑释人员提供

技能培训、合适的职业岗位。倡导政府对刑释人员给予一定的宽容,适当放宽岗位政审标准。

四、某校四十多位同班同学结伴到郊外爬山。因天气突变,骤降暴雨,山路湿滑。三位同学滚下山坡。其余同学一边报警,一边积极下坡营救。警察、家长和老师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2小时后发现了山沟中三人的遗体。大家非常悲伤,不少同学抱头痛哭。学校一边紧急处理相关事宜,一边积极安抚同学们的恐慌情绪。校长马上召开紧急会议,与老师及社会工作者商量如何处理因此事引发的学生情绪困扰问题。[问题]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列明以学生为对象的危机干预内容。

【答案】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况,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1)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其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②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③输入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④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⑤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⑥培养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2)以学生为对象,危机干预的内容包括:①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本案例中,应将焦点放在同学们的恐慌情绪处理上,而不是立马解决这个意外事件。②帮助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以防精神崩溃。危机事件发生后,学生非常悲伤,不少学生抱头痛哭。社会工作者应让他们自由发泄情绪,同时给予安慰种支持。③介入目标要现实。要瞄准服务对象当前的需要,对服务对象不能要求太高。本案例中,学生当前的需要就是消除紧张感、平复情绪以及获得支持。社会工作者应当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支持。④担当教导角色,包括告诉服务对象应该做什么,同时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社会工作者要相信学生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告诉他们将悲伤、紧张情绪表达出来,为他们提供安慰和支持。当服务对象功能逐步恢复时就可以结束介入行动。

五、某社区有一群下岗女工,她们生活困难,主要靠低保和流动摊档摆卖一些袜子等小衣物贴补家用。最近所在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市,街道和城管工作人员对她们的流动摊档提出了明确禁止的意见。下岗女工们天天无所事事,在家庭中跟丈夫争吵,在社区聚集聊天、打牌,也经常产生一些纷争,影响了邻里团结。问题:1.这群下岗女工主要面临哪些困境?2.请你根据这群下岗女工的情况,设计一份服务计划书。

【答案】1.下岗女工面临的主要困境下岗女工大多处在40-50岁,她们普遍存在身体状况不太好、学历水平比较低、技能单一、个人自卑感强烈,面临着经济困难、家庭婚姻、子女供养和再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案例中下岗女工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由于没有营业执照,小摊贩的经营被迫中止,无所事事而导致了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2.下岗女工的服务方案设计(1)方案目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介入,帮助下岗女工厘清思路,加强自我认识,挖掘个人潜能;建立朋辈关系,加强人际活动;掌握新的技能,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技巧培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生活能力。(2)方案实施策略:一是通过个案或者小组工作方法,帮助下岗女工顺利度过下岗失业初期的心理调适阶段,协助她们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对今后的生涯作一个合理、全面、科学的规划,订立新的人生目标。二是通过社区工作的方法,搭建下岗女工的交流平台,帮助她们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整合各种资源来解决问题。三是引导下岗女工转变就业观念,组织她们参加就业培训,建立就业信息宣传橱窗,联结企业开展招工就业推荐会。四是帮助下岗女工协调解决与家人、邻里之间的纷争问题,倡导和睦的家庭邻里关系。五是开展大型的邻里互助、邻里友爱的活动。(3)整合资源,开展服务的介入实施。主要是包括列出服务所需经费、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力度、处理危机等。(4)方案评估:包括下岗女工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等方面评估。

六、老王,某部队高级军官,四个月前从部队退休回家,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了。在这四个月里,老王很少外出,无精打采。起初,他的三个子女认为父亲可能是不适应现在的生活。于是,他们想尽办法鼓励父亲外出参加活动,但每次都被老王拒绝了。只有在跟子女谈论自己的军旅生活时,老王才眉开眼笑,但他们一走,老王又郁郁寡欢。假如你是老王所在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老王的子女前来寻求你的帮助。[问题]1.优抚安置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特点主要有哪些2.上述案例中,老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3.针对老王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1.优抚安置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特点(1)优抚安置对象存在的问题①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包括:a.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例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b.心理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c.生活保障问题;d.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困惑;e.社会隔阂,缺乏社交网络,身心非常孤单。②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包括:a.老化问题;b.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c.心理失衡;d.社会地位下降;e.社会隔阂。③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包括:a.就业难;b.隐性失业;c.延迟上岗。④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包括:a.角色失调;b.地位下移;c.心理失衡。(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①覆盖范围广。服务对象分优抚和安置两大部分,五类,二十多种。②军队情结深。这个群体当中多数人具有较长的军旅生涯经历,有着根深蒂固的军队情结。军队和地方截然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军地转化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社会适应压力和很强的情绪诉求。③需要层次多。服务对象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对象的需要几乎涵盖了马斯洛有关人类需要的七个层次。其中,比较突出的需要是社会再适应、危机应对、心理补偿、精神慰藉、社会尊重和社会支持。④问

