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装置水冲洗方案
目 录
1 2 3 4 5 6
冲洗目的 冲洗原则及要求 冲洗合格的判断依据 冲洗步骤
循环水系统冲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附录
附录A 冲洗流程图图示符号 附录B 冲洗流程图 附录C 流量计拆装一览表 附录D 调节阀拆装一览表
3 3 3 3 11 12 12 12 14 15
循环水装置水冲洗方案
1 冲洗目的
清除积留在管路系统内残留杂物,如砂子、泥灰、铁屑、焊渣和氧化铁皮等。防止残留杂物留在管道系统中,对机泵、管道、阀门和换热设备造成危害。
2 2.1 2.2
冲洗原则及要求
冲洗流速要求≮1.5m/s,并控制好塔下集水池的液位0.90~1.60m。 注意冲洗管段,特别是出水口外观水质,并做好排水工作,检查排水情况,有问题及时处理。
2.3 2.4 2.5 2.6
当水冲洗流量改变时,及时调整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开度,防止跑水。 记录水冲洗时排水浊度和总铁指标,直至冲洗合格为止。 检查水冲洗沿线有无异常声响、冒水和设备故障等。
管线上DN≤400mm流量计和调节阀拆除后更换为短接,DN>400mm流量计和调节阀进行人工清洗。
2.7 2.8 3
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可关闭水冲洗阀门。 联系中心,通知分析中心进行水质分析。 冲洗合格的判断依据
生产水来水浊度≤5NTU 情况,冲洗出水浊度≤5NTU、总铁≤0.3mg/l或与原水所测指标接近(两者差值≤0.05mg/l)时,即可认为水冲洗合格。
4 4.1 4.1.1
冲洗步骤 一循水冲洗步骤 冲洗准备工作
4.1.1.1 确认循环水补水管线具备投用条件。
4.1.1.2 冲洗前拆下的流量计、调节阀、增设的临时管线及盲板等由专人负责。 4.1.1.3 冲洗流程设定完毕,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4.1.1.4 净水场出水、循环水出入界区、冲洗水排出界区流量计拆除更换为短接。 4.1.1.5 净水场清水池水位≥2.1m,循环补水泵具备送水条件。
4.1.1.6 冲洗水排放口应有加装红色警示灯和栏杆,并设立明显安全标志。
4.1.1.7 如果装置的循环水管线不具备构成环网条件,则关闭进、出循环水场界区
两个一次阀,在装置界区内供、回水管线加试车临时循环线,管径≮1.0m。
4.1.2 4.1.3
冲洗流程简图见附录B-1
循环补水管线、塔底集水池、输水廊道和吸水池冲洗
4.1.3.1 联系中心,启动净水场循环补水泵向第一循环水系统充水,确认现场所有
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4.1.3.2 打开第一循环水系统凉水塔组的炮线阀,供、回水线跨线阀,开启管网开
车补水阀向一循供、回水管网充水。
4.1.3.3 关闭上塔阀门和塔底泄水阀、放空阀。 4.1.3.4 炮线见水后,开启循环补水阀向吸水池充水。
4.1.3.5 确认补水管线冲洗合格后,将塔底集水池和吸水池充满水,确认关闭塔底
排污阀让塔底集水池溢流2小时后,通知中心停止补水泵运行。
4.1.3.6 联系雨水泵站人员,注意观察雨水池液位,达到规定液位高度开泵向厂区
外雨水管线排水。
4.1.3.7 联系中心,检查公司内、外雨水管线,及时调整排水冲洗流量,防止检查
井冒水和渠道跑水。
4.1.3.8 开启塔底集水池排污阀进行水池泄水。
4.1.3.9 塔底集水池泄水完毕后开启循环水供水、回水管线的泄水阀进行泄水。 4.1.3.10 依次采用变换流量方法进行冲洗,冲洗流量先设定为1500m3/h冲洗,然
后流量设定800m3/h进行冲洗,交替进行水冲洗直至水质变清通知化验分析,直至合格为止,取样口为塔组的炮线出口。
