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防范研究
姓名:刘兴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指导教师:朱福良
20080420
摘要摘要物流外包作为目前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正在迅速发展,面对物流外包具有的各种优势,中小企业应该冷静地面对。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来源广泛、产生机理复杂、发生后果严重的风险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战略过程中,针对物流外包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出现风险趋势和动向时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和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中小企业对物流外包及其风险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详细阐述了在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过程管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财务风险,并对这些风险的来源、危害、诱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物流外包风险识别的相关方法,通过对各识别方法特征以及现行常用识别方法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中的不足的分析,选择了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再次,在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等级、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进行了识别评价。最后,根据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通过企业自身风险防范机制与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来防范控制物流外包风险。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风险控制与防范广东丁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logisticsoutsourcingiskindofenterprises’developingstrategypatternadvantagesiftheonewhichisdevelopedquicklyatpresent.Thoughtherewereman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outsourcedtheirlogisticsoperation,theystillhavetofacealotofproblemsandmusttreatitcalmly.Thereengenderarealotofriskwhichifthehavecomplicatedmechanismandgraveoccurrenceconsequencesenterprisesoutsourcedtheirlogisticsoperation.Therefore,itisessentialfor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oidentify,analyze,evaluateandpreventtheriskiftheywanttooutsourcetheirlogisticsoperation.Thentheyprecautionarymeasurestocanbuildcorrespondinglostreducetheprobabilityofthehappeningandthebroughtbytherisk.Theresearchoflogisticsoutsourcingriskmanagementisveryimportantto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onThispaperstartsfromintroducingthecurrentsituationofresearchlogisticsonoutsourcingrisk.ThenIelaborate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thestudyinglogisticsoutsourcingriskto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Next,Ihavetheelaboratedtheriskthroughtheprocessoflogisticsoutsoureingcausefromfiveaspects.AndthenIhaveanalyzedtheorigin,damageandlogisticsoutsourcingrisk.Finally,IintroducehowtouseoftheDephimethodtoidentifytheriskoflogisticsoutsourcingif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outsourcedtheirlogisticsoperation.Then,Onthebasisoflogisticsoutsoureingriskidentification,Itrytoestablishamodeltoevaluatetherankandtheprobabilityof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logisticsoutsourcingriskusing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nd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Finally,OnthebasisMethod(AHP-FCEM).oflogisticsoutsourcingasevaluation,Ihavegivesomeadvicesofriskcontrolsuchoutsidetheenterprise.buildingariskcontrolmechanismbothinsideandⅡAbstractKeywords: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LogisticsandOutsourcing;RiskAnalysisIdentification;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RiskcontrolandpreventingIII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学位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广东工业大学读书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论文成果归广东工业大学所有。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特此声明。论文作者签字:立心美华指导教师签字:茸枷酲二op8年}月7占日8l第一章绪论第一章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绪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和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有限的资源投放于某一专门业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孤立生存,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基于以上的发展趋势,企业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将某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公司,即所谓的业务外包,希望此举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我国物流管理领域也出现了外包的趋势,原来自营物流的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纷纷借助物流业务外包提高运营效率,改善经营绩效。物流外包的发展促使市场上形成了一个良莠不齐、参差发展的物流外包服务商市场,企业如何合理的利用物流外包,对企业的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的降低和产品流通的和资金周转的加速具有深远的影响…。物流外包虽然是当今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实现其长远战略的一个必然需要,但是,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复杂化,市场的竞争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而企业的物流外包也就暴露在这样动荡的环境变化之中他,,并且这些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又互相作用,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战略的实现,单纯依靠传统的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很难将这些因素分析清楚,也不能够有效的应对这些影响。而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物流外包实践与计划产生背离,从而形成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中小企业是我国现今企业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面较窄、市场反应能力强、经济实力弱和市场竞争力不强n,,而且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份是外向型企业,使得它们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对风险事故的承受能力相对也较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弱,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在进行物流外包之前,正确的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这对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将带来极大的利益。目前,学术界正在加紧对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理论的研究,企业界也不断增加对物流外包开发与管理的投资,进行积极的改革实践。但是,无论理论界还是企业界,对物流外包管理中的风险问题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甚少,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事实上,物流外包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在管理过程中,随时都有风险存在。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危及企业物质资源的安全,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的彻底失败。因此,适应新世纪剧烈的变化和动荡的新挑战,在物流外包管理中树立风险意识,将防范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作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物流外包管理中的怎样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成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职责,也必然会成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趋势。1.1.2研究意义国内外实践证明中小企业选择一个合适的物流服务商,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交给物流服务商,有利于中小企业集中主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形象等¨,。然而,物流外包过程是复杂的,企业物流外包涉及的流程繁多,每个流程都存在着一些难以忽略的风险。如果在进行物流外包之前企业没有进行准确的风险识别分析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则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例如对物流的控制力降低,客户关系管理失控,出现连带经营风险等后果。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6年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国内工商企业物流执行主体47%有第三方参与,34%的企业只由供货方承担,19%的企业由公司自理体,。这说明现在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物流外包这一方式来解决企业的物流问题。许多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时,由于信息不及时传递、缺乏沟通,加2第一章绪论之缺乏合理科学的方法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往往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甚至导致外包策略的失败。因此,企业如何准确地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识别并评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小企业是中国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也是中国物流外包的实践者。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的障碍以及外包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和信息传递问题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等,使得中小企业在实施外包战略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如果对这些出现的风险处理不当,中小企业不但达不到外包的预期目的,而且会使企业受到严重的损失,从而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及其防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防范的研究,旨在为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提供借鉴与指导。1.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的研究现状1.2.1物流外包的研究现状物流外包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业务外包(outsoureing)。西方学者对外包的理解有很多种。Laabs(1993)认为业务外包是组织策略性使用外部资源(指专业或有效率的服务提供者)来从事原来内部人员或资源所从事的组织非关键或非核心业务,是“将组织运作的某些非关键功能部分,以合约方式交给外部资源供应商负责M,。"Quinn和Hilmei(1994)提出物流外包是将企业的技术和资源做最适当的有效配置,以产生最大的效益,具体做法是将企业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活动,将非策略性需求及不具有特殊能力的业务由外部提供¨,。Meyer(1994)指出成功外包的区别取决于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以及合理规范的合同条款¨,。