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床医学2010年12月第12卷第l2期 ・1401・ 实验剂量下的氟比洛芬酯预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麻 术患者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0):378~379. 2 Wills VL,Hunt DR.Pain after laparoscopice holecystectomy.Br J Surg,2000,87:273~284. 用于LC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A组术后疼痛程度和对镇痛 药物的需求量不仅明显小于对照组(D组),而且 也明显小于B组和C组,说明局麻药联合非甾体 类镇痛抗炎药进行多模式超前镇痛好于单一方法 镇痛,并能减少单一药物剂量过大带来的副作用。 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联用的有效机制是二药的 3林华阳.罗哌卡因对甲瘤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海峡 药学,2006,18(4):178~179. 4米志华,陈小述,黄鹤,等.腹腔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对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后镇痛的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9):637 ~638. 5曾因明,邓小明,编.麻醉学新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61~965. 叠加作用,还是互有增效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6谢言虎,方才,周玲,等.氟比洛芬酯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超前镇 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安徽医药,2006,10(8):571~573. 参考文献 1王玉珍,张小铭,姚尚龙.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 7徐华,王保国.手术应激反应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 苏分册,2003,24:279~281. 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 麻醉应用于锁骨手术 冯定祥 实践证明,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在其支配区 域麻醉效果确切,并且神经阻滞点相对表浅固定, 利于操作。锁骨及其外周组织受臂丛、颈浅丛神 经双重支配,故单一的某种神经阻滞很难为锁骨 常规监测BP、P、R、SpO 、EKG。1组选用1%利多 卡因和0.3%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及0.5%罗哌 卡因10ml,2组选用1%利多卡因和0.3%罗哌卡 因混合液共30ml。1组先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 取平仰位,手自然平放,头偏向健侧,嘱抬头,深吸 气后屏住呼吸(便于更好确定前、中斜角肌间沟), 标定穿刺点(对显露不清楚者取锁骨中点上方2cm 手术提供确切的麻醉效果。本科利用臂丛联合颈 浅丛神经阻滞达到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本院 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采用静脉输液针作 为穿刺针,当出现突破感时,固定针头,回抽无血 后注入预先配置的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混合液 20ml(在注药过程中需控制注射张力,同时再次回 抽以防针头误人血管),观察5rain后患者无不适 主诉,再行颈浅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取 患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为穿刺点,用7号针头为 穿刺针,进入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面注入0.5%罗哌 卡因10ml,或进针至皮下后呈扇形将准备好的局 麻药注入皮下和颈阔肌(穿过颈阔肌时可有落空 做锁骨部位手术的患者,共60例,包括锁骨装、拆 内固定手术。要求:ASA I或II级,无外周神经阻 滞禁忌证,年龄18~60岁,体重40~65kg。按手 术时间顺序,单数定为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 组(1组),30例;偶数定为臂丛神经阻滞组(2 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和手术方式方 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人手术室前肌注鲁米那 0.1g、阿托品0.5rag。人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作者单化:322300浙江省转安县人民医院 感),即可阻滞颈浅丛¨ 。注药前应回抽确认穿刺 针不在血管内。2组单纯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同 I组,将30ml混合液全部注入。两组均于麻醉15 浙江临床医学2010年l2月第12卷第l2期 ~20rain后开始手术,手术前对麻醉效果进行初步 实践证明,在一定时间内,麻醉效果与麻醉药 评估,对麻醉效果评为良者给予芬太尼501xg、咪唑 安定2~4rag,对麻醉效果差者改用全麻。 1.3观察指标麻醉效果评分标准:0分为感觉 完全丧失,1分为感觉部分丧失、痛觉完全丧失,2 分为感觉正常、痛觉完全丧失,3分为感觉如常、痛 物作用于神经时间有关。Fleischmann等 报道, 在4,JL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0.5%的罗哌卡因完 全阻滞感觉神经纤维的时间为(12±3)min。在超 声图像上可以清楚观察到低回声(黑色)显像的神 经束周围有高回声影(白色)的隔膜,此隔膜即为 神经束周围的筋膜或鞘膜,它将神经束分成各室, 觉部分丧失,4分为感觉、痛觉均如常。评分≤2 分麻醉效果评为优,3分评为良,4分评为差。优 妨碍局麻药的扩散以及局麻药与神经束的直接接 良者视为有效,差者视为无效。同时记录局麻药 中毒、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和胸闷气急等 情况。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x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麻醉效果 1组评为优21例、良9例、差0 例,总有效率100%,2组优14例、良1 1例、差5 例,总有效率83.3%,两组间优及总有效率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副反应 】组无局麻药中毒和胸闷气急情 况,霍纳综合征1例,喉返神经阻滞2例;2组无局 麻药中毒、霍纳综合征和胸闷气急发生,喉返神经 阻滞1例,术后6h随访,患者均恢复正常。两组问 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臂丛神经由c ~ 和T 脊神经前支组成,有 时C 和T:脊神经前支的小分支也参与组成,支 配锁骨周围几乎所有的肌肉筋膜,以及部分起源 于锁骨内侧的胸大肌和部分起源于锁骨外侧的 三角肌,在前、中斜角肌间沟处穿出,各分支在此 处相对集中,容易完成神经阻滞。颈丛神经由 c 脊神经前支组成,颈浅丛主要由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4条分支组 成,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深筋膜,支配 胸骨柄、锁骨内侧端的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窝、肩 部和第2肋以上的胸壁皮肤 ,该点即为颈浅丛 神经阻滞的穿刺点。从神经支配来看,在锁骨手 术中,单纯采用某一神经丛阻滞效果不理想,臂 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可以为此类手术提供完 善的麻醉阻滞。 触,从而导致神经阻滞不全和阻滞时效延长 。 成人神经束周围的筋膜和鞘膜远较4,Jb为厚,麻 醉起效时问势必延长,故选择在注药15~20rain后 开始手术,以避免因作用时间不足导致的麻醉阻 滞欠佳或无效。颈丛神经阻滞可引起交感神经系 统亢进,心血管自主调节紊乱,从而引起收缩压和 心率的变化。鲁卫华等 报道,罗哌卡因对心脏 毒性小,作用时间长,相对于布比卡因对颈丛神经 阻滞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心血管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的影响小,对心脏高风险患者可能更为 有利。 适当的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术 后恢复。毛庆祥等 报道,术后手术部位疼痛与 损伤的神经纤维异位放电、脊髓c纤维的活性增 加等因素有关。利多卡因是钠通道特异性阻滞 剂,可以阻滞钠通道抑制损伤的初级感觉神经纤 维的传导和抑制脊髓C纤维的活性,产生镇痛效 果。本资料显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操作简 单,而且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俊科,王多友,王凤学,等译.美国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科手册. 第5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4. 2徐恩多编.局部解剖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 ~49. 3 Fleisehmann E,Marho ̄r P,Greher M,et a1.Braehial plexus anaes— thesia in childem:lateral infraclavieular VS axillary approach.Paediatr Anaesth,2003,13:103~108. 4李挺,吴道珠,徐旭仲,等.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 经阻滞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2):126—129. 5鲁卫华,金孝岖,姚卫东,等.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对心血管自 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2):175~176. 6毛庆祥,杨天德.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国际麻醉学与复 苏杂志,2008,29(3):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