4.1.3.11 联系中心,使用高压消防水枪冲洗电泵及汽轮机泵进出口管线、塔底集水
池,人工清理塔体、池壁、池底的淤泥和杂物,泥水通过泄水阀排到雨水管线中,塔底集水池清理完毕后,多次用排水和高压水枪冲洗方式对雨水管线淤泥进行冲洗。
4.1.3.12 吸水池、过水廊道和管网泄水完毕后,把准备好的两台潜水泵放进吸水池
进行抽水,吸水池的水就近排到雨排水管线中,采取人工方法清洗吸水池和过水廊道,注意要将吸水池、廊道内壁和所有管线上的淤泥和杂物清理干净。
4.1.3.13 联系中心和施工单位,恢复拆除的流量计和调节阀。
4.1.4 吸水池和外管网注水
4.1.4.1 联系中心,确认气化、净化和硫回收装置主冷却水用户供水、回水的阀门
前加与之相同管径跨线。
4.1.4.2 联系中心,打开气化、净化和硫回收装置界区内循环水供、回水一次阀门。 4.1.4.3 确认凉水塔上塔阀门、化冰线阀门关闭。
4.1.4.4 打开凉水塔组230T101A~F所有入塔底集水池的炮线阀和上塔管线排空
阀。
4.1.4.5 打开一循装置内供、回水管线之间的跨线阀门。
4.1.4.6 打开一循泵出口总管上去气化、净化和硫回收装置的供水阀门和循环回水
回装置阀门。
4.1.4.7 当进塔池炮线见水后,全开管网补水阀和吸水池水位控制阀向吸水池和塔
底集水池补水。
4.1.4.8 当吸水池液位≥5.5m时,关闭两个补水阀停止向管网和吸水池补水。 4.1.5
循环水管网冲洗(启泵循环冲洗)
4.1.5.1 打开230P103A循环水泵入口阀门、开启水泵壳体顶部的放空阀向泵体内
充水。
4.1.5.2 当放空阀排出的全部是水,没有气泡产生时关闭放空阀,拆下压力表打开
压力表阀门排气,直到确认无空气排出全部是水时,把压力表重新复装就位。
4.1.5.3 启动230P103A泵,待水泵转数和电流表指示恢复正常后,开启泵出口电
动阀,调整出口阀门开度使压力和电流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控制泵出口压力0.40~0.50Mpa;观察泵出口流量和压力是否正常,期间密切关注吸水池液位,一旦液位≤4.8m,马上停泵。
4.1.5.4 待230P103A水泵运行正常后,吸水池液位投自动,观察该泵及自控系统
运行情况、管网压力变化情况。
4.1.5.5 用上塔炮线阀调整循环水流量和回水压力,观察冲洗是否有效、回水压力
是否正常,当冲洗效果不佳、回水压力达不到0.15Mpa时,可视情况按4.1.5.1~4.1.5.3的操作步骤, 再启动1~2台循环水泵进行冲洗(可按两台小泵、一大一小、两小一大、两大一小或三台大水泵运行模式进行循环冲洗)。
4.1.5.6 两台泵或三台泵同时稳定运行8小时后,开启塔底泄水排污和气化、净化、
硫回收装置的供、回管线泄水阀进行排水置换,同时加大补水流量,控制好吸水池的液位,保持系统运行稳定。再过16小时后,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保持原有冲洗模式不变,保持管网冲洗流速≥1.5m/s。
4.1.5.7 连续冲洗24小时后再次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使得一循所有的水泵都保持
运行24小时以上,记录水泵的运行状况(三相电流、机泵轴承温度、三项绕组温度、轴承振动、基础振动等参数)。
4.1.5.8 交替切换运行泵,让每台泵连续运行72小时以上。
4.1.5.9 系统冲洗96小时以后停泵,打开管网泄水阀和塔底集水池泄水阀进行系
统排水,当检查确认管网泄水阀和塔底泄水阀均不见水以后,重新打开管网补水阀进行补水,当吸水池重新达到5.5m后,再开启2~3台水泵进行循环冲洗。
4.1.5.10 系统进行大排大补,即把补水阀全开,泄水阀全开,当吸水池液位≤4.8m
时关闭泄水阀,达到最高液位5.5m时,全开泄水阀,加快系统冲洗置换的进度。期间保证每台泵连续运行48小时切换一次。