Eisenhardt和Schoonhoven(1996)的研究表明,外包是企业出于对战略资源的需要,是意欲利用社会资源的产物;外包可以使企业弥补战略管理中在资源和能力上的差别阳,。Stank和Daugherty(1997)阐释了物流外包的经营环境因素以及代表合作关系的相关要素,随后对美国从事进出口的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一些建设性结论:资产的专用性、供应能力、集中性以及易变性均分别于合作关系正相关,而服务的差异性、交易量则与合作关系负相关n训。1999年,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Barney在《企业能力如何影响边界决策》一文中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企业所有的资源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当企业内部能力难以胜任某项活动或任务时,企业要么外包给外部组织,要么与外部组织合作投资所需资源以执行相关活动或任务n“。Kern和Willcocks(2000)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对物流外包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社会交换是成功的物流关系的重要因素n纠。CliffordF.Lynch(2000)从物流供应者和需求者的角度来研究物流外包,提出了物流外包的原因(主要包括: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柔性、顾客服务水平、降低成本等),并指出供需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管理合作关系n”。Lacity和Willcocks(2000)等还指出了外包过程中隐藏的服务费用、法律争端与诉讼、契约协商困难、服务成本增加等风险¨“。Thomaseta1(2002)指出外包就是在产品/服务的供需双方(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建立起最为有效的合同安排,通过合同条约来约束双方的行为来抑制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等¨“。DanielS.MasonandTrevorSlack(2003)指出,加强监控可以使委托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详细地审查潜在的代理人,发觉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并惩罚欺诈性的代理人。另外,增加代理人的竞争性,又可以减少监控费用。选择有信誉的代理人将有助于减少担保费用。再者,建立激励机制也可以大大地减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可以降低代理费用¨“。在国内,物流外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已有较多的学者发表了相应的论文与书籍。杨鹏(2000)在撰写的论文《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中阐述了物流外包的原因: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突破本企业资源瓶颈、促进柔性化管理、分散市场风险,阐述了影响物流外包的障碍因素:企业抵制变化、缺乏外包认识、害怕失去控制、物流外包业务自身有其复杂性等¨”。2002年,金辉、杨帆编著出版了《企业,你外包了吗?》,书中最后一张阐释了物流外包的概念、物流外包的特征、物流外包的优势、物流外包对企业的影响以及物流外包的决策问题¨“。邓华、张雅维(2002)在其撰写的论文《企业物流外包利弊分析》中定性地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作用,如有利于企业获得成本节约、有利于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本周转等,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如对职能部门的冲击带来的风险、技术与信息资源风险、物流外包的可靠性风险、企业决策风险等“”。2003年,张文杰、陈宝国、琚择钧发表了《存在效用遗传性时企业物流横向联合外包的决策分析》的论文。文中引4第一章绪论入了效用遗传性的观点,应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存在遗传性的企业物流业务的横向联合外包决策进行了定量的推导和分析,得出了企业选择外包对象标准的命题和相应的推论让”。1.2.2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风险成为国际学术界中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早在19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眙“。1964年,美国教授小威廉和汉斯把主观因素引入风险分析,认为虽然风险是客观的,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程度地存在:但不确定性则是风险的分析者主观的判断,不同的人对同一风险可能存在不同看法让”。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武井勋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风险的概念作了新的表述,认为风险是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本定义包括三种要素:第一,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差异;第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三,风险可以被测量扭”。Yates和Stone在1992年提出了风险结构的三因素模型,透彻地分析了风险的内涵。他们认为风险由三种因素构成:潜在损失、损失的大小及损失的不确定性。Yates与Stone发现,风险的许多定义只强调了某一风险因素,因而是不精确的强”。1983年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在此准则的基础上,根据本行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业或部门的风险管理政策。90年代YacovY.Haimacs发表了“完全风险管理’’的概念。他把完全风险管理(TRM)定义为“一个基于正式风险评价与管理的、系统的、以统计为基础的、全盘的过程并处理一个层次化的、多目标结构中的四个(系统)失误的根源"的学科。四个系统失误的根源是硬件失误、软件失误、组织性失误和人的失误¨”。我国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晚,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学术的国际交流和改革开放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客观推动。伴随对国外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技术的介绍,若干学者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开展风险研究较早的以吴鸣的《经济风险论》为代表,首先开始了经济发展与风险的关系,主要包括:经济风险与商品生产、经济风险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地位、经济风险与经济效广东丁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率、经济风险与经济创新的关系、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风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经济风险等内容m,。赵传君在《风险经济学》中对风险起源、东西方经济风险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风险同时具有客观和主观二重性的观点Ⅲ,。于振川和潘振峰在《风险经济学导论》中对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经济风险与企业家、法律、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㈦“。1.2.3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既涉及到企业所处的综合环境、企业自身的状况又涉及到第三方决策或行动影响的问题,有关问题的决策已经建立了几种数学模型。由于物流外包风险属性的多样性,不同的文献每一模型都应用在不同方面风险的复杂主题上,这些模型都具有针对性地表述了在评价物流外包风险时的一些存在问题,但是没有一个模型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阐述。通过查阅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1)国外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闯卷调查,而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调查了解,所得出的评价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物流市场;(2)国内的众多研究都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提出了一些外包决策模型和风险评价因子,但提出的大多是概念性的模型框架,主要是介绍方法的运用。(3)国内的众多研究都是综合的介绍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力求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所有企业,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的研究。(4)对于物流外包风险的研究大多是物流外包的利弊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很少有人研究如何对外包风险进行识别并评价。(5)现行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注重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决策,而忽略了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素质方面可能带来的风险的识别与评价。6第一章绪论1.3本文创新点1.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来源、风险危害和诱因三方面对物流外包风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2.从中小企业自身状况出发,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识别。3.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因素角度建立了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外包的风险等级与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两方面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价。4.针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机制与联合风险防范。1.4研究内容、结构和方法1.4.1研究内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现状进行分析,致力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外包风险识别、外包风险的评价等理论的研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的对策,更好的指导企业进行业务外包实践。本论文期待通过对企业物流风险的研究分析,引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等一些方法,分析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具体方法,并探讨构建一套基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特点的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结合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本身的特点及物流行业目前的现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对物流活动的影响,并探讨一套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具体方法,以减小企业物流外包中的不确定性。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外包的现状分析,并结合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特点,指出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的必要性。(2)分别从引起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五个方面外部环境的因素、企业内部的因素、外包过程管理因素、信息传递因素以及财务因素,使用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别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分析。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t:学位论文(3)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识别分析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价。在风险识别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的对策。1.4.2研究方法(1)大量阅读外文文献由于国内对有关物流外包的研究很少,对有关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则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只有大量阅读外文的文献资料。外文文献资料的获取途径则有图书馆馆藏复印资料、网上图书馆电子文献,还有直接登陆国外网站搜索相关文献。(2)多次的调查访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除了结合理论的搜集外,还多次走访了本文实证研究对象:广东珠海某陶瓷有限公司,并且对该企业中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了调查访问。(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所谓定性分析,就是确定事物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的质的规律性。所谓定量分析,就是用数学方法分析和研究事物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并运用一定的计算工具进行科学的运算。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单从一个方面评价事物无法准确地反映其全貌,所以,本文从质和量即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1.4.3论文结构设置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物流外包风险的理论分析,结合中小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和防范措施,同时引用实例来说明相关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六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文章的结构。