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工法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 1月第6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管理施工 109 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工法 吴方华 ,李大钊t,闰红民z (1琏云港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2连云港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该文总结了连云港市道路工程中软基处理近20年的理论探研和工程施工实践所形成的施工工法,并结合工程实 例分析了该工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自然级配碎石土;软土处理;换填厚度;回弹模量;质量要求;碾压 中图分类号:U416.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16(2oo6)06—0109-05 1 概述 (1)海滨城市连云港市,市区东部为中元古界 形成的鲁南山脉的余脉前云台山,除此以外,市区 内地质多为第四纪海相软土沉积,属黄海海积平 原,地质沉积了较深厚的海相淤泥和淤泥质软土, 其表层则被受风化、淋滤作用所形成的硬壳层所 覆盖,连云港新浦区的浅层土主要有4个土层,勘 察资料表明从上至下依次是: a.杂填土,厚0—1.2 m,呈不连续分布,主要 由粘土、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植物根系组成。 喷桩,并且是在路堤高度为2.5—5 m条件下采 用。在城市道路中处理软土很少采用搅拌桩法,这 主要是因为该法工程费用较高。排水固结法主要 为塑料排水板结合堆载预压,以排除地下水位加 速地基土固结。排水固结法主要解决路基沉降,同 时可以提高地基强度,对软粘土地基的处理,排水 固结法是最经济合理的,但由于城市道路工程多 有工期紧的特点,同时施工空间有限,缺乏堆载的 条件,所以城市道路软土的处理很少采用排水固 结法。连云港市新浦区的地质多为饱和软粘土地 质,土的渗透性小,挤密法加固不易将土挤密实, 还会破坏土的结构性强度,所以连云港市在城市 道路建设中一直未采用挤密法加固软土地基。 b.粘土层,该层即为“硬壳层”,为高压缩性 土,黄灰色,土质均匀,饱和,软一硬塑,厚1.5— 2.0 m,天然含水量40%~50%,孔隙比为1.16左 右,承载力标准值约75 kPa。 c.淤泥层,灰青色,流塑,厚6—9 m,天然含 水量55%一74%,孔隙比约1.5—2.1,承载力标准 值约为40 kPa,属于典型的软土层。 d.粘土层,灰绿色,饱和硬塑,厚4.8—5.2 m,承载力标准值约180 kPa。 (2)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路面的结构强度、刚 度、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主要性能。连云港市区 水平地带大都处于软土地基上,这种复杂的地质 (4)20世纪80年代至今,尤其是近10年来, 连云港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基本上是采用自然级 配碎石土浅层换填的换土法处理软土地基。实践 证明,以这种工法处理路基的一百多公里的城市 道路非常成功,其中盐河路、潮阳路、苍梧路、海宁 路等等,先后获得国家、省、市优质工程奖项。 2 自然级配碎石土进行浅层换填的特点 (1)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能 充分利用当地开采自然级配碎石中产生的大量碎 石土废料,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 建设。 (2)施工技术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比较易 条件给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除要求下层路基形成刚度较大的板体结构,还 要求路面结构组合达到一定的总厚度。因此采用 的软基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 与掌握,实际施工操作中可结合本地区施工机具 的造价甚至工程的成败。 和设备情况,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能显著降低工程 (3)软土处理通常有搅拌桩、排水固结、挤密 造价,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对施工环境没有  和换土等4类方法。搅拌桩法主要包括粉喷桩、水 特殊的要求。泥浆搅拌桩等。就连云港市来说,在道桥等市政工 (3)连云港市目前自然级配碎石土的换填厚 程中多用粉喷桩,如桥头路堤为控制沉降采用粉 度一般在80~110 cm,最小厚度不低于60 cm,否 则效果很差,施工难度很大,稍不注意容易出现 收稿日期:2006—09—04 作者简介:吴方华(1969一),男,江苏灌云人,高级工程师,国家注 册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 作。 “弹簧”现象;最大换填厚度不宜超过120 cm,不 然,土基中的“硬壳层”全部被破坏,增加施工难 度,效果却不明显,更不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0 管理施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年1 1月第6期 (4)根据连云港市地质情况及已施工的道路 情况,自然级配碎石土垫层一般置于粘土“硬壳 土”之上,换填之后,土基中的“硬壳层”厚度约 为40—80 cm。 (5)城市道路的功能及特点决定了路基的形 式为路堑式,这样的路面结构传给土基的荷载较 小,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能满足土基强度要求, 压实成形后顶面的回弹模量在100 MPa,满足设 计要求。路面工后沉降一般在5~20 cm范围内, 小于国家规定的不大干30 CITI的要求。 3实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土层为渗透性小的饱 和软粘土地质、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的 软土地基以及暗塘等的浅层地基处理。 4 工艺原理 (1)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就 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不适宜作承载层的软 弱土层挖除,换填以无侵蚀性的压缩性较低的自 然级配碎石土,经过分层碾压至要求的密度为止, 使其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 的基本条件,提高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就可以减 少路面厚度,降低路面造价。 (2)现行路面设计是以回弹模量为土基的强 度指数,土基回弹模量必须达到某一最小值后,才 可以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3)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1990) “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0 MPa, 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15 MPa,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 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不能进行碾压的湿软土 基,又无晾晒、换土或其他加固与稳定处理条件时, 可用砂、砂砾、碎石、矿渣等材料设置承托层,作为 上层的施工依托,其厚度宜采用l5~30 em”。而连 云港市的土基属于典型的软土,土基回弹模量仅为 3 MPa左右,不能满足弹性理论计算条件。工程实践 中,经多次实验段试验,路槽开挖后,铺筑30 cm自 然级配碎石土,挖掘机碾压3遍(起初采用15 t压 路机碾压均出现了“弹簧”现象),采用标准承载板测 定方法测算出土基回弹模量值在20 MPa前后,土基 回弹模量取值为E.=18.5 MPa,满足了弹性理论计 算条件,可以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路面结构计算。也 就是说,110 cm厚山场碎石土垫层,路面结构理论 计算时简化分解为两部分,下部30 cm自然级配碎 石土用于改善土基,土基回弹模量值提高到l8.5 MPa,其余80 cm自然级配碎石土为结构层材料的 有效计算厚度,提高垫层的强度。 5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5.2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1)材料、施工机具的准备。应根据工程量、 施工进度、施工计划、施工条件及筑路材料合理选 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机具。 (2)技术准备。a.审核图纸和设计说明;b.施 工组织设计经审批批复,并作好施工技术及安全 交底 恢复中线,做好导线、中线及水准点的复 测工作。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对中线及其各点的 高程和横断面进行测量;对路基设计(横断面设计 图和路基设计‘计算表)进行复核;对设计路线各线 形要素用中桩和边桩进行现场标志;确定取土、弃 土具体位置桩,为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度,路基两 侧设计边线外各加宽0.5m作为挖土、填筑边线。 (3)试验路段。a.开工前,需要时,选择试验路 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确定压实方法设备类型及 组合工序,确定最佳方案指导全线施工;b.至少在 开工前28 d完成试验段的压实试验;c.试验段的 位置由监理工程师现场选定,长度为不小于200 m的全幅路基为宜。 5.2.2施工阶段划分 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采取流 水作业,施工阶段划分为,挖土区段,填筑区段,平 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1)挖土区段,路堑挖土应为全断面开挖,从 上而下一次成形。注意按设计要求准确放样,不断 检查校正,边坡表面削齐拍平,挖、装、运、卸基本 作业密切配合。开挖前,应充分作好排水设施,设 置截水沟以排除路堑上方边坡地表水对边坡坡面 的冲刷。在基槽开挖中,需尽可能减少对土基的扰 动,同时做好路槽内的排水工作,它不仅有利于保 持土基的强度,而且对施工中防止出现”弹簧” 现象也很有作用。路堑挖方完成后,对路基表层土 进行土工试验。 (2)填筑区段,采用机械施工,分层填筑。自 卸车运输至作业面,有专人指挥卸车,根据载重量 及松铺厚度确定卸车距。填筑区段基底不能满足 填筑要求时,应进行基底清理,基底软弱可采取抛 石挤淤、铺设竹筋处理措施等。 a.填筑区段,目前连云港经验施工分层为,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 1月第6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管理施工 111 分层填巯与碾压 一上一 巨回一; , 施工准备  检测试验数据 Ii t 试黯 段  l确定方案 [ 一 摹 厂l 摊辅平摹 L l 洒永 晒 臣 臣回臣回一一[巫 [ 垂 略甚枪傣 图1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施工工艺图 层60 cm左右,然后为l5—30 cm一层,松铺系 数为1.2~1.3。