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而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提出了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创建班级文化,展示班级特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把班级文化建设推进到新的高度。希望各班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本班的特点,从班级布置、班级管理、班级精神的培育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活动。现将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做如下要求:
一、班级文化建设意义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它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无声地影响并制约着每个学生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趋势及学习前景。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师生心情愉快,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为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这一学校自主项目的创建工作,调整、充实芦田乡中心学校本部班级文化创建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直接参与指导项目创建工作,定期召开项目创建工作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做到工作有计划,过程有指导,形成有评比,广大师生都能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中,特别是我校的班主任老师都要认识到:现代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从班级文化建设抓起。 二、班级文化建设几点建议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即要着力抓好班级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建设,又要突出共性,彰显个性。 1、班级文化建设围绕班班有创新,班班有个性展开。
(1)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订本班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形成全班同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激励班级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每位同学根据班级目标,结合自己实际,制订自己的学期目标。
(2)建立切实有效的班规、班级公约等制度文化,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规、公约的制定和完善要求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民主表决确定,这样就获得
学生的心理认同;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有了制度作保障,使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3)提倡各班建设符合不同年龄学生,富有特色的文化墙、图书角,使不同班级有不同的气息。在文化墙内要有每个学生的人生目标,并签上学生的姓名;每个班开辟不同特色的图书角,图书角上详细的记载着每个同学捐书的记录、借阅书的次数及时收集他们的读书心得。
2、班级文化建设重视各学科文化的浸润。
针对部分学生完成作业马虎了事的现象,各班积极开展作业展示活动,挑选平时认真书写、作业工整的同学以及作业书写进步大的同学的作业每周展出,让每位学生在比较中懂得如何认真完成作业。为打造书香校园,落实班级图书角活动的开展。每个班每个月可以进行书信、读书心得、续写、仿写等作文竞赛活动,并将获奖学生的作品展示,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自己习作水平的点滴进步,又可以欣赏身边的“小作家”的风范。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写字大赛、绘画竞赛等活动,挑选优秀作品在文化墙内张贴。及时开展学习方法交流会,让每个同学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学习的„„
3、班级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召开“我为班级发展献计策”、“让雷锋精神住我班”“好习惯成就好未来”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既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又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及自主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开展唱响红歌、拔河友谊赛等各种文体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要求每位学生写一写活动的心得体会,即收到团队精神的教育效果,又为学生的作文书写提供了源头活水,一举多得。
4、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明星评比,大行竞赛之风,让学生们找到身边的榜样。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示范作用及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鼓励。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开展各种竞赛,各种评比,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收获成就感。谁的字写的好、有进步,谁就是小小书法家,哪位同学的习作有创意、写出了真情实感,他就能评为写作明星,谁能够落落大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及其他读物,谁就能评为朗读之星„„还有感恩之星、卫生之星、小小雷锋等。同时在他们的生活照片下帖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句张贴在班级明星栏里,让同龄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