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529502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5.15
(21)申请号 201921011030.7(22)申请日 2019.07.02
(73)专利权人 田振中
地址 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团结路
燕山小区光华道8号(72)发明人 田振中 张华 陈玉林 许赛飞
陆瑶瑶 刘斌 徐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61247
代理人 巫琴珠(51)Int.Cl.
E01D 2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529502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包括骨架和吊运小车,所述拱肋包括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所述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的左侧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定位辅助件,所述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定位辅助件匹配的定位板,本实用新型相邻两组肋节段运送到指定位置后,可使定位板进入两组侧板之间进行相邻两组肋节段的前后位置定位,通过定位杆进行定位板中进行相邻两组肋节段的左右位置定位,使相邻两组肋节段在进行焊接等工作时不会发生错位、移动等情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CN 21052950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包括骨架(1)和吊运小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前后侧均设置有拱肋(5),所述拱肋(5)远离骨架(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支撑架(3),前后侧所述支撑架(3)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顶部活动设置有吊运小车(2),所述拱肋(5)包括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所述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的左侧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定位辅助件(55),所述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定位辅助件(55)匹配的定位板(56),所述骨架(1)底部均匀设置有支撑柱(6),所述定位辅助件(55)包括两组侧板(551),两组所述侧板(551)相对一侧外壁均竖向活动设置有与定位板(56)匹配的竖向滑槽,两组所述侧板(551)之间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552),所述底板(552)顶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定位杆(553),且定位板(56)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杆(553)匹配的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侧板(551)和底板(552)均为减震板,且减震板为橡胶减震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吊运小车(2)滑移的滑槽,所述吊运小车(2)的底部设置有沿滑槽宽度方向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的两端设置有贴合滑槽表面滑移的滚轮,支撑轴上套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吊运小车(2)上设置有与从动锥齿轮配合的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驱动电机设置在吊运小车(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小车(2)个数为四组,且四组吊运小车(2)底部均设置有两组平齐的电动葫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52)底部至侧板(551)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板(56)高度。
2
CN 210529502 U
说 明 书
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0002]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将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由于钢管的径向约束而限制受压混凝土的膨胀,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兼有纵向主筋和横向套箍的作用,方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钢管可作为劲性承重骨架,其焊接工作简单,吊装重量轻,从而能简化施工工艺,现有的拱肋通过多组肋节段拼接在一起,而多组肋节段之间没有设置好的定位件,导致多组肋节段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进行焊接等工作时,相邻之间的肋节段容易发生错位、移动等情况,造成焊接后的肋节段固定性差,影响整体的施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包括骨架和吊运小车,所述骨架前后侧均设置有拱肋,所述拱肋远离骨架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支撑架,前后侧所述支撑架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横梁,且横梁顶部活动设置有吊运小车,所述拱肋包括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所述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的左侧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定位辅助件,所述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定位辅助件匹配的定位板,所述骨架底部均匀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定位辅助件包括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相对一侧外壁均竖向活动设置有与定位板匹配的竖向滑槽,两组所述侧板之间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定位杆,且定位板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杆匹配的盲孔。