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物流外包的理论基础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物流外包的特征、驱动因素,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与意义。第三章探讨了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的风险来源、具体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第一章绪论这些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与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了物流外包风险识别的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试图应用德尔菲法来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识别,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第四章是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实证研究。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例来对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第五章根据前面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的结果,探讨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研究背景和目的1L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上物流外包的相关理论、,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风险分析与识别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价土应用研究实例分析物流外包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图1.1论文的主要框架Fig.1—1Mainframeofthesis9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仁学位论文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2.1物流外包的理论基础2.1.1物流外包的涵义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剧,传统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转变,在这过程中,企业愈来愈关注于企业本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些业务,也不得不集中物力和人力在核心竞争力的改进与创新上,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企业在一些非核心竞争力业务上的投入愈来愈少,也就直接导致了业务外包这一活动的兴起。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外包,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而自身仅专注于那些核心的、主要的功能或业务。所以从本质上讲,外包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它利用外部的资源来完成传统上由企业内部的资源完成的功能或业务n”。物流外包(LogisticsOutsourcing)就是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运作物流更多的竞争优势,而将非核心、属于企业支持与辅助性功能的采购、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口”。物流外包推崇的理念就是把自己并不擅长同时也非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去做,这样企业既可以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同时又可有效利用外部优势资源,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由于企业的能力与资源各有不同,企业不可能从事所有的业务,也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必须集中资源与力量,选择一个或几个力所能及或专长的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而另一些不是企业专长也不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节,应将此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物流外包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业务,包括仓储、搬运、10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基础装卸、运输、配送等基本物流环节。第二个层次是附加值业务,主要包括订单处理、货物验收、流通加工、代理货物保险、送货代收款、货物回收和替换等可以为企业提供附加值的服务。第三个层次是高级物流服务,高级物流服务包括库存分析报告的提供、库存控制、分销中心的建立、设施选址、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的设计等H”。2.1.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驱动因素与特征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驱动因素中小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物流业务外包,主要的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降低成本。把物流业务委托给以物流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来操作比企业自营物流拥有更高的物流效率,因此,物流外包比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技术的进步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进一步成熟,外包的协议成本也有显著的下降。(2)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获得物流专业技能。物流笠务是物流服务商的核心业务,它们具有专业的顾客知识,丰富的组织经验,服务一致性高,同时它们还拥有专业的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物流专业人才,这无疑能增强外包企业的物流效率,获取更高的顾客满意。物流服务商还可以集中许多小批量的送货要求来获得规模效应,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运输解决方案。因此,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使中小企业的物流操作更加专业化。”。(3)减少非核心业务资本投资,专注于核心业务。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为了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他们必须减少自己的经营范围,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物流业务并不是中小企业的核心业务,物流外包可以使外包企业减少企业在设施,设备、信息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固定投资,从而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变动成本,加大在核心竞争力业务上的投入b”。(4)更新物流系统,获得规模经济优势。通过物流外包,中小企业只需投入较少的成本,就能够获得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通过物流外包更新自己的物流系统,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避免更新物流系统带来的资本投入。此外,由于物流服务商的核心业务是物流活动,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商可以使外包企业获得单个企业所无法拥有的规模经济优势。(5)更容易进入新市场。如果中小企业想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就必须熟悉新市场当地的风俗习惯,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来获得当地顾客的信赖。将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市场当地的物流服务商,由于它们对本地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都非常熟悉,能使外包企业更容易进入这一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无需任何基础设施投资,就有机会进入一个新兴市场,这无疑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风险。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特征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规模小、经营面较窄、市场反应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小和资金规模小,使得其在物流外包中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心‰(1)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合同关系中处于劣势。物流外包是根据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长期的、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双方的行为都受合同条款的约束,通过合同的形式来规范物流外包企业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关系。物流服务商则根据条款规定提供给委托方多功能甚至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以合同来管理所有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物流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使得中小企业在与物流服务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在与物流服务商进行价格谈判中,往往不能获得较有利的服务价格,并且,物流服务商可能会寻找理由签订相对较不公平合理的条款,使得物流外包合同并不能对物流服务商形成有效的约束。(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相对都是一些较低端的物流业务。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从事较低端的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技术装备落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都是简单意义上的加工与仿造,因此,相对来说,他们外包的物流业务也是处于较低端的环节。大部分中小企业外包的都是产品的仓储、运输、配送三个环节,并且,物流服务商在提供服务时,相对的物流操作也较简单,并没有针对产品的特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功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并没有使用到一些相对较先进的物流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车辆技术、场站技术以及其它与现代物流运作、管理有关的技术。(3)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容易失去物流业务的控制能力。中小企业本身的资金规模较小,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这使得中小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商之后,不能有效的投入资金、组织人员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绩效12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基础进行评价,不能有效的监控、跟踪控制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过程,使得物流服务商缺乏相应的约束,渐渐的使得中小企业对物流外包的主导权,失去对物流业务的控制能力,对物流服务商的依赖性增强,长期来说,不利中小企业的发展。(4)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有关客户的信息一般都是通过物流服务商来获得,缺乏相应的机制与客户进行沟通,不能及时获得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产品的满意度、服务的满意度的信息,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地获得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对产品以及服务质量进行改进的意见,使得中小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下降,长期来说影响企业的服务利润空间以及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5)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一般都不是很稳定,没有与物流服务商建立相应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小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一般都是选择能够提供较低廉价格、具有一定的品牌形象、服务区间与企业的市场区间相同的物流服务商,经常由于产品销售市场的更改而更改物流服务商,缺乏合作相对较稳定的物流服务商,容易使企业在合作关系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或者物流服务商不能按协议完成任务。(6)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由于资金与人力的限制,如果出现突发风险事件,比较难以有效的组织人员、投入资金对物流外包风险损失事故进行处理与补救,容易使得损失进一步扩大化,进而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长远战略。正是由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这些技术经济特征,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相对处于不利状态,容易产生风险状况,因此,中小企业完善对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企业实现其长远战略的必要手段。2.1.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与物流服务商之间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的建立是艰难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对物流外包活动并不十分满意。从以往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经验来看,影响物流外包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n2,:(1)合作双方的沟通。