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活动介入指导
小班幼儿年龄小,创造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师介 入次数、时间可相对频繁。此外,幼儿理解语意的能力较差,这 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 动参与活动。可以这样介入指导:
因势利导法,在游戏的情境中加以引导
因势利导法就是顺着孩子自主学习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小班 幼儿喜欢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区域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往往想象 成在现实情境中的活动,把自己当成某一情境中的人物,努力模 仿该人物的言行。
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设置游戏情境来激发幼儿兴趣,用游戏化语言 去顺应孩子的游戏需要。例如,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在游戏中 请幼儿为小动物盖房子,请他们为小动物治病等。 语言启发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持久性较短,有时是因为在活动中遇到认 知障碍,心理上受挫而放弃活动或对活动失去兴趣,有时则是因 为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或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 围内已熟知,也容易使幼儿失去活动兴趣,从而放弃活动。
教师可以运用鼓励、设疑、反问等口吻启发幼儿去探索和思考, 从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区域活动中,有一个幼儿扮演〃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 有位司机说:〃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 〃交警〃,眼看 这位交警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于是,教师为他鼓气:〃没 关系,我们一起来想想解决的方法,想想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东 西可以代替呢?〃听了老师的话,他马上找了三块红、黄、绿积 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下去了。
榜样影响法,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爰模仿是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特征,他们喜 欢模仿教师、同伴的言行举止。这种模仿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 是小班幼儿学习的动机,因此,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小班幼儿来说 是必不可少的,当看到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自行在一 旁操作,通过平行介入的方法,引导幼儿游戏的进一步开展。
中班区域活动介入指导
随着中班学习的深入,幼儿的合作性游戏增多,他们已不再满足 于自己玩,伙伴的加入使他们在游戏中情绪愉悦、积极性高。因 此,老师应在活动中尽量创设交流、互动的环境,引导幼儿间的 互动。可以这样介入指导:
师生合作法,引导幼儿深度学习 师生合作法就是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自主学习中, 帮助幼儿解决游戏问题、提高游戏水平以及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 喜悦。
孩子们开展以〃城市马路〃为主题的搭建游戏,搭了一半不知道 如何下手,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于是,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 到了孩子们的游戏中,分别作为不同的建筑师,搭建着不同的建 筑。老师搭建了一个很简单的人行天桥,并主动给孩子们介绍了 自己的搭建作品,引导孩子们回想马路上还有哪些东西呢?我们 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马路两边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纷纷有了自己新的想法,宁宁说:〃我和爸爸开车走过江 边的时候,看到了有一座桥在马路上面〃,于是,她一点一点地 在马路上方搭建了一座高高的拱形桥。
生生互动法,激发学习广泛迁移
生生互动法就是通过幼儿之间的学习合作,使他们的理解更加丰 富和全面,使幼儿从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有利于自主 学习的广泛迁移。
每个幼儿的经验不同,因此他们的探索过程也会有所不同,老师 要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水平,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已有经验, 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在互动中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结构。
问题情境法,引导幼儿探索学习
问题情境法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幼儿的 认知结构有关的情境,激发其发现和提出问题,促进幼儿的主动 探究。
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启发幼儿根据问题进行观察、思考, 开通幼儿思维的不同通道,促进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大班区域活动介入指导
大班幼儿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 高,这时教师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对幼儿想象的逻辑性、独立 性、求异性方面都要加以引导,推动其创新能力向高层次水平发 展。 同时,随着幼儿年龄逐渐增大,教师的介入行为要逐渐降到最低 限度,以朋友的身份介入,给幼儿以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指 导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这样介入指导:
强化情感体验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强化情感体验法是指通过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鼓励与支持,强化幼 儿已形成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幼儿 的合作行为,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其他 幼儿去倾听同伴的叙述。
教师经常用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 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提升自信。
问题设置法,启发幼儿寻找解决方法
问题设置法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在自主学习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一 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科学区开展〃容积大发现〃活动,孩子们打来了自来水,开始 往瓶子里倒水。在一旁观察的老师也参与了进来:〃请你们试试 看,用最小的容器往大的容器里装水,需要几次才能装满呢? 〃
王斯惟灵机一动,他尝试用一个小一点的容器将这个最小号的容 器倒满水,这下总算是达到水位了。老师说:〃那你们看看,把 这个容器装满需要重复几次呢? 〃孩子说:〃我刚才记录下来了, 需要三次!〃
老师:〃那么,请用其他的容器试试,看看是不是 也需要三次呢? 〃随即,孩子们开始尝试用其他体积的容量,开 始新的探索。
经验迁移法,培养其创新能力
经验迁移法是指启发幼儿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加以应 用的方法。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应有意 识地引导他们主动运用已有的经验,促进其学习迁移的能力,培 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不仅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好搭档,还 应当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通过观察和参与游戏,从幼儿的操 作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对每个孩子 发展的促进作用,让区域活动更具生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