第一层施工铺筑时,把自然级配碎 根据淤泥量的大小,一般采用挖除换填或抛石挤 淤的方法处理。抛石挤淤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 的要求采用符合要求的片石,从路基中部向两侧 石土中的较大的块石,用挖掘机整合大面朝下平 铺一层,然后形成自然级配填筑。 b.碾压区摊铺完成的碎石土表面应平整无明 显的大块料露头,表面无孔洞、孔隙,无多余的填 石料堆放。开始碾压时应用12t或者18t压路机由 两侧路肩逐渐错轮向路中心进行,稳压3~4遍, 对称抛填,抛填压实至最后两遍石面下沉不超过 20 mm时,在其上填筑山场碎石土。 e.挖后基础较软弱,或者粘土层厚度小于40 cm时,铺设双层竹筋,再填筑自然级配的碎石土。 竹筋为竹片交织组合而成,铺设时每层相互连接 密排,上下两层组合搭接,横向为20 cm,纵向为 使用碎石稳定就位。在第一遍碾压后,应再次找 平,稳压后,表面应平整,并具备要求的路拱和纵 坡。 c.稳压后再用25 t振动压路机、l8 t钢轮压路 75 cm。基础软弱时,竹筋上抛填大面向下的块石, 然后分层填筑。 (3)检测区段。成品检测的方法分感官检测和 顶面弯沉测量。当18 t压路机碾压后无松动、无 波浪、无弹簧、没有任何蠕动现象,无明显轮迹 (轮迹小于5 mm),可判断为密实状态,否则应重 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缝料振人粗碎石问的孔隙 中。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 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于振动压 路机一般重叠0.4~0.5 m,对于三轮压路机一般 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 1.0一1.5,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路 面两侧应多压2~3遍,直至达到设计弯沉值,城 市主干道一般为L<240(1/100 mm)。 新碾压。合格后经有关方面签认,方可进行下一层 填筑施工。由于自然级配碎石土粒径较大,不便现 场取样,所以控制质量,验收碎石土垫层时,不测 量其压实度指标,而是测量弯沉值。碾压成型后的 路基通过顶弯沉值测试其是否达设计要求,现场 实测弯沉代表值应小于或等于理论实测弯沉值。 d.在路基施工范围内遇到原地基为淤泥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 12 管理施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年11月第6期 6材料 白然级配碎石土,采用地产材料,要求碎石、 粗砂含量大于70%,成自然级配状态,且压实后 呈密实结构,碎石不得含有严重风化变质颗粒式 腐植质较多的山土。表层填料粒径不大于20 cm, 中间层自然级配,下层最大粒径不大于层厚度的 0.7倍。 竹筋,规格为40 CIII×150 cm,竹片交织组合 而成,双层铺设。材质为新鲜成竹劈开的长150 cm,宽4~5 cm竹片编织,不得霉变、腐朽,保持 新鲜成竹片的强度和韧性。 7机具设备 (1)机具设备 土方机械:挖掘机、装载机 运输机械:自卸卡车 压实机械:12 t或18 t压路机、25 t振动压路机 其他:洒水车 测量和检验实验设备: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准 仪、平整度检验仪、弯沉检测仪等。 (2)2000年改建的城市交通干道连云港市苍 梧东路,全长2.685 km,规划红线60 m宽三板块 结构。机动车道宽23 m。采用山场碎石土换填法处 理软土地基,其中桩号1+320—1+840段长520 m,换填厚度平均为100 cnl,挖方12 200 m ,回填 自然级配碎石土12 500 m’。在正常施工条件下, 该施工段的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表1。 表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8劳动组织及安全 8.1劳动组织 仍以上例520 m长道路工程为例,劳动组织 配备见表2。 表2劳动组织配备表 人员(人) 数量 项目经理 l 测量人员 2 施工技术员 l 压路机操作人员 5 洒水车 l 运输机械操作人员 辅助工人 安全人员 弯沉检测 8.2安全 (1)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设专人 指挥车辆、机械。交通繁忙的路口应设立标志,并 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路口及基准桩附近应设置 警示灯或反光标志,专人管理灯光照明。 (2)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具, 施工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看管,确 保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的电线、电缆应尽量放置在 无车辆、人、畜通行的部位。各种机械操作手、电 工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对司机、电工的教育, 严格遵守各专用设备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 (3)施工前做好施工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 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情况。 