4.1.5.11 每连续冲洗96小时后进行一次停泵泄水,泄水完毕后再重新补水、具备
条件再次开泵循环冲洗,直至系统冲洗合格。
4.1.5.12 冲洗合格后联系中心,按次序分别打开气化、净化和硫回收装置界区内换
热器出、入口导淋阀门,排水进行置换,合格后关闭阀门,再打开另一台换热器出、入口导淋,合格后关闭导淋阀门,直至所有换热器导淋全部开一遍。
4.1.5.13 最后再次进行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人工清洗,接高压消防带用
高压水枪冲洗池壁和池底污泥,用潜水泵抽出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残存的污水,直至冲洗合格为止。
4.1.6
停泵操作
4.1.6.1 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停泵。 4.1.6.2 关闭循环水场界区内所有打开的阀门。
4.1.6.3 联系中心,通知气化、净化和硫回收装置循环水系统复位。 4.1.6.4 排净管网和集水池内积水,积水用潜水泵抽净。
4.1.6.5 停泵前吸水池液位控制在≥4.8m,停泵后在吸水池内安装潜水泵抽水,直
至将水排净。
4.2 4.2.1
二循A系统水冲洗方案
冲洗准备工作,循环补水管线、塔底集水池、过水廊道和吸水池的冲洗步骤与一循相同。
4.2.2 4.2.3
冲洗流程简图见附录B-2。 吸水池和外管网注水
4.2.3.1 联系中心,确认热电站、空分装置和空压站主冷却水用户供水、回水阀门
前加与之相同管径跨线。
4.2.3.2 联系中心,打开热电站、空分装置和空压站界区内循环水供、回水一次阀
门。
4.2.3.3 确认凉水塔上塔阀门关闭。
4.2.3.4 打开凉水塔组240T101A~F所有入塔底集水池的炮线阀和上塔管线排空
阀。
4.2.3.5 打开二循A系统装置内供、回水管线之间的跨线阀门。
4.2.3.6 打开二循A系统泵出口总管上去热电站、空分装置和空压站的供水阀门和
循环回水回装置阀门。
4.2.3.7 当进塔池炮线见水后,全开管网补水阀和吸水池水位控制阀向吸水池和塔
底集水池补水。
4.2.3.8 当吸水池液位≥5.5m时,关闭两个补水阀停止向管网和吸水池补水。 4.2.4
循环水管网冲洗
4.2.4.1 打开240P102A循环水泵入口阀门、开启水泵壳体顶部的放空阀向泵体内
充水。
4.2.4.2 当放空阀排出的全部是水没有气泡产生时关闭放空阀,拆下压力表打开压
力表阀门排气,直到确认无空气排出全部是水时把压力表重新复装就位。
4.2.4.3 启动240P102A泵,待水泵转数和电流表指示恢复正常后开启泵出口电动
阀,调整出口阀门开度使压力和电流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控制泵出口压力0.40~0.55Mpa;观察流量表流量及压力表的压力是否正常,期间密切关注吸水池的液位,一旦液位≤4.8m,马上停泵。
4.2.4.4 待240P102A水泵运行正常后,投入吸水池液位自动控制,观察该泵及自
控系统的运行情况、管网压力变化情况。
4.2.4.5 用上塔炮线阀调整循环流量和回水压力,观察冲洗是否有效、回水压力是
否正常,当冲洗效果不佳、回水压力达不到0.15Mpa时,可视情况按4.2.4.1~4.2.4.3的操作步骤, 再启动1~2台循环水泵进行冲洗(可按两台小泵、一大一小、两小一大、两大一小或三台大水泵运行模式进行循环冲洗)。
4.2.4.6 两台泵或三台泵同时稳定运行8小时后,开启塔底泄水阀和热电站、空分
装置和空压站的供、回管线泄水阀进行排水置换,同时加大补水流量,控制好吸水池的液位,保持系统运行稳定。再过16小时后,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保持原有冲洗模式不变,保持管网冲洗流速≥1.5m/s。
