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沈阳市和平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沈阳市和平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腻繁 疑惑 造化 揣摩 B . 羡慕 自曝自弃 领略 笑吟吟 C . 虚里 橄榄 闺阁 穿凿 D . 翡翠 画缯 翻腾 精血诚聚 2. (2分) (2016八上·绥棱期末) 对下面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是( )

A . “可歌可泣”、“精准扶贫”、“修整一新”、“创造未来”“气息奄奄”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

B .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阳光斜射 C . “他在北京”的“在”在这里作动词。

D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句子中“忽而”是形容词。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17八下·龙口期中) 综合运用

选段一: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选段二:托尔斯泰的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选段三: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1)

仿照示例,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选段 选段一 修辞方法 ________ 作用 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也表明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________ 选段二 夸张 比喻 ________ 选段三 (2)

至少运用以上两种修辞,写一个你熟悉的某个人物的特点。

比喻 三、 其他 (共1题;共8分)

第 1 页 共 11 页

4. (8分) (2019八下·上杭期末) 判断正误。

(1)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水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是《傅雷家书》中傅雷在自责对儿子傅聪的管教过于严历。

(2) “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这是傅雷夫人作为细心的母亲。从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

(3) 保尔在电厂里工作时结识了装配工阿尔青,两人成为了好朋友,阿尔青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革命的道理。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7七下·临川月考)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________!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2)

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 。(欧阳修《卖油翁》) (4)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5)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6)

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7)

你的朋友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请你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激励他走出困境:________,______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18·绥化) 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那风雨中的清洁工地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活动设计】请你仿用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2) 【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切你会怎么说?

(3) 【国学运用】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11 页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有所养。 B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 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

7. (10分)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相关问题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

作者以“_______”一词既点明时令,又表达了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与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2)

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 “黯黯生天际”,指愁绪生于天际,写出了主人公沮丧的心情。 B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既是写眼前的实景,也是内心愁苦的写照。 C . “强乐还无味”,作者借酒浇愁,已把苦涩的愁绪抛到了九霄云外。 D . “为伊消得人憔悴”,暗喻词人情深志坚的理想,是全词点睛之笔。 8. (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小题。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 (2)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表达作用。

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

9.

(4分) (2018·

贺州) 名

第 3 页 共 11 页

著阅

读。

(1)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以上文字选自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作品名)。

(2) 他吻了她,喉咙里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却装出很有信心能找到搜寻的人或者找到出洞的路的样子,然后,他手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

这段话描写的他是________,出自作品《________》。

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 (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且到。”即以右手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曰:此虚言也。夫孝悌之至,通于神明,乃谓德化至天地。俗人缘此而说。如曾母臂痛,曾子臂亦痛,曾母病,曾子亦病乎?曾母死,曾子辄死乎?

传书称:魏公子之德,仁惠下士,兼及鸟兽。方与客饮,有鹯击鸠。鸠走,巡于公子案下。鹯追击,杀于公子之前。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 , 让以击鸠之罪。击鸠之鹯,低头不敢仰视。曰:此虚言也。夫鹯,物也,情心不同,音语不通。圣人不能使鸟兽为义理之行,公子何人,能使鹯低头自责?

【注释】:鹯(zhān):古书中的一种猛禽,似鹰。 (1)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故信而是之(这样) B . 俗人缘此而说(因为) C . 愿留,参且到(希望) D . 让以击鸠之罪(责备)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

A . 无不然之事 谓为信然 B . 巡于公子案下 其一犬坐于前 C . 盖以至孝 以其境过清 D . 圣人不能使鸟兽为义理之行 贤能为之用

第 4 页 共 11 页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去。

使

枚。

(4)

“虚言”之“虚”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借“虚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根据文意 简要回答。

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11.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扣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

③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

④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按碟算价钱。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

第 5 页 共 11 页

客人。

⑤除了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⑥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⑦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淋、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原文有删节) (1)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题目的含义。 (2) 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①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②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

(3) 昆明翠湖在作者笔下有何特点?试从文章第三段进行概括。

(4) 本文主要记叙作者对翠湖的回忆,为何文末要提到最近几年所听说的变化呢? 12. (13分) 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家书

家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湖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一张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我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地说,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杯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讶子在大学里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 菊娘斜瞟了一眼:“当然回。把家里的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在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几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挑到围裙下,脸上漾出了笑容:“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了九只崽。今年价好,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的讶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的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然好

第 6 页 共 11 页

了,只是有点跛。”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兔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疼。叫你哥他在大学里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

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喝边咂嘴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人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又想起什么,叫菊接着写:“前两天.上面来了救灾服。支书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们家一件半新的昵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祸,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看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有滋有味地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了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信收到,钱就寄。

(1)

这篇文章围绕事情的变化和家人对“家书”的感情变化来组织材料。 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完成对文章情节和情感的梳理。

①情节的变化:收到儿子的信→________→议论并写回信→________ ②情感的变化:嘻悦→________→热烈→________ (2)

从一封不足30字的家书中,可以窥视出儿子怎样的内心世界? (3)

从文中父亲口述回信内容来看,父母对儿子的关爱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4)

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细节描写,并说出它的作用。 (5)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归舟。 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 7 页 共 11 页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3. (1分) (2018八上·嘉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

3-1、3-2、

三、 其他 (共1题;共8分)

4-1、4-2、4-3、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5-1、5-2、5-3、5-4、5-5、5-6、

5-7、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6-1、6-2、6-3、

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

第 9 页 共 11 页

7-1、7-2、 8-1、8-2、 8-3、

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

9-1、

9-2、

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1、 10-2、

10-3、10-4

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11-1、11-2

11-3

11-4

第 10 页 共 11 页

12-1、12-2、12-3、12-4

12-5、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3-1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