为了确保物流外包的成功,外包供需双方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在合作关系的实施过程中,外包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的沟通是影响物流外包服务成败的重要因素,这种沟通对于企业内部职能的协作和物流的外包都是广东工业人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十分必要的。(2)合作双方信任与共赢的信念。外包的成功依赖于一个基于相互信任的供需关系,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要改变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置物流服务商的利益于不顾的观点,企业应从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外包,通过外包既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物流服务商持续稳定地发展,才能达到供需双方双赢的局面。(3)要使物流外包有效果,企业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决心,管理层必须仔细衡量每一个成功因素以决定他们怎样应用在实践中,这样才能获取外包的好处,同时可以为双方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保障。此外,物流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应包括关注顾客、建立操作标准、依据这些标准监督管理操作、企业所期望的利益,以及达到这些利益的途径。而作为长期合作关系的维系,供需双方管理的切合点以及建立信息系统不断进行成本一收益的比较同样重要。2.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2.2.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定义与内涵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潜在的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分析和控制,并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企业所有风险及其损失,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法。而狭义的企业风险管理的范围较窄,只包括企业的内部运营风险和规避处置风险的核心环节,即风险的识别与分析以及防范和控制。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是任何企业面对风险及其损失压力时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企业有效避免损失,保证安全的主要内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是指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管理过程中,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企业自身的实力范围内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识别其面临的风险,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采取规避、分散、转移等控制手段,从而达到降低、消除风险或减少损失目的经济性活动n“。这显然属于狭义的企业风险管理范畴,它只包括了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以及风险防范两个风险管理环节,与完全管14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摹础理科学意义上的广义企业风险管理有所不同。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目标中小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物流服务商的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物流业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它的具体目标为Ⅲ,:(1)节省运行成本。中小企业应该以最经济的方法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运用最合适的、最佳的技术手段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设定风险管理目标一评价可选方案一选择最佳方案一实施与反馈的流程”,把控制损失的费用降到最低限度,通过尽可能低的管理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取得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本目标也是风险管理的经济目标。(2)减少忧虑心理。风险给人们还带来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的情绪,这种心理上的忧虑和恐惧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损失发生前的另一重要管理目标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的这种焦虑情绪,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有利生产生活的宽松环境。(3)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企业生存于社会之中,必然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实施风险管理也不例外。风险管理必须满足政府的法规和各项公共准则,必须全面实旌防灾。防损计划,尽可能地消除风险损失的隐患,履行有关的义务,承担必要责任。中小企业应该通过风险管理,防止由于风险而导致生产经营的中断或遭受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可能减轻企业受损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不利影响。做到这一点,企业才尽到了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公众反应¨”。(4)保证业务运作的持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损失发生后实施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生产经营等活动迅速恢复正常运转,尽快使人们的生活达到损失前的水平。众所周知风险事件是有危害性的,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实施风险管理则能够为经济单位、家庭、个人提供经济补偿,并为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提供条件,使企业、家庭、个人在损失后迅速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对于企业风险管理来讲,保证生产服务持续这一目标有时带有强制性或义务性。如连续不断地为公共设施提供服务就是一种义务。保证它们的顾客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些人的投资或消费会转移到他们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之上。所以为达到整个生产服务持续这一目标,企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业必须在遭受损失后的最短时间内,尽快在全部或至少在部分范围内提供服务或恢复生产。(5)实现稳定的收入。在成本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通过提供资金以补偿由于生产经营的中断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这两种方式均能达到实现稳定收入这一目标。收入的稳定与生产经营的持续两者是不同的,它们是风险管理的不同目标。哪个目标更容易达到,将取决于事件本身和当时的环境情况。生产服务的持续可以通过牺牲收入来获得,而有时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得生产以外的稳定收入。(6)实现生产的持续增长。上面两个目标,即生产服务的持续和实现稳定收入组成了损失后生产的增长这一目标。实施风险管理,不但要使企业在遭到损失后能够求得生存,恢复原有生产水平,而且应该使企业在遭受损失后,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好各种损失,并尽快实现持续增长计划,使企业取得连续性的发展。这一目标要求企业在运用调研、发展、促进生产的资金上,有较强的流动性。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内涵从上述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定义可知,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处理潜在的风险,使得企业免于遭受损失或降低受损失的程度。进而可以定义: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管理的对象是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考虑到种种不确定性和限制性,提出供决策者决策的方案,力求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安全保障,或者说以相同的成本或代价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或更少的损失H”。这里表明:第一,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第二,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分析,通过对现实和潜在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供领导做出风险决策;第三,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16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基础2.2.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意义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过程(1)风险分析与识别。风险识别是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基础,不经过识别并用语言表达,风险是无法衡量无法进行管理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识别,是指中小企业企业通过对物流外包运作过程和业务系统的了解和分析,以及分析与物流服务商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来认清外包给物流服务商后在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物流外包后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把物流外包的中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加以分析识别。不仅仅是那些比较明显的风险因素,而且还有那些潜在的因素。对于潜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更为困难,但有时也是更为重要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人事、经验、类推比较方法加以判断;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借助相关企业的客观的经营管理资料及风险事故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物流外包后的各种风险。(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应用各种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估计风险的大小,找出主要风险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采用相应的对策。常用的方法注意有很多,其中和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概率法、经济分析法等。(3)风险控制与防范。风险防范是指针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处处设防、堵住漏洞,使风险难以出现。风险控制是指对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以后的风险问题采取控制行动,它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风险控制性手段主要是风险形成前预防和减轻风险损失的技术性措施,它通过避免、消除和减少损失概率、降低损失程度,使风险损失控制为最小的目的。这种手段的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条件。风险控制手段主要有避免、防范和抑制、控制性非保险转移等。在应用控制手段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4)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应用性和效益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在前一阶段,对风险应用防范和控制手段后,还应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不断修正和调整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小企业物流外包后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业务活动的条件都发生变化,这些会导致原有风险因素的变化,会因此产生新的因素。因此,必须定期评17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价风险处理效果,修正风险处理方案,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阳”。本文在研究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时,主要侧重于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的意义由于外包风险的不确定性,它可能在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因此,开展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加强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中小企业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其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如下:(1)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经营安全。保证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适宜的风险管理对策,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为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防止因决策失误导致风险发生而产生巨大损失。特别对于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组织复杂,物流服务要求高,完善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系统将为企业应付多变而又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经营安全保证。(2)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管理环境。