[0005]进一步地,两组所述侧板和底板均为减震板,且减震板为橡胶减震板。[0006]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吊运小车滑移的滑槽,所述吊运小车的底部设置有沿滑槽宽度方向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的两端设置有贴合滑槽表面滑移的滚轮,支撑轴上套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吊运小车上设置有与从动锥齿轮配合的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驱动电机设置在吊运小车上。[0007]进一步地,所述吊运小车个数为四组,且四组吊运小车底部均设置有两组平齐的电动葫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部至侧板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板高度。[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拱肋节段、第二拱肋节段、第三拱肋节段和第四拱肋节段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定位辅助件和定位板,相邻两组肋节段运送到指定位置后,可使定位板进入两组侧板之间进行相邻两组肋节段的前后位置
3
CN 210529502 U
说 明 书
2/3页
定位,通过定位杆进行定位板中进行相邻两组肋节段的左右位置定位,使相邻两组肋节段在进行焊接等工作时不会发生错位、移动等情况,保证相邻两组肋节段之间的固定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辅助件结构正视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辅助件结构左视图。[0013]图中:1、骨架;2、吊运小车;3、支撑架;4、横梁;5、拱肋;51、第一拱肋节段;52、第二拱肋节段;53、第三拱肋节段;54、第四拱肋节段;55、定位辅助件;551、侧板;552、底板;553、定位杆;56、定位板;6、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拱节段拼装结构,包括骨架1和吊运小车2,骨架1和吊运小车2均为现有技术,在专利号为“CN201720423038.9”中,已经公开,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在此不做详细阐述,骨架1前后侧均设置有拱肋5,拱肋5远离骨架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方便拆卸的支撑架3,类似于专利号为“CN201720423038.9”中的支撑架3,前后侧支撑架3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顶部活动设置有吊运小车2,拱肋5包括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的左侧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定位辅助件55,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与定位辅助件55匹配的定位板56,定位板56和定位辅助件55配合方便更好的进行相邻两组肋节段之间的拼接,且使拼接的相邻肋节段稳定性和固定性更高,同时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两组骨架1底部均匀设置有支撑柱6,定位辅助件55包括两组侧板551,侧板551固定在肋节段一端外壁的前后侧,两组侧板551起到前后位置限位的作用,两组侧板551相对一侧外壁均竖向活动设置有与定位板56匹配的竖向滑槽,两组侧板551之间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552,底板552顶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定位杆553,且定位板56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杆553匹配的盲孔,侧板551和盲孔起到左右位置限位的作用。[0016]如图3所示:两组侧板551和底板552均为减震板,且减震板为橡胶减震板,肋节段跟随吊运小车2运动的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惯性,当吊运小车2到达预定位置后,肋节段由于自身惯性会产生一定摆动,此时便容易碰撞相邻的肋节段,借橡胶减震板可进行缓冲;[0017]如图1所示:横梁4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吊运小车2滑移的滑槽,吊运小车2的底部设置有沿滑槽宽度方向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的两端设置有贴合滑槽表面滑移的滚轮,支撑轴上套接有从动锥齿轮,吊运小车2上设置有与从动锥齿轮配合的主动锥齿轮,主
4
CN 210529502 U
说 明 书
3/3页
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驱动电机设置在吊运小车2上,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使从动锥齿轮转动,使支撑轴自转,从而达到驱动吊运小车2行驶的目的,通过驱动电机转动的稳定性来达到精确控制吊运小车2位置的作用,避免多次调整吊运小车2位置;[0018]如图1所示:吊运小车2个数为四组,方便对应控制第一拱肋节段51、第二拱肋节段52、第三拱肋节段53和第四拱肋节段54,且四组吊运小车2底部均设置有两组平齐的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电动葫芦采用专利号为“201220638157.3”的专利中公开的电动葫芦,借助电机带动绳索升降,绳索固定在相对应的拱肋段上,电动葫芦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0019]如图1所示:底板552底部至侧板551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板56高度,方便定位板56与定位辅助件55准确的配合。[0020]实施例:将支撑架3搭建在指定位置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横梁4架设在支撑架3顶部,并将吊运小车2放置在横梁4上,使吊运小车上的滑轮对应横梁4上的滑槽内,通过电动葫芦上的绳索固定在相对应的肋节段上,通过两组电动葫芦维持肋节段平衡,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使支撑轴转动,从而使吊运小车2移动带动肋节段到指定位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电动葫芦带动相对应的肋节段提升或升降,使定位板56插入两组侧板551之间,使定位杆553进入定位板56内的盲孔内完成相邻肋节段之间的定位,便完成拱肋5的拼接,再将相邻肋节段焊接固定,便能实现拱桥的搭建,安装好后,拆卸支撑架3和横梁4。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1052950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052950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