4.2.4.7 连续冲洗24小时后再次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使得二循所有的水泵都保持
运行24小时以上,记录水泵的运行状况(三相电流、机泵轴承温度、三项绕组温度、轴承振动、基础振动等参数)。
4.2.4.8 交替切换运行泵,让每台泵连续运行72小时以上,合格后进行机泵交换。 4.2.4.9 系统冲洗96小时以后停泵,打开管网泄水阀和塔底集水池泄水阀进行系
统排水置换,当检查确认管网泄水阀和塔底泄水阀均不见水以后,重新打开管网补水阀进行补水,当吸水池重新达到5.5m后,再开启2~3台水泵进行循环冲洗。
4.2.4.10 系统进行大排大补,即把补水阀全开,泄水阀全开,当吸水池液位达到最
低液位4.8m以上时关闭泄水阀,达到最高液位时5.5m再次全开泄水阀,加快系统冲洗置换的进度,,期间保证每台泵连续运行48小时切换一次。
4.2.4.11 每连续冲洗96小时后进行一次停泵泄水,泄水完毕后再重新补水、具备
条件再次开泵循环冲洗,直至系统冲洗合格,预计冲洗时间在1~2周。
4.2.4.12 冲洗合格后联系中心,按次序分别打开热电站、空分装置和空压站界区内
换热器出、入口导淋阀门,排水进行置换,合格后关闭阀门,再打开另一台换热器出、入口导淋,合格后关闭导淋阀门,直至所有换热器导淋全部开一遍。
4.2.4.13 最后再次进行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人工清洗,接高压消防带用
高压水枪冲洗电泵进出口管线,池壁和池底污泥,用潜水泵抽出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残存的污水,直至冲洗合格为止。
4.2.5
停泵操作
4.2.5.1 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停泵。 4.2.5.2 关闭循环水场界区内所有打开的阀门。
4.2.5.3 联系中心,通知关闭进入热电站、空分装置和空压站界区内的循环水的阀
门和换热器的出、入口阀门。
4.2.5.4 排净管网和集水池内积水,积水用潜水泵抽净。
4.2.5.5 停泵前吸水池液位控制在≥4.8m,停泵后在吸水池内安装潜水泵抽水,直
至将水排净。
4.3 4.3.1
二循B系统水冲洗方案
冲洗准备工作,循环补水管线、塔底集水池、过水廊道和吸水池的冲洗步骤与一循相同。
4.3.2
吸水池和外管网注水
4.3.2.1 联系中心,确认甲醇装置主冷却水用户供水、回水的阀门前加与之相同管
径跨线。
4.3.2.2 联系中心,打开甲醇装置界区内循环水供、回水一次阀门。 4.3.2.3 确认凉水塔上塔阀门关闭。
4.3.2.4 打开凉水塔组240T101G~J所有入塔底集水池的炮线阀和上塔管线排空
阀。
4.3.2.5 打开二循B系统装置内供、回水管线之间的跨线阀门。
4.3.2.6 打开二循B系统泵出口总管上去甲醇装置的供水阀门和循环回水回装置
阀门。
4.3.2.7 当进塔池炮线见水后,全开管网补水阀和吸水池水位控制阀向吸水池和塔
底集水池补水。
4.3.2.8 当吸水池液位≥5.5m时,关闭两个补水阀停止向管网和吸水池补水。 4.3.3
循环水管网冲洗
4.3.3.1 打开240P104A循环水泵入口阀门、开启水泵壳体顶部的放空阀向泵体内
充水。
4.3.3.2 当放空阀排出的全部是水没有气泡产生时,关闭放空阀;拆下压力表打开
压力表阀门排气,直到确认无空气,排出全部是水时把压力表重新复装就位。
4.3.3.3 启动240P104A泵,待水泵转数和电流表指示恢复正常后,开启泵出口电
动阀,调整出口阀门开度使压力和电流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控制泵出口压力0.40~0.50Mpa;观察流量表流量及压力表的压力是否正常,期间密切关注吸水池的液位,一旦液位≤4.8m,马上停泵。
4.3.3.4 待240P104A水泵运行正常后,投入吸水池液位自动控制,观察该泵及自