题压力重。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包括:老龄化问题,生活困难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就业难问题,隐性失业问题,合法权益维护问题,社会地位维护问题等。2.上述案例中,老王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角色失调,如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由军队到社会、由军人到老百姓、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军休干部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老王作为某部队的高级军官,刚退休回家,还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很少外出活动,整日无精打采。②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老王怀念自己的军旅生涯,喜欢和子女谈论在军队的生活,不愿意外出,对子女外出活动的建议很抵触。但是对于这些,老王和子女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子女也不了解老王的想法。③地位下移。军休干部在离开职位、退出现役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业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尽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力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但社会结构的正常错动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造成事实上、更多是心理上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④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相对变动,军休干部容易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心态。3.针对老王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①对老王进行心理疏导。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老王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其抑郁的情绪,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及改变现状的愿望。②与老王的子女沟通。社会工作者需要跟老王的子女沟通,让他们多关注父亲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建议他们轮流将父亲接到家中,做父亲回忆军旅生活时可以倾诉的对象。③针对老王的优势,鼓励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老王向社区的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军旅生活故事,既满足他倾诉的愿望,同时还对孩子们具有教育意义。④争取社区的支持,为老王提供必要的发挥余热的场所。老王作为退休的部队高级军官,在锻炼身体和训练士兵方面都非常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社区的支持,鼓励老王充当社区老人锻炼身体事项的指导者或者协助社区管理保安的相关工作。

七、案例:刘某,男,68岁,和老伴儿同住,主要靠平时做些小买卖和低保金来维持生活,有一儿子已成家。一天,在刘某开车载老伴儿去超市购物的途中,意外遭遇一场交通事故,老伴儿当场死亡,刘某大腿骨折,多处擦伤。老伴儿的去世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这使得本已患有糖尿病的他更加消瘦,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外人交流,且时常自言自语“如果我不带着她去超市,就不会遭遇车祸,她也就不会死,还不如自己也死了算了”。儿子非常担心父亲,和妻子多次商量后将父亲接来与自己同住。刘某之前与儿媳有矛盾,同住后矛盾更加严重,因此儿媳在对其照顾上也不够用心,甚至出现打骂的现象,儿子夹在中间很为难,家庭成员每天都是在吵闹声中生活,这严重影响了正在准备中考的贝贝(孙子),贝贝近来成绩很不稳定。刘某一直向邻居李某(一名刚退休女职工,中年丧偶,无儿无女)抱怨自己儿媳对自己如何不好,并倾诉其因老伴儿去世所产生的愧疚与焦虑,李某也时常安慰刘某。久而久之,刘李二人在一起生活。于是刘某便向儿子、儿媳表明了自己想重组家庭的想法,想找个人来照顾自己,自己现在存的钱加上李某的退休工资足够二人养老,并保证不会麻烦他们,但却遭到了儿子、儿媳的强烈反对,接下来的日子家里的争吵更加频繁,儿子很是无奈。经人介绍刘某来到了所在社区的“守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接待他的是社会工作者李颖。问

题:1.请结合以上案例界定刘某的需要。2.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请结合案例指出与刘某案例有关的四大系统。 【答案】

