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止市区施工中电缆及管道受损的措施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防止市区施工中电缆及管道受损的措施

俞隽亚

【摘 要】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由于挖掘机的大量使用,电缆管道及电缆的安全遭受了空前挑战.文章致力于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配合市政府的道路拓宽工作,防止市区施工中电缆及管道的受损.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 【年(卷),期】2011(001)007 【总页数】1页(P86)

【关键词】道路扩宽;施工安全;地下线缆 【作 者】俞隽亚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正文语种】中 文

1 现状调查

在市区主干道上的改造工程中,大型开挖机械——铲车、挖掘机、凿洞机等是施工队最青睐的设备。挖掘机的效率远高于人工,总体费用低于人工。所以,挖掘机使用频繁。然而施工队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盲目挖掘埋设了电缆线路的地面电缆。电缆损坏后,施工队时常推卸责任,抑或将故障电缆用石块和沙土掩盖,设法隐瞒。一条数公里长的电缆线路,让班组人员查测时颇费周折。

道路扩宽动工后不久,路面即被破除,原先在路面上的电缆指示标志便不复存在。

施工现场没有对应工程专用的警告标志及指令标志,加上各个施工队的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部分施工队赶工期的意识强烈,令开挖工程险象环生。 2 原因分析与要因确认

本研究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归纳探究了各方面的原因:

表1 施工现场分析图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判别标准施工方安全意识淡漠施工方的监护人员不在或不尽责现场验证施工现场24小时有持证上岗的监护人,且不做闲杂。使用大型的挖掘机容易挖断电缆。大型挖掘机的挖掘能力很大,钻孔设备在数分钟内可在水泥路面上钻出深0.5米以上,直径在10厘米的孔。现场验证统计好各个道路施工队的大型挖掘机的使用情况。施工现场无警示、指示等标志。工作现场有无警示标志现场验证施工现场有无采用悬挂、张贴或其它方式设置标志。施工方没有一套专业的开挖办法电力管道的挖掘应得法。如有的路段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开挖,在使用挖机时必须开挖足够的样洞。现场验证施工方能否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人工开挖,或在一些不适宜大型挖机的地方是否采用人工等的方式。在使用挖机时必须开挖足够的样洞等情况进行判断。各类管线交叉纵横,又没有检测设备,使施工方无从下手。主要街道上的管线复杂。现场验证市区主干道下有电通、移动、长途、热力、燃气等管道通过。

根据分析,我们认为:施工方的安全意识淡漠及缺乏专业规范的挖掘办法;施工现场无警示、指示等标志是造成电缆及其管道受损的原因。我们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督促施工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采用合适的方法以保证电力电缆及管道设施的安全。

3 对策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严谨的探讨后,我们制定出如下对策:

(1)实施一:设计指示标志及警示标志的制作。1)禁止标志(图形为黑色,禁

止符号与文字底色为红色)。2)警告标志(图形及警告符号及字体为黑色,图形底色为黄色)。3)指令标志(图形为白色,指令标志底色均为蓝色)。 (2)实施二:令对应变电所作业班组通常每天派员两名,对现场的各个施工队,特别是使用大型施工机械的驾驶员,采用具体事例及传单等形式进行安全督导,告知电缆挖断后对自身带来的危险性、所应承担的责任等。为此,本研究专门策划了护线员的如下工作流程:1)电缆井在开盖板后,应根据交通安全设置隔离护栏、警告标志、夜间红灯等。2)在施工中,施工队在挖深电缆井时,电缆如果要从电缆井内提上来,要有保护电缆的措施。如采用白棕绳固定,电缆的弯曲半径在15 D以上(D为电缆的直径),从电缆井内提上来的电缆应围到护栏内。3)严禁用铁丝等物直接固定电缆。4)挖机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不损伤到水泥排管管孔。5)挖掘时应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分别放置在距沟边0.3米以外的两旁。6)当涉及到管道上方开挖时,施工方必需提前通知,我方派员监护后方可进行施工,尽量采用人工挖掘。

表2 施工解决对策分析图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制作警示标志,在醒目的位置悬挂带有鲜明电力特征的且有语音的标志标志的使用尽最大可能地提醒施工队电缆的方位及有关注意事项。设计专门用于本次工程的各种标志施工方安全意识淡漠我方大力宣传电力的法律法规、电缆及管道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施工方的切身利益。让各路施工队能尽到各自的职责,自觉采取一套完整的保护电缆及管道的措施,保证电力电缆及管道的安全运行。由我配电工区出台一套针对本次工程的防范电缆挖断的方法,并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各个施工队。施工一方没有套专业的开挖管理办法向各施工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对开挖中的各类问题进行指导。建议道路建设指挥部采用施工风险保证金等形式,提高施工方的自我防范意识。让施工队了解电力管道上施工的特点,力争不挖断一条电缆。专人管理,保持通讯工具畅通,电话中不能解释的到现场解决。

(3)电缆与其它管线接近和交叉时的净距应不小于下述规定:1)电缆与热力管接近时的净距为2m。2)电缆与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接近时的最小净距为1m。3)电缆与其它管道接近的最小净距为0.5m。4)电缆与各种管道交叉时的最小净距为0.5m。5)禁止将电缆线路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6)管顶距街道路面的深度不小于0.7m,距人行道路面的深度不小于0.5m,距排水沟的深度不小于0.5m。 4 巩固措施及成果推广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专业素质好的施工队在现场交待电缆管道走向、埋深等之后,基本能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但对于素质差的施工队,收效甚微。变电所班组在立足本职时,也应向道路建设指挥部提出建议:通过工程开工前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可提高施工队的素质和危险点预控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现场施工时的意外发生,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和畅通,更能提高现场作业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电缆资料的完善亦举足轻重。各变电所工作班组应对对应市区所有的电缆井完善资料的建档、归档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