控系统的运行情况、管网压力变化情况。
4.3.3.5 用上塔炮线阀调整循环流量和回水压力,观察冲洗是否有效、回水压力是
否正常,当冲洗效果不佳、回水压力达不到0.15Mpa时,可视情况按4.3.3.1~4.3.3.3操作步骤,再启动1~2台循环水泵进行冲洗(可按两台小泵、一大一小、两小一大、两大一小或三台大水泵运行模式进行循环冲洗)。
4.3.3.6 两台泵或三台泵同时稳定运行8小时后,开启塔底泄水阀和甲醇装置的供、
回管线泄水阀进行排水置换,同时加大补水流量,控制好吸水池液位,保持系统运行稳定;再过16小时后,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保持原有冲洗模式不变,保持管网冲洗流速≥1.5m/s。
4.3.3.7 连续冲洗24小时后再次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使得二循所有的水泵都保持
运行24小时以上,记录水泵的运行状况(三相电流、机泵轴承温度、三项绕组温度、轴承振动、基础振动等参数)。
4.3.3.8 交替切换运行泵,让每台泵连续运行72小时以上,合格后进行机泵交换。 4.3.3.9 系统冲洗96小时以后停泵,打开管网泄水阀和塔底集水池泄水阀进行系
统排水置换,当检查确认管网泄水阀和塔底泄水阀均不见水以后,重新打开管网补水阀进行补水,当吸水池液位重新达到5.5m时,再开启2~3台水泵进行循环冲洗。
4.3.3.10 系统进行大排大补,即把补水阀全开,泄水阀全开,当吸水池液位≤4.8m
时关闭泄水阀,达到最高液位5.5m时,再次全开泄水阀,加快系统冲洗置换的进度,期间保证每台泵连续运行48小时切换一次。
4.3.3.11 每连续冲洗96小时后进行一次停泵泄水,泄水完毕后再重新补水、具备
条件再次开泵循环冲洗,直至系统冲洗合格,预计冲洗时间1~2周。
4.3.3.12 冲洗合格后联系中心,按次序分别打开甲醇装置界区内换热器出、入口导
淋阀门,排水进行置换,合格后关闭阀门,再打开另一台换热器出、入口导淋,合格后关闭导淋阀门,直至所有换热器导淋全部开一遍。
4.3.3.13 最后再次进行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人工清洗,接高压消防带用
高压水枪冲洗电泵进出口管线,池壁和池底污泥,用潜水泵抽出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残存的污水,直至冲洗合格为止。
4.3.4
停泵操作
4.3.4.1 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停泵。 4.3.4.2 关闭循环水场界区内所有打开的阀门。
4.3.4.3 联系中心,通知关闭进入甲醇装置界区内的循环水的阀门和换热器的出、
入口阀门。
4.3.4.4 排净管网和集水池内积水,积水用潜水泵抽净。
4.3.4.5 停泵前吸水池液位控制≥4.8m,停泵后在吸水池内安装潜水泵抽水,直至
将水排净。
4.4 4.4.1
三循水冲洗方案
冲洗准备工作,循环补水管线、塔底集水池、过水廊道和吸水池的冲洗步骤与一循相同。
4.4.2 4.4.3
冲洗流程简图见附录B-3。 吸水池和外管网注水
4.4.3.1 联系中心,确认MTO/PE/PP装置主冷却水用户供水、回水阀门前加与之
相同管径跨线。
4.4.3.2 联系中心,打开MTO/PE/PP装置界区内循环水供、回水一次阀门。 4.4.3.3 确认凉水塔上塔阀门、化冰线阀门关闭。
4.4.3.4 打开凉水塔组250T101A~G所有入塔底集水池的炮线阀和上塔管线排空
阀。
4.4.3.5 打开三循装置内供、回水管线之间的跨线阀门。
4.4.3.6 打开三循泵出口总管上去MTO/PE/PP装置的供水阀门和循环回水回装置
阀门。
4.4.3.7 当进塔池炮线见水后,全开管网补水阀和吸水池水位控制阀向吸水池和塔
底集水池补水。
4.4.3.8 当吸水池液位≥5.5m时,关闭两个补水阀停止向管网和吸水池补水。 4.4.4