物流外包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其物流作业的繁琐性以及其物流服务的契约性等,这就要求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尽量减少由于人为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企业物流决策管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缺乏必要的安全感。而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减少企业外包顾虑和担心,另一方面即使风险损失己经发生,完善的风险补救措施也会维持或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无疑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全、宽松和谐且有保障的运作管理环境。从而进一步发挥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与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在为企业营造轻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管理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科学规范管理¨”。(3)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外包联盟机制。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使企业物流外包潜在的风险大大降低,抑制了物流服务商的投机与博弈行为,而且有利于营造一个相互沟通、真诚合作的企业机制,使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形成稳定的外包业务联盟关系,进而发展成一个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8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基础2.2.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概述1.风险识别的目的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是整个外包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它通过对大量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和了解,确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贯穿于整个物流外包风险管理过程,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制度性。这项工作的目标是要识别和确定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类型、风险的基本特征和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影响到物流外包的哪些阶段和方面。对物流外包进行风险识别,作为外包风险管理的第一环节,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哪些外包风险需要考虑?(2)导致损失的外包风险事故有哪些?(3)外包风险事故可能导致的损失如何?(4)识别外包风险的方法有哪些?(5)如何增强识别外包风险的能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到影响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风险有哪些,以及可能产生的损失和原因等。识别物流外包的风险,一方面要通过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各种客观的统计、计划、总结等历史资料,以及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风险事故的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在必要时向专家咨询,从而发现外包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期的风险控制提供对象。2.风险分析与识别的程序风险分析与识别是风险防范工作的基础。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识别是对中小企业在外包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风险分析与识别要求全面、完整、不遗漏重大风险因素,以防止在外包过程中潜伏危机。风险分析与识别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2,:(1)整合风险体系。风险体系是一种工具,它能便利和维持企业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经理与雇员之间的关于风险方面的对话与交流,它主要体现在一个企业的风险体系上。如果没有一套支持整个管理过程的风险体系,在遇到问题时都不得不从零开始。(2)规范风险描述。风险描述是借助风险体系和风险识别行为将风险具体19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化的过程。这不仅是将风险凸现出来,还是将风险进行有限度量的一种手段。尽管有点主观,但风险毕竟已按其相似性和影响被标明出来。对于风险的描述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如简单的语言描述,直观的图形描述等。(3)分析风险来源。风险来源是导致风险的诱发因素,如果能将风险的主要来源探索出来,就可在源头或渠道上进行控制或引导风险向有利的方向运行。(4)评价风险大小。在得知风险来源与存在的风险类型之后,如果能将风险的大小形象描述出来,则企业在防范风险时,就能够采取较有效的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3.风险识别方法介绍对于风险管理者来说,凭借其经验和一般知识便可识别和分析常见风险。但对于新的、潜在的风险,其识别和分析难度较大,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必要时还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进行识别与分析。一般来讲,企业风险识别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借助企业外部力量,利用保险公司及相关的咨询机构、学术团体提供的信息资料识别与分析风险;二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利用企业内部信息来识别和分析风险。物流外包是由生产方、销售方之外的第三方综合性物流企业运行,物流外包企业的赢利活动和经营环境决定了其风险分析与识别方法可以参照企业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财务报表法、德尔菲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等。(1)财务报表法。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财产和经营活动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普遍,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分析与识别方法,因为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经营的好坏最终体现在企业资金流上,风险发生的损失以及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都会作为负面结果在财务报表上表现出来。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和分析各风险的工具。与企业自营物流不同的是,物流外包的运作目标就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向企业提供快捷、满意的物流服务,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因此作为一个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微观经济组织,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者也可以使用它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来识别和分析它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各种风险“”。(2)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是利用以往的损失统计记录识别将来可能重复出现的类似损失。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发现与已发生过的损失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基础有关的某些风险,因此它和其他方法相比,所能揭示的风险也许会少些,但这种方法能够识别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此法同样可用于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在有足够数量的以往损失的统计数据时,风险管理者还可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损失与成本预测¨”。(3)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创和使用的一种调查方法,在调查和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调查法,它主要采用函询的方式,依靠调查机构反复征求每个专家的意见,经过客观分析和多次征询反复,使各种不同意见逐步趋向一致。在进行信函调查时,各个专家之间都不知道参与此次信函调查的专家有哪些人。因此,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畏惧权威及不愿听到不同意见等弊病,使专家能够充分地发表意见,最后取得较为客观实际的调查结果¨朝。(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就是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和识别方法。此法是由美国人奥斯本于1939年首创的,从50年代起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头脑风暴法也是一种专家调查法,不过与德尔菲法不同的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是在一个专家小组内进行以“宏观智能结构"为基础,通过专家会议,激发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专家会议的人在会议过程中应能调动专家们的思维“灵感’’,促使专家们感到急需回答会议提出的问题,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产生“思维共振",以达到互相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获取更多的未来信息,使识别的结果更准确。此法由于简单易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采用“”。(5)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是由美国SLLELL公司的科研人员PierrWark于1972年提出的。它是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然后用类似于撰写电影剧本的手法,对系统发展态势做出自始至终的情景和画面的描述。当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往往要考虑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这种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就可用情景分析法来识别其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c.”。(6)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项目风险识别的另一种常用工具。项目流程图是用于给出一个项目的工作流程,项目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信息的图表。项目流程图包括:项目系统流程图、项目实施流程图、项目作业流程图等多种形式,以及不同详细程度的项目流程图。借助于项目流程图,风险识别人员可21广东_[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具体项目环节、项目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类型以及项目风险的起因及影响。通过对项目流程分析,可以发现和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发生在项目哪个环节或哪个地方,以及项目流程中各个环节对风险影响的大小…,。2.2.4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概述1.风险评价的作用风险评价是对影响评价对象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风险因索进行权衡、比较、优选和决策活动,是一种重要的优化方法。物流外包风险综合评价就是要通过对物流外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解,找出它们对物流外包作用的大小,然后通过适当的评价模型予以综合,确定物流外包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物流外包的顺利进行。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47:(1)依据作用。物流外包风险评价可以为物流外包项目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风险分析,确定风险报酬或风险损失,使管理者对物流外包方案的实施心中有数,减少物流外包的盲目性,并根据主观和客观承受风险的能力做出合适的决策,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防范作用。通过对物流外包的进行风险评价,可掌握风险对物流外包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程度,了解风险的来源和发展趋势,以便预先制定出规避风险的方案或减少风险损失的防范措施。2.风险评价方法介绍(1)概率和数理统计法。当企业拥有丰富的风险历史资料,且企业的物流外包的变化趋势不大时,就可以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对当前或今后的风险的预测。为了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时间序列法适合于近期和短期的预测。具体方法有:简易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趋势延伸法等,概率分布也是估计风险时常用的数量分析方法,概率分布用来显示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在统计学中指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它是根据某些随机现象的性质分析或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建立起来的。在估计风险时,可以根据风险损失本身的特点以及企业以往这种风险损失的统计资料,观察风险损失的发生是否符合或近似地符合一定的概率分布,如果符合的话,便可以用一两个参数来确定整个变量的分布。第二章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基础有了分布函数,管理者就可以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计算出风险事件后果的数学预期值和标准差等轴”。(2)专家评价法。