9质量要求 (1)填筑山场碎石土前,下承层即土基的平整 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要求0.一30 cm路堑 的路基填方材料最大粒径10 CITI。实际施工操作 中表层最大粒径按20 cm控制,过小不现实;中间 层按自然级配控制; (3)下层最大粒径按规范要求不大于层厚的 0.7倍控制。换填深度内有地下水,应采取临时排 水措施,降低到换填基底面0.5 m以下,防止受水 浸泡,地基被扰动; (4)垫层的碾压夯实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并 以此作为控制施工的依据。振动碾压过程中,12 t、 1St压路机为6—8遍,25 t振动压实机为5遍,碾 压速度一般控制在1—2 km/h; (5)碾压过程中,如粒料过干,应适当洒水。 碾压合格后经有关方面签认,方可进行下一层填 筑施工。碾压成型后的路基通过顶弯沉值测试其 是否达设计要求,现场实测弯沉代表值应小于或 等于理论实测弯沉值; (6)城市主干道湾沉值不小于240(1/100 mm)。 根据实践经验,山场碎石土填筑碾压后,抗压回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 1月第6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管理施工 1 13 模量不小于为100 MPa。 1 O效益分析 10.1经济效益 以2000年改建的城市交通干道连云港市苍 梧东路为例,全长2.685 km,规划红线60 m,机动 车道宽23 m,采用山场碎石土换填法处理软土地 基,其中,桩号1+320~1+840段长520 m,换填厚 度平均为100 cm,挖土12 200 m,,回填山场碎石 土12 500 m ,造价为53.0万元。 如前文所述,粉喷桩多用于道桥等市政工程 中,如桥头路堤,为控制其沉降采用粉喷桩,并且 是在路堤高度为2.5~5 m条件下采用。在城市道 路中处理软土很少采用搅拌桩法,主要因为造价 高。对于520 m×24 m路基,如若采用水泥粉喷 桩,设计桩长应该穿透淤泥层,这里取10 m,桩径 般设计50 cm,桩距1.4 m,造价为222.8万元。 即使采用其他粉喷桩如粉煤灰或碎石挤密桩 为软基础处理法,造价至少也需要167.5万元,而 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工期最短,造价最省。 方案一: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土法。 挖运土12 200 m ,填筑山场碎石12 500 m , 总造价为53.0万元,合理配置人工、机械,正常施 工条件下,工期约为30 d。 挖运土造价: 12200×(42.58+107.09)=15.0(万元) 填筑碎石土造价: 12500×30=37.5(万元) 方案二:采用水泥粉喷桩软基础处理法。 粉喷桩6 360 m,总造价为159.16万元,合理 配置人工、机械,正常施工条件下,工期4为月。 粉喷桩造价: (24÷1.4)×(520÷1.4)×10×35=222.8(万 元) 方案三:采用其他粉煤灰或者碎石挤密桩软 基础处理法。 桩长6 360 m,总造价为100.50万元,合理配 置人工、机械,正常施工条件下,工期为4个月。 粉煤灰或者碎石挤密桩造价: (24÷1.4)×(520÷1.4)×10×25=167.5(万 元) 经上述造价分析,仅仅从造价计算和工期比 较,自然级配碎石土换填法工期提前3个月,节 省造价分别为169.8万元和114万元。 10.2社会效益 本工法既充分利用开采山场碎石中产生的大 量废料碎石土,减少了大量堆砌、废置的各种费 用,又能与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 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连云港市类型的软土地基 处理问题。按连云港市十几年建设120 km的城市 道路计算,比较粉喷桩软基础方法,产生直接效益 39 000万元;比较其他粉煤灰或者碎石挤密桩软 基础处理法,产生直接效益26 000万元。 1 1 应用实例 1982一l992年,连云港市主要次干道路面总 厚度一般要求在70 cm以上,自然级配碎石土垫 层厚度在40~50 em,当时没有实测弯沉值等硬 性指标要求,仅有观感要求,这样条件下建成的城 市道路,经几年的使用后观察发现,破损严重,分 析认为山场碎石土进行浅层换填厚度不够,路基 强度不足。例如1980年以后修建的解放路、海连 路、新虚路,破损严重,几经修补。 1992—1994年,经进一步试验研究和理论研 究,确立了换填厚度不小于60 cm。1995年以后修 建的城市道路,一般换填厚度范围为80—110 cm。又经过十几年的观察研究,使用情况良好,沉 降量符合设计要求,基本没发现破损情况。例如, 1995年修建的朝阳路、1996年改建的海连东路、 1999年改建的解放路、2001年新建的郁洲北路、 2000年改建的苍梧路、2003年建设的学院路、振 兴南路,2004~2005年新建的海宁西路、海宁中 路、海宁东路,见表3。 袅3工程应用实例表 项目建设地点连 市 连 市 连蒂 市 连蒂藿市 项目工期la la la 2a 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 规划红线宽规划红线宽规划红线宽规划红线宽 规悄 50 m机动45 m,机动60 m,机动60 m机动车 车道宽24m车道宽24m车道宽23m道宽24 m 换填部位 80—130 80 80~ -。80一--o 工程量(kin ) 32 300 23 300 56 000 160 000 理论实测弯沉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值(1/lOOmm) 255 235 250 270 现 沉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 229250(1/1OOmm) 2202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