循环水管网冲洗
4.4.4.1 打开250P103A循环水泵入口阀门、开启水泵壳体顶部的放空阀向泵体内
充水。
4.4.4.2 当放空阀排出的全部是水没有气泡产生时关闭放空阀,拆下压力表打开压
力表阀门排气,直到确认无空气排出全部是水时,把压力表重新复装就位。
4.4.4.3 启动250P103A泵,待水泵转数和电流表指示恢复正常后开启泵出口电动
阀,调整出口阀门开度使压力和电流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控制泵出口压力0.40~0.55Mpa;观察流量表流量及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期间密切关注吸水池的液位,一旦液位≤4.8m,马上停泵。
4.4.4.4 待250P103A水泵运行正常后,投入吸水池液位自动控制,观察该泵及自
控系统的运行情况、管网压力变化情况。
4.4.4.5 用上塔炮线阀调整循环流量和回水压力,观察冲洗是否有效、回水压力是
否正常,当冲洗效果不佳、回水压力达不到0.15Mpa时,可视情况按4.4.3.1~4.4.3.3的操作步骤,再启动1~2台循环水泵进行冲洗(可按两台小泵、一大一小、两小一大、两大一小或三台大水泵运行模式进行循环冲洗)。
4.4.4.6 两台泵或三台泵同时稳定运行8小时后,开启塔底泄水阀和MTO/PE/PP
装置的供、回管线泄水阀进行排水置换,同时加大补水流量,控制好吸水池液位,保持系统运行稳定。再过16小时后,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保持原有冲洗模式不变,保持管网冲洗流速≥1.5m/s。
4.4.4.7 连续冲洗24小时后再次进行水泵切换运行,使得三循所有水泵都保持运
行24小时以上,记录水泵的运行状况(三相电流、机泵轴承温度、三项绕组温度、轴承振动、基础振动等参数)。
4.4.4.8 交替切换运行泵,让每台泵连续运行72小时以上,合格后进行机泵交换。 4.4.4.9 系统冲洗96小时以后停泵,打开管网泄水阀和塔底集水池泄水阀进行系
统排水置换,当检查确认管网泄水阀和塔底泄水阀均不见水以后,重新打开管网补水阀进行补水,当吸水池重新达到5.5m的液位后,再开启2~3台水泵进行循环冲洗。
4.4.4.10 系统进行大排大补,即把补水阀全开,泄水阀全开,当吸水池液位达到低
位4.8m时关闭泄水阀,达到最高液位5.5m时再次全开泄水阀,加快系统冲洗置换的进度,期间保证每台泵连续运行48小时切换一次。
4.4.4.11 每连续冲洗96小时后进行一次停泵泄水,泄水完毕后再重新补水、具备
条件再次开泵循环冲洗,直至系统冲洗合格,预计冲洗时间1~2周。
4.4.4.12 冲洗合格后联系中心,按次序分别打开MTO/PE/PP装置界区内换热器出、
入口导淋阀门,排水进行置换,合格后关闭阀门,再打开另一台换热器出、入口导淋,合格后关闭导淋阀门,直至所有换热器导淋全部开一遍。
4.4.4.13 最后再次进行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人工清洗,接高压消防带用
高压水枪冲洗电泵及汽轮机泵进出口管线,池壁和池底污泥,用潜水泵抽出吸水池、过水廊道和塔底集水池残存的污水,直至冲洗合格为止。
4.4.5
停泵操作
4.4.5.1 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停泵。 4.4.5.2 关闭循环水场界区内所有打开的阀门。
4.4.5.3 联系中心,通知关闭进入MTO/PE/PP装置界区内的循环水的阀门和换热
器的出、入口阀门。
4.4.5.4 排净管网和集水池内积水,积水用潜水泵抽净。
4.4.5.5 停泵前吸水池液位控制≥4.8m,停泵后在吸水池内安装潜水泵抽水,直至
将水排净。
4.5 4.5.1
加氯、加药、监测换热和旁滤系统的冲洗方案
打开生产水去加氯系统喷射泵的入口和出口管线阀门,将水直接排入到吸水池内。