如果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划分,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估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是指专家评价法,这里专家的选择并不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是专家,尽管专家与职称、权力可能有某些联系。这里的专家是指具有相当扎实的风险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并通过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的人员。评价的方法分为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专家评价法主要考虑了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特点和专家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理论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是考虑并利用了专家在处理复杂、模糊信息方面的优势,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使用专家评价法也有它的适用条件,首先是专家的选择,并不是具有高级职称或拥有权力就是专家了,尽管专家与职称、权力可能有某些联系。这里的“专家"是指具有相当扎实的风险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并通过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的人员。其次是专家的人数。人数不能过少,否则不能反映不同情况或者说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评价风险:人数过多,专家意见难以综合,也加大了量化处理的工作量及费用¨”。(3)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作为模糊数学的一种应用方法,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汪培庄提出的,其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的问题评价效果好。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事物或现象往往具有多种属性,因此对事物进行评价时,要兼顾各个方面,就必须对多个因素作综合考虑。模糊综合评价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工具。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该方法既有严格的定量刻画,又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现象进行主观上的定性描述,把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应用面广,对主观指标、客观指标都适用。最大优点是不但能处理现象的模糊性,综合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作用,而且能用数字反映人的经验。凡是涉及到多因素的综合判断问题,都可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解决。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由于风险载体的复杂性及所处环境的多变性,一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可以量化,但是大多数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不能准确量化。即使同一种风险,不同的评价者由于知识、经验、价值观等的不同,对于风险大小的认识也不相同。因此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大小具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一卜学位论文有模糊理论中的模糊特点,可以借鉴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㈨48。(4)经济分析法。这是一种以事先制定好的某个综合经济指标来评价不同对象的综合方法,常用的有直接给出综合经济指标的计算模型的方法、费用一一效益分析法等。这种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含义明确,便于不同对象的对比。不足之处是计算模型不易建立对于涉及较多因素的评价对象来说,很难给出一个统一于一种量纲的公式由于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缺乏数据支持¨”。(5)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广泛连接组成的复杂网络,用于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行为。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性,但它并不是人脑全部的真实写照,而只是对其作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物流外包风险问题的思路是这样的:①首先确定分类结果的关键指标及分成几类。②给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比如将信用等级分成类,就得给出对应于这类结果的关键指标的样本值。③确定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学习参数的初始化、确定学习算法。④输入训练样本,通过学习算法不断地调整权重,直至输出的总误差不超过某个值。⑤利用测试样本评判网络的精度,并对之进行优化。⑥网络权重稳定之后,输入待分类数据,输出分类结果。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技术上都是对传统评估方法的一种拓宽和突破,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难以处理高非线性模型、缺少自适应能力、信息和知识获取的间接、费时、效率低等困难,从而为模型实用化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为使中小企业能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健康良好的发展下去,就一定要对整个物流外包过程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风险的预测与识别、风险分析和判断、评价及采用相应措施,建立健全的风险组织,很好的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坦然的应对风险。而其中风险分析与识别是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和基础,只有准确、及时地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认真地预测到风险会在企业的什么活动过程中出现,以哪种方式出现,出现的时候企业会有什么影响,观测企业在发展中的微小细节的变化和一些有关企业利益的重大变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判断其对物流外包的影响程度大小,才能对物流外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将物流外包的企业必须对影响到外包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是保证物流外包后中小企业的物流业务能有效健康运作的关键,如何正确地识别和分析物流外包中存在的风险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3.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中小企业只有在清楚的知道物流外包的风险来源是什么,会给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风险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判断。3.1.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来源分析由于物流外包是由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组成的以利益为驱动的业务组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委托与代理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再加之体制制约、人为失误、陈旧观念和技术管理缺陷等因素,在其相互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环境、人、组织、决策、相互关系、文化等方面的许多潜在的风险来源。借鉴阿瑟·安德森(ArthurAndersen)企业经营风险模型,总结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来源:一是企业外部环境,二是企业内部环境,三是外包过程管理,四是信息传递,五是财务状况n“,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如图3—1所示。图3.1物流外包风险的来源Fig.3一lTheOriginofLogisticsOutsourcingRisk资料来源:阿瑟安德森,全球信息战略信息时代的商业风险管理3.1.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危害分析由于各种风险因素的作用,企业物流外包可能出现不同风险表现形态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巨大的危害,归纳起来物流外包风险及其危害主要有如下几种危害:(1)服务质量下降。随着中小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执行主体,由于外包过程中信息不畅或扭曲,再加之技术与监控手段的制约,企业很难对外包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跟踪管理,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物流服务商。同时,用户需求信息和产品质量与服务意见也不能直接传达到企业,最终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改进和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得企业的客户满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意度降低。从长期来看,可能阻碍核心业务的发展¨”。(2)失去业务控制。中小企业如果进行物流外包,企业将失去与客户直接见面的机会,往往对物流业务丧失了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客户交往和其他方面过度依赖物流服务商,从而可能导致物流渠道失控。例如在K.Mart与Wal.Mart的竞争中,K.Mart就是因为物流业务外包使得企业丧失了对物流业务的控制而错失了领先地位。(3)企业机密外泄。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之后,需要与物流服务商之间达成一定条件的信息共享,即企业需要将一些信息共享给物流服务商,有关客户的信息企业也是通过物流服务商来获得,所以,物流服务商的忠诚度以及信息传递机制的完善程度,对企业信息的保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4)协调困难。物流外包毕竟是一个双务性合同关系,外包合同不可能将一切都清楚明了地写出来,合作过程中需要双方协调一致的处理一些问题。但双方在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异同,使得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特别是涉及双方核心利益的时候。(5)转置管理成本上升。转置成本是企业由自营物流转向物流外包时将会增加的管理成本。装置成本是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如果转置成本和风险成本大于企业自营物流时的成本,企业将选择自营物流,反之则反。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时,企业为确保物流服务质量,必须重新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监督外包物流的客户服务水平,衡量客户满意度等,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对物流服务商进行监督,同时,企业还需要调用一定的资金、人力,采取一定的措施、渠道来与物流服务商进行协调,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另外,企业要进行物流外包,必须与物流服务商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来整合、集成双方的信息系统。所以,转置成本对企业进行外包决策和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的不确定性都有非常大的影响¨“。(6)生产物料供应困难。中小企业大部分是生产性经营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般以市场需求拉动生产,企业要迎合市场需求,保证正常经营,就需要有一个较稳定和较规范的原材料来源。而在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之后,企业不能全程控制物流过程,在原材料物流中产生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影响。例如原材料产地遭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或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偶然原因、材质达不到合同要求等都会严重影响核心产品的正常生产。27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t:学位论文(7)影响产品市场销售竞争力。物流业务是企业进行产品销售的一个必要环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销售质量和销售速度。如果企业在分销过程中,由于物流服务水平下降,产品流通速度慢、或因物流受阻、串货,则将大大的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影响产品销售效果,更有甚者,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得先机,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3.1.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分类及诱因分析中国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面临的市场情况比较复杂,所出现风险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是由很多综合因素造成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条件所限制;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决策失误。1.从外部环境条件来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总体来讲中小企业所处的物流市场环境还不太成熟,正处在发展变革之中,里面蕴藏中巨大的机会也包含中很大的风险。中国有其特定的历史国情,落后的基础设施、破碎且混乱的分销体系、不成熟的3PL能力、地方保护主义、不稳定且不严格执行的法律都给中国企业供应链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设置了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阽”:(1)总体上缺乏统一的协调发展,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规划布局与有机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缺乏一整套系统、科学、流畅的业务运做流程,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从而很难体现整体经营效率。