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大气污染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研究

关于大气污染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大气污染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研究

作者:刘斌 刘丽霞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第02期

[摘要]大气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向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烟尘和废气,大气环境被严重污染,导致人体的呼吸、免疫、心血管等多系统带来不良侵害,损害了人体的健康和舒适,必须积极加强预防和控制,恢复大气这一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 [关键词]大气污染;恶性肿瘤;健康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环境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的大气污染总体表现在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污染范围广、区域性污染问题日趋明显等显著特征。按照我国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有7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尤其是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连续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集中出现在我们面前。 1大气污染与对人体的危害 1.1大气污染的组成性质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自然因素造成一些有害物质带入大气,使大气的正常成分和性质发生了改变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保持一定的浓度、一定的数量后,对人类、动植物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称之为大气污染。

大气中的污染物由诸多污染物混合组成,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颗粒物、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化学性污染物,光污染、热污染、电磁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物理性污染物以及生物性污染物三种形式,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气溶胶两类。其中,大气悬浮细颗粒物能够大量吸附空气中的烟尘、炭黑、粉尘、油灰、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等各类固态毒性物质,悬浮时间长、被人类吸收后会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肺泡中,产生严重的健康威胁。 1.2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可吸入颗粒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一部分留在鼻腔、气管、支气管,另一部分直接进入肺泡,少部分产生沉积,部分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含有毒性的粉尘会引起鼻炎、肺炎和肺癌。二氧化氮能够强烈刺激人体的呼吸器官黏膜,对肺的危害作业最大,导致严重的肺气肿、甚至死亡。此外,二氧化氮对心脏、肝脏、肾脏及造血组织造成严重破坏,引起支气管哮喘病的发生。一氧化碳一旦侵入人体,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红蛋白的工作,使肌体组织缺氧坏死,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二氧化硫以硫酸雾的形式接触到眼睛,会使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感到刺痛,而当通过人体的鼻腔、气管、支气管时,被吸收、阻留下来,危害更大。使气管、支气管通道变窄,呼吸受阻、肺组织受损伤。 2大气污染与恶性肿瘤发病率 2.1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呼吸系统的大气污染直接发生作用的地方,也是有害空气悬浮颗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方式。户外颗粒物能够进一步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空气污染的持续加剧,我国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逐渐增多,人们不得不重视空气污染、雾霾与健康的关系,特别是与肺癌的关系。国家卫生部的最新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排在第一位,其中肺癌是各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的第一位。2014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北京市2012年健康中,报告2012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0307例,其中,肺癌新发病例为8220例,是当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0.39%,是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首位,女性继乳腺癌之后的第二位。肺癌死亡率男女都是第一位。 2.2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大气污染通过诱发机体出现超常的免疫反应,如变态反应,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国外流行病机构调查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发现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普遍升高,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导致人体容易感染疾病,抵抗力下降。悬浮颗粒物可以使人体鼻腔灌洗液中的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提高,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指数明显低于轻污染地区的人体。可以得知大气污染潜移默化地降低了人身的机体功能。 2.3与死亡率的关系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死亡率同人体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有一定关系。美国癌症协会收集了16年间50万成年人暴露于大气污染的死亡数据,认为在控制吸烟、饮食等其他原因后,PM2.5值升高,总死亡率、肺癌患者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升高了4%、8%和6%,PM2.5的浓度与健康损害作用呈线性相关。该研究观察了全美20个大城市的5000万人口与同期的天气状况,得出死亡前一天的PM10值升高,总死亡率和心肺疾病的死亡率分别有所上升。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们对此也做了研究,针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研究,当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每增加100ug/m3时,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0.62%,总死亡率增加1.007%。 3结语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冲击使大气环境不断的恶化,关注环境污染不能只从污染治理的角度,应站在整体高度,进行防治结合,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加强环境的保护治理,搞好城市绿化、合理工业布局、采取生物措施等,控制大气污染以进一步解决大气污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清洁的空气,我们必须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恢复已被破坏的大气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明净的天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