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心理学试地的题目

教育心理学试地的题目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实用标准文案

一、判断

1、普雷马科原理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的强化物的一种方法(√) 2、钓鱼既属于不定时强化有属于不定比强化(√)

3、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它们是:经验亚理论,智力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

4、自尊是自我体验最重要的方面;羞耻心是自尊的基础。(√) 5、 自我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6、组织是一种将信息分为若干个子集,并标明各子集之间关系的过程。(√) 7、“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前运算阶段

8、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辨别学习。(×)正确答案:概念学习

9、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刺激泛化。(√) 10.、习得行为持续性有赖于强化的可预测性(√)

11、人们是以命题而不是句子的形式存储信息,我们一般只记得观念而不是表达观念的句子。(√)

二、单项选择

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辐合思维 B、分析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 A.教师心理 B、教学心理 C、学生心理 D、行为心理 3.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A)。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 D、强化要及时 4. 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表明,在专门领域的专家短时记忆广度大大超过新手。这一事实的适当解释是(C)

A、记忆练习导致专家记忆更敏捷 B、训练导致专家识记能力提高 C、记忆练习导致专家记忆更敏捷 D、专家记忆策略更好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5、人们是用--(B)----而非句子的形式将言语信息贮存下来。 A.短语 B.命题 C.事件 D.词语

6、------(A)------认为,有两个一般智力因素,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A卡特尔 B斯皮尔曼 C 瑟斯顿 D吉尔福特 7、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D ) A.弗洛伊德 B.柏拉图 C.布鲁纳 D.桑代克

8、问题解决的“试误说”是由( C )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9、以下不良行为适合用餍足的方法来进行惩罚的是(C)。 A. 上网成瘾 B. 打架斗殴 B. C.随地吐口水 D.上课讲话

10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缺陷(A)。 A. 单元间联系不明确 B. 不能消除成绩差异 C. 步子小 D. 速度慢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常见方法有(A,B,C,D)。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实验室法 D、测量法

2、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A,C,D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课堂管理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3、人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策略有(B,C,D) A、算法式策略 B、手段-目的分析 C、逆推法 D、爬山法 4、自动化基本技能的获得阶段(ABD) A 认知阶段 B C 理解阶段 D

精彩文档

联系阶段 自动化阶段

实用标准文案

5、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ACE )

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6、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CE )。

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成人世界 E.同辈群体 7、联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CE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加涅 E.巴甫洛夫 8、关于学方面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B,C,D) A、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B、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 C、阐明学习的过程 D、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 9、内在动机指由(A,B,D )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 A、个体内在兴趣 B、好奇心 C、害怕失败 D、成就需要 9、 运用惩罚来消除行为的方法包括(ABCD)

A. 餍足 B. 斥责 C. 孤立 D.代价 10、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主要包括(ACD)

A. 信息的储存 B. 信息的筛选 C. 认知过程 D, 元认知

四、名词解释

1、最小干预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运用最简单、最轻微的干预方法就能起作用,即可控制、制止问题行为,那么教师就要运用这种最简单、最轻微的干预方法;如果最轻微的、最简单的干预方法不起作用,教师可以转而寻找并采取更严厉的干预方法。

2、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3、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能力或操作绩效的感知。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的认识。 4图式——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整合单位,它包括命题、表象和线性排序这三种表征形式。

5、 认知策略——指对内组织的技能,其功能是调节和监控概念或规则的使用。可分为注意中的认知策略、编码中的认知策略、提取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6、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7、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8、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有关个体认知过程的知识,负责对个体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协调。

9、 相依性: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受经常连续出现,那么它们就会联结在一起。如:睹物思人

10、 呈线性惩罚:指在某一行为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11、 精致化策略: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刚学的新知识形成额外的联系,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 五、简答

1、分析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为何教师较少使用课堂讨论? (1)缺乏怎样组织课堂讨论的经验; (2)缺乏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素质; (3)没有组织课堂讨论的兴趣和愿望; (4)缺乏民主态度。 2、需要与动机有所区别:

(1)有些需要是模糊意识到的,表现为意向。 (2)明确感觉到的,表现为愿望。

(3) 促使投入行动获得满足的,转化为动机 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A. B. C. D.