【答案要点】

1.服务对象刘某现在的需要主要有:健康维护的需要: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适宜的生活照顾,并得到康复服务。案例中的刘某患有糖尿病,又发生大腿骨折,健康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健康维护,并且需要得到较好的生活照顾。经济保障的需要: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但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是需要通过领取退休金、养老保险等途径来得到赡养,从而获得经济方面的保障。案例中刘某主要是通过自己做些小买卖和低保金来获得经济方面的保障,但现在由于大腿骨折,影响了自己的小生意,完全靠低金保维持生活,需要经济的支持。婚姻家庭的需要: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老年人也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需要和权利。伴侣和家庭的支持对老年人具有重大意义。案例中刘某因老伴儿去世倍感孤独,因此想重新追求婚姻家庭生活,符合老年人的正常需要,但遭遇子女的横加干涉。2.依据系统理论,可以把助人历程中相关的部分为四个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1)改变媒介系统。所谓“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政府、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一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案例中的改变媒介系统是社会工作者李颖,那么李颖的专业技能、价值取向及人格特征都将影响她对刘某的帮助。而“守望”社会工作机构的价值理念、服务范围、机构文化等也会对助人历程有影响。这些都需要接案社会工作者有所考虑。(2)服务对象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服务对象系统包括前来求助已经使用服务的现有服务对象和还没有接受服务,但未来有可能使用服务的潜在的服务对象。本案中,刘某的儿子来机构求助,并与社会工作者进行了面谈属于现有服务对象,而刘某虽然还没有来机构,但未来会是服务的受益人,因此是潜在的服务对象。(3)目标系统。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案例中,为了帮助解决刘某家庭的问题,刘某、刘某的儿子、儿媳及孙子贝贝都需要某些方面的调整和改变,因此都是目标系统。(4)行动系统。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为了实现与服务对象的协议,帮助服务对象达到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各种努力,调动各种资源。本案例中的目标系统,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可能成为行动系统。

【提示】

此题考点涉及本章老年人的需要和本书第一章社会工作四大系统。要求考生结合案例评估界定服务对象需要的题目是基础题目,面对任何服务对象都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答题时要注意的是,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依据给定的框架,那么回答应依据本章服务对象需要的知识框架做答。本案例描述的服务对象是老人,就应该按照教材关于老年人需要的框架做答。

八、果果今年7岁,她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了,后来被当地的福利院收留。在福利院中有很多与果果有类似遭遇的小朋友,他们都生活得很好,唯独果果闷闷不乐,还非常任性和固执,只要是她认定的东西就必须得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平时也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中看着天空发呆,还很怕见到陌生人,每当有陌生人出现在福利院中,果果总是躲得远远的,如果有人想接近她,她就会大哭。[问题]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什么特点

2.果果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果果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案】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①独特的专业价值理念②独特的理论知识范围③独特的服务聚焦④独特的身份定位⑤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2.果果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①患有失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②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爱。③性格任性、固执,这对她以后的社会化非常不利,影响她正常的成长发展。3.针对果果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如下介入策略:①通过教育、游戏活动等手段,培养果果积极参与、乐观向上的精神。②依据果果现在的情况,为了改変她任性、固执的性格,可以考虑家庭寄养的方式,让她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暧和家人的关爱。在寄养之前,应尽量向原生家庭及相关知情人员了解果果的基本情况,协助寄养家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帮助果果减轻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家庭生活。③整合社会资源,为果果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关注她的病情发展,为她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

九、大学生小李,22岁,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大面积烧伤,需要进行植皮手术。听说要植皮后,小李情绪波动很大,吃不下,睡不着,认为万一手术不成功以

后不知如何见人了。医生认为这样的状态对他的手术和康复都不利,要求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 【问题】

1.小李的困境有哪些?2.如果你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准备如何介入? 【答案】1.小李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情绪问题:情绪波动比较大,主要是对手术能否成功的担心,认为万一手术不成功以后不知如何见人。(2)生理问题:吃不下,睡不着,面对大面积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手术。2.主要介入策略:(1)通过个案疏导的方式,降低小李的担心,可以给小李举一些成功的植皮手术的例子,让他对手术充满信心,并努力勇敢面对现实;(2)可以利用行为疗法做一些放松练习,通过情绪调整,减轻小李的紧张、恐惧、担忧、焦虑、烦躁,吃不下,睡不着的情绪压力;(3)与小李的家人沟通,通过其家人安慰其焦躁的心情;(4)与病房护士联系,让其与小李进行沟通,使他了解手术过程、减少不必要的顾虑。

一十、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状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楼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社区旁边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由于社区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小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3起入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此建议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问题: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 【答案】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分别为:(1)任务目标。①使社区安全得到保障;②使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得到发展。(2)过程目标。①调查清楚社区治安问题以及原因;②动员社区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的治安工作。2.社会工作者协助建立社区老年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工作目标的步骤主要有:(1)招募老年人组成志愿者小组,共同商定活动方案,确立小组目标。(2)安排愿意参与治安活动的老人的工作时间和方法。(3)评估老年人治安工作的效果。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的专业技术有:(1)倾听。在组成老年人志愿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老年人的想法以及其他居民的反响。(2)引导。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老年人志愿团体意见和建议,引导老年人团结互助,实现活动目标。(3)接纳。社会工作者要接纳老年人,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采取行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