4.5.2 4.5.3
打开生产水去加药系统的管线阀门,将水直接排入到吸水池内。 打开生产水去监测换热器管线阀门,将水直接排入到吸水池内。
4.5.4 水冲洗时,旁滤器进、出口阀门关闭,冲洗水不进旁滤器,水通过进旁滤器前的导淋进行冲洗置换,合格后关闭阀门。
5 5.1 5.2
循环水系统冲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冲洗流速要求≮1.5m/s,并控制好塔下集水池的液位在0.90~1.60m。 注意冲洗管段,特别是出水口的外观水质情况,并做好排水工作,派人检查排水路线,有问题及时处理。
5.3 5.4
当水冲洗流量改变时,及时调整进水和排水的阀门开度,防止跑水。 记录水冲洗时的排水浊度和总铁指标,当出水浊度≤5NTU、总铁≤0.3mg/l或与原水所测指标接近(两者差值≤0.05mg/l)时,即可认为水冲洗合格。
5.5 5.6 5.7 5.8 5.9 5.10
检查水冲洗沿线有无异常声响、冒水和设备故障等现象。
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可关闭水冲洗阀门。 冲洗水压要控制在0.40~0.50Mpa,在冲洗排放点处的排放流速≥1.5m/s。 装置在排水时注意不要产生负压,损坏设备。
系统管线冲洗时要将冷却塔每个上塔管线阀门关死以免污染填料。 高压电应满足电泵要求、一循负荷≮8501.7kwh,二循负荷≮16919.2kwh,三循负荷不≮8733.3kwh,低压电已经调试完毕并且备用。
5.11 6
在进行冲洗操作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保证人身安全。 附录
附录A 冲洗流程图图示符号
附录B
附录B-1 一循冲洗流程图
附录B-2 二循冲洗流程图
附录B-3 三循冲洗流程图
附录C 流量计拆装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部位 补水流量计230FIQ1002 排污去缓冲池流量计230FIQ1004 去回用水流量计230FIQ1005 反洗水旁滤器流量计230FIQ1009 B系统补水流量计240FIQ1005 A系统补水流量计240FIQ1007 尺寸 DN400 DN200 DN250 DN200 DN350 DN350 拆除时间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冲洗前 安装时间 冲洗后 冲洗后 一循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三循 二循 系统名称 7 B系统反洗水旁滤器流量计240FIQ1011 DN200 8 A系统反洗水旁滤器流量计240FIQ1012 DN200 9 B系统排污去缓冲池流量计240FIQ1013 DN150 10 A系统排污去缓冲池流量计240FIQ1014 DN200 11 12 13 14 15 去回用水流量计240FIQ1015 补水流量计250FIQ1003 排污去缓冲池流量计250FIQ1007 去回用水流量计250FIQ1008 反洗水旁滤器流量计250FIQ1011 DN250 DN400 DN200 DN250 DN200 附录D 调节阀拆装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部位 230HV1001B 240HV1001B 240HV1002B 250HV1001B 尺寸 DN400 DN400 DN400 DN400 安装时间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冲洗后 拆除时间 冲洗前 冲洗前 二循 冲洗前 冲洗前 三循 系统名称 一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