4、 自我意识的构成

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有正确错误之分。 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环境:物理经验与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认知结构。 平衡化: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动力性。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与态度,如自尊、自信、自负、自我满足、自我贬低等。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具有激发作用和抑止作用。

5、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7、简述赌瘾养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强化程序

1)在赌博的初期,赌徒常常赢钱,连续强化让他爱上赌博;

2)赌尝到甜头爱上赌博之后变为偶尔会赢,不定比强化使赌徒虽然输很多也无法停止,难以戒掉,赌瘾形成。

六、论述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教育心理学位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提供多种方法。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准确的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型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2)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3)帮助预测并敢于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地丰富的例证。 2、学习困难的判断标准及原因 标准:

(1)智力接近正常也可能在正常水平之上,其潜能和成就之间有严重的差距,取得的成就低下;

(2)学习困难不是由智力落后、感官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因素造成的;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3)学习困难学生无法在正常的学习条件下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须接受特殊教育,才能取得学习成功。 原因:

生理因素:营养不良、疾病、神经系统过度疲劳。

心理因素:注意力缺陷、视知觉分辨能力差、言语发展迟滞、记忆缺陷等。 认知因素:适应能力差、不良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等。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

3、请联系实际说明在学习中要如何突破工作记忆持续时间短且容量有限这个瓶颈来提高学习效率?

1)组块化 把各个小的项目组成较大的、有意义的单位来进行学习,比如背较长的英语单词时可根据发音把它分解成几个音节的信息单位,可更容易的记住,扩大工作记忆容量 2)自动化 将需要意识的心理操作转化为无需意识或需要较少意识的操作,如算术中一些基本技能:简单的加法和乘法。 七、材料分析

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2、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请运用学过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来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 第一,我们先来看看案例中的文字。“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很显然,这里作者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任意驰骋的“野马”,任由其驰骋千里,超越时空,由眼前的土地生发联想: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古往今来,回眸展望。现在,作者要收住“野马”,其实是要收住自己“思想”的“野马”, 回到现实。

第二,对于学生的问题,我认为问得很好。我们经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现在,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钻牛角尖”的问题,应该就是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一种很好的表现。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和鼓励,怎么能用“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的话将学生的积极性堵死呢?从“学生脸胀得通红”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是不太可能像这堂课一样大胆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这是我们教师想要的结果吗?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三,从老师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课堂教学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是很强。说句实话,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语文教师当中也时有发生。作为一位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是很足,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意外事故,应该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过多地去责备。 老师如果在课前很好地钻研教材,对于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应该可以很好地应付,不至于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通过案例中的现象,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做到有备无患。

第四,处理机智。在毫无准备,即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的情况下,应该灵活地运用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自行解答这个问题。

3、小红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对学习没有兴趣,平时学习必须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才会去做。每次考砸了,小红就会自卑,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笨,从而更加不愿意学习。她说,相比于学习,更喜欢喜欢看小说。家长和老师都对她感到十分头疼。 (1) 小红的动机是属于? 外部动机

(2) 请你从分析小红学习不好的原因。 归因理论、动机理论

(3) 请你对老师和家长提出拟的建议。 强化、行为主义 八、实验题

1、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同班不同寝,同班同寝学生对某一同学的印象有无显著差异,并探究其原因

2、背景知识:Torranee(1962)年编制的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它包括词汇创造思维测验(7个分测验)、图画创造思维测验(3个分测验)和声音及词的测验(2个分测验)三套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和新颖性三个方面计分。Spielberger(1983)编制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焦虑对创造性的影响。

精彩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