(2)科技含量不高,运输设备落后,计算机网络水平低,从而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效率,给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哺”。(3)在经营理念与方式上,仍属于粗放型经营,市场开拓力不够。(4)从从业人员的素质上看,整体行业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员工素质较低,专业人员缺乏。(5)从基础配套设施来看,各种设施的建设还不十分完善。(6)行业标准都没有建立起来,存在大量的地方特色,阻碍物流的发展。(7)法律、行规都不太健全,执法有时不公正、公平。这些由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政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治、经济、自然、法律、市场等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外包活动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可以分为四类:(1)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指来自自然界中不可抗力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交通事故等,所引起非常规的破坏,使物流外包过程受阻或中断,使企业生产经营遭受损失,既定的经营目标无法实现。如农历2007年末我国南方雪灾对我国南北物品流通所带来的阻碍。自然环境风险一般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然而,一旦发生则将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甚至是致命性的打击。(2)政治经济环境风险。主要指中小企业所处政治经济环境对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政治经济环境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两个部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险是指国际政治格局、战争、金融秩序和产业链结构等发生变化给物流外包特别是全球运作公司的跨国外包、跨国运输带来的风险。如伊拉克战争对全球石油运输所带来的风险。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主要指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变革、行业政策、行业标准、经济政策、竞争、通货膨胀、市场季节性的调整和变动给外包带来的风险。往往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市场物流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物流服务的进行,而经济萧条,也将使物流资源过剩。如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可能对企业物流外包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3)法律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国内或国际的监管环境、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及其变化使企业物流外包受到阻碍。现阶段,国际国内有关物流外包的法律甚少,现有的相关法律漏洞也多,很容易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4)市场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指的是由于国内或国际的物流服务需求趋向、外包市场的成熟程度、物流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资源市场与产品销售市场的变化、企业收购兼并、金融市场变化,外包商的股东关系发生改变等因素,造成对企业物流外包产生的明显不利影响。2.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在企业内部,主要表现在对内物流业务的管理能力较落后,对外的物流外包业务的控制手段和方法也出现了问题。(1)主观方面,物流理念认识落后,尤其是国营企业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物流,有畏难心理,墨守成规,缺乏物流革新精神,不与时俱进。(2)客观方面,企业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学位论文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节奏。(3)人才及管理方面。物流的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完善,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与信息衔接脱节。(4)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方面。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不能保证内外信息畅通,阻碍了物流业务活动信息交流。(5)物流组织结构(体制)方面。物流组织结构不适应生产或市场变化的需求,内部协调不力,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之间的纵向脱节;对外部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有力的横向与纵向监督机制,与第三方物流的沟通效率低下。一般,由企业内部环境所造成的物流外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风险:(1)文化差异风险。主要指的是物流外包企业与物流外包服务商可能会由于各自的管理风格、行政制度和价值观取向不同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冲突、误解和不信任,最终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2)入力资源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物流外包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因此需要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这个过程很可能对所有员工都产生影响,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而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物流外包范围的扩大,一方面企业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对不同的部门进行整合。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问题其实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对于触动利益的部门,大多持反对意见和不合作态度。另外,企业相关职工也会担心失去工作。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业务被外包只是时间问题的话,就可能会使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业绩下降,因为他们会对企业失去信心,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导致更低的业绩水平和生产率。同时,企业内部一些优秀的物流人才会认为企业对物流不重视而离开企业,然而对于处理企业物流外包的问题,专业的物流人才比企业领导更重要。物流人才能够给项目带来企业领导所不知道的东西,他需要去管理维护公司项目设计规划的过程、提供物流需求以及项目数据,而这些与物流外包的成败密不可分。企业领导仅仅扮演监督员的角色,如果企业缺乏具有经验丰富和战略眼光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外包将无从谈起。(3)创新能力退化风险。物流外包后企业主要关注的是费用问题,而并非本企业的物流创新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的物流技术创新与物流经营管理创新的能力将逐步退化,将来企业的物流运作会过分依赖物流外包服务商,在合作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中处于被动局面。3.从物流业务外包的过程控制来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1)对物流外包的复杂性认识不够,以为一包就灵,不具备足够的谈判筹码和控制手段。(2)在物流业务外包时没有进行科学的严瑾的系统分析,招致决策失误、核心能力定位错误、外包的范围确定失当。(3)业务外包后又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体系来督导TPL服务商保质保量地完成协议任务,也就造成了企业货物失控和责任外移的风险。(4)契约不规范,由于经验不足,或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招致协议签订得不规范,出现漏洞,缺乏的足够的约束力。(5)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或者没有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造成激励、监督失效或不力。(6)合作不稳定。双方建立不起来一种共赢伙伴关系,使局面常失控。(7)合作商选择不当。要么自己被边缘化,自己在合作关系中处于不利的位置;要么就是物流服务提供商不能按协议完成任务¨”。一般,由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管理中的不确定给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风险我们可以称之为过程管理风险,指企业物流外包的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外包服务商后,外包企业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物流外包服务商的企业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差异,由此造成合作上的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风险:(1)决策风险。物流业务是否应该外包,哪些物流业务需要外包,物流业务外包后是否需要对组织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流外包服务商如何选择的问题,都需要企业慎重的做出决策,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会导致企业的物流外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失败。(2)供应商失控风险。害怕失去对物流外包服务商的控制是企业在外包物流时被提到最多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当外包出去的物流业务具有战略意义时,失去对物流的控制意味着企业失去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控制,从而增加了企业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由于丧失对外包的控制而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3)客户风险。中小企业过于依赖物流外包服务商,又无法控制或影响他3l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们,使企业不能取得所需的用户需要信息,从而影响企业产品的改进。从长期来看,由于对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客户满意度。(4)信任危机风险。信任危机风险主要是指物流外包的委托代理双方在外包合同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外包合作某些问题未达成共识,又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而导致双方互相不信任,引发摩擦,从而导致合作低效率的一种风险。大量实践表明,外包合作双方不能达成共识是导致物流外包合作失败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未达成共识,往往出现不现实的希望和服务要求,缺乏双方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往往使外包难以实施。同时,也会出现双方在权利上的不平等,成本与定价不合理等现象。双方存在分歧,如果又缺乏信任,沟通不好,面对市场变化也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就随时可能导致外包合作风险发生。从物流外包方来说,不能达成共识的因素主要是:不能对物流需求进行准确描述;视物流成本为中心而非价值为中心等;视物流外包服务提供商为卖方而非战略合作伙伴。从物流外包服务提供商来说,不能达成共识的主要因素包4.从物流业务外包的信息传递过程来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在物流业务外包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外包企业与物流外包服务商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失真等,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物流外包合作的信息不对称性或信息不完全甚至信息泄露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由此所带来的风险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传递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风险。按照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在物流外包活动中,企业和外包服务商之间形成“委托一代理"关系。企业(委托人)在选择外包服务商(代理人)时,外包服务商隐瞒了部分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对企业不利的,导致企业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外包服务商。在签订合约后,企业不可能全面、细致的了解外包业务运作的全过程,外包服务商可能采取一些不利于外包企业的行为,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表现在外包服务的不及时或者外包服务质量的降低。同时,外包企业出于保密等因素的考虑,一般不会将所有的信息提供给外包服务商,而有些信息往往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外包服务商在提供物流服务时,就只能通过所获得的有限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这种建立在有限信息基础之上的物流外包服务质量很难不令人怀疑。(2)信息泄露风险。物流外包服务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也间接地获得32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i识别了外包企业的很多重要信息,例如销售数据,营销战略,甚至生产计划等,对企业的商业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如果物流外包服务商不慎泄漏企业的重要信息,一旦被竞争对手知道,外包企业将陷入竞争的被动局面,从而给外包企业造成巨大损失。(3)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当企业物流外包规模和服务范围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时,物流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大多数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由于资金和管理能力等的限制,在承担外包企业的物流服务时,往往还需寻找二级甚至三级物流服务提供商,外购部分物流服务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企业供外包管理的风险。另IT技术的缺陷,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等,也会制约物流服务链作用的发挥。由于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的不完善,外包企业在与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外包合作的过程中,缺乏一套合理的服务跟踪程序与信息系统也难以确保外包顺利实施。例如缺乏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车辆满足率、紧急订车满足率、准时率、顾客投诉率、货物破损率、异常事件处理效果、运价随市场调整状况等做出统计。5.在物流业务外包的财务控制来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物流外包的成本很模糊,如库存管理费,通常企业管理者也未曾考虑这部分费用,他们通常只考虑可见的费用,当所有物流外包业务完成后,所需费用总额显著增加,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许多物流外包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服务商时经常会忽略与物流外包服务商进行谈判和起草合同时所需的费用,管理物流外包时所需要的费用,以及物流外包风险一旦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称之为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服务利润空间的下降。中小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商之后,企业很难对外包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跟踪管理,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物流服务商。同时,用户需求信息和产品质量与服务意见也不能直接传达到企业,最终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改进和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得企业的客户满意度降低,使得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受到影响,使得企业的服务利润空间下降。(2)管理成本上升。这当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物流服务商的谈判费用以及由自营物流向物流外包的转置成本。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时,首先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与资金与物流服务商进行谈判,另外企业为确保物流服务质量,需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对物流服务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企业还需要调用一定的资金、人力,采取一定的措施、渠道来与物流服务商进行协调,导致协调成本上升,这些都导致成本上升。第二部分就是外包风险一旦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企业首先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对风险进行防范,其次,在风险损失发生后,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对风险后果进行处理。3.2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3.2.1各风险识别方法的特征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法是以公司之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为基础,并视每一会计科目为一风险单位加以分析发现可能存在风险,属于静态分析。这种方法基于个体的经验警惕可能的损失,但不会有助于风险识别的细化。流程图分析法是以作业流程为分析风险依据,属于动态分析。通常作业流程可分生产制造流程和行销运送流程。前者又称内部流程,后者又称外部流程。这种方法有从公司涉及的程序观察的优势,在每一个程序内识别风险,然后再返回整个项目。它适合于任何项目,并可以较清楚地识别出风险因素产生于企业运作的哪一个环节。它的缺点是,由于流程图法是动态分析,在整个项目发生期间,企业都需要企业需要在各个流程安排人员对风险因素进行观测识别,且风险识别人员本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较完备的风险管理知识,对项目流程也必须非常了解。情景构造法也是依照过去经验来鉴别的方法。这一方式与其他方式的不同在于风险识别与处理的方式。项目过程是从两个极端情形来考察的,即最乐观的一面和最悲观的一面,这有希望覆盖项目产出的所有变动。损失统计分析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损失统计记录来预测识别风险,这种方法能够较准群的识别出以往已经发生过的风险,并能清楚的识别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但对企业历史数据中没有记录在案的风险因素,这种方法就无法做出准确的识别。头脑风暴法主要是通过专家的经验,通过专家会议,激发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识别发现风险因素,这种方法在识别过程中,可能由于各参与专家过于崇信威信,都倾向于赞同较具权威的专家发表的意见,违背了头脑风暴法的初衷,使风34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险识别结果缺乏科学性。德尔菲法在风险识别过程中,与头脑风暴法不同的是采取了匿名征询的形式,各专家在给出征询意见时,不受其他专家权威的影响,同时,德尔菲法采用的是轮回意见征询,使各专家的意见在轮回反复中趋向于一致,且德尔菲法的实施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人力、物力,得出的结果科学性、可行性也较高。3.2.2现行常用识别方法的不足目前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风险识别时,普遍使用的是财务报表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历史数据的分析来进行风险识别,在企业历史数据较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能够较准确的识别出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类型及风险大小,但是,此种方法对中小企业并不适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财务报表分析是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但财务报表是在历史成本原则基础上核算的,有静态性、滞后性等特点。财务报表分析是向前看的,分析的是过去和现在业已发生的情况,是以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判断未来。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起点是企业未来状况无变动,由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可以推导未来。由于中小企业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之中,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条件都在时刻发生变化,时间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目前的财务数据的利用价值就越小。(2)中小企业一般都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难以从财务报表中寻找到较为详尽的风险损失数据。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较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项目的分类也较为简单,主要集中在料工费这三大方面的投入产出核算,没有具体到企业操作的各个环节,而物流操作又包括着众多的不同环节,如仓储、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之中,由于不同因素与具体环境的综合作用,又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因此,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无法找到详尽的资料来量化分析各个风险的损益。(3)财务报表分析法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分散到企业物流操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去从事风险损失统计,收集不同因素风险的损失数据,从业人员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准确如实的记录风险损失,还需要有较专业的人员对风险损失进行统计分析,做出详细的损益表。而以中小企业的实力,企业无法分配足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够的人员专门从事这一业务。3.2.3选择德尔菲法的原因在德尔菲法在实施过程中,在每一轮的征询中,专家们都必须匿名地发表意见,这样可使被征询的专家不会出现因迷信权威或因慑于权威而不敢发言的现象,也不需要为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固执己见,从而使影响每个人畅所欲言的心理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可以创造一种平等、自由的气氛,鼓励专家们独立思考,充分发表意见;专家在调查过程中要进行多次反馈征询意见,对各种不同意见加以修正,集思广益,有助于提高调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处理,即可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从而提高了调查的科学性。虽然,也可能存在由于反馈次数较多,反馈时间较长,有的专家可能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而中途退出,影响调查的准确性;有的专家在得到调查组织者汇总后的反馈资料后,由于水平不高,或不了解别的专家所提供调查资料的依据,有可能做出趋近中庸的结论,而且,调查结果主要凭借专家的判断,缺乏客观标准,故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缺乏历史资料或未来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调查。但是,德尔菲法简明直观,操作容易,其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比较令人满意,实际应用价值较高,且中小企业本身也缺乏相应的物流外包风险的历史资料,物流外包的未来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因此,本文主要选择德尔菲法来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识别。因此,基于各识别方法的特征和现行常用识别方法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中的不足,本文倾向于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识别。3.3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3.3.1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1.拟定意见征询表首先,在使用德尔菲法进行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之前,我们要明确我们所需要了解的问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意见征询表就是我们根据企业自身的要求拟定的,是专家回答问题的主要依据,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拟定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制成调查意见征询表作为调查的手段。拟定意见征询表应注意以下几个第三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识别要点:(1)征询的问题要简单明确,使人容易回答,不能过于复杂或问题本身有歧义;(2)数量不宜太多(最好在五十个问题以内),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问题的内容要尽量接近专家熟悉的领域,以便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4)意见征询表中提供背景材料要比较齐全,使得专家能够根据企业提供的材料做出准确判断。(5)意见征询表中的问题不能出现误导性或引导性语句,用语尽量准确,以防专家在回答问题时受到误导。(6)意见征询表中的问题搭配要尽量科学合理,以期专家能够做出全面的回答。2.选定征询专家在实施德尔菲法时,我们能否得到准确的回答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选择合适的专家对意见征询表进行作答。在选择专家时,首先我们应按照调查需要的专业范围,选择精通业务、见多识广、熟悉情况、具有预见性和分析能力的专家;其次专家人数的多少要根据调查内容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人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10人左右为宜;再次,调查机构用通讯方式与专家联系,专家彼此之间不发生关系,也不熟悉其它专家的任何信息。3.轮回反复征询专家意见第一轮,向专家寄发意见征询表,并且附有现有的背景材料,要求专家明确回答,并在规定时间内寄回(大概7.10天);调查人员对各个问题的结论进行归纳和统计,整理出调查报告,并根据报告分析第一轮调查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涉及到或者回答仍不完善,提出下一轮的调查要求。第二轮,将第一轮经过汇总的专家意见及调查人员对所要调查的新的要求和意见寄给专家,要求专家根据收到的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一阶段,专家可以清楚地了解全局情况,他们可以保留、修改自己的原有意见。对于和总体结论差异较大的专家,应请他们充分陈述理由。然后,可再次将专家寄回的资料进行统计,并提出新的要求。由此经过几轮的反复征询,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第三轮意见征询表的设计也与第二轮的类似。需要说明的是,征询的轮次和征询的时间间隔不应一概而论,须视调查内容的复杂程度、专家意见的离散程度37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而定,通常征询轮次为3至5轮,每次征询的时间问隔为7.1O天。4.做出调查结论调查人员根据几次提供的全部资料和几轮反复修改的各方面意见,最后做出调查结论。3.3.2德尔菲法的应用实例现结合实例说明德尔菲法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中的应用。某陶瓷公司A,主要从事建筑用外墙砖等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售后服务。A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其研发、生产以及较高的品牌信誉。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是有效控制,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集中主业,降低成本、缩短反应时间、改善服务质量,A公司决定将作为支持核心业务的物流业务(主要为产品的仓储和配送)进行外包。1.第一轮德尔菲法调查假定A企业觉得待识别的风险有xl、X2、…。xlo,则企业可以先设计好第一轮德尔菲调查问卷,如表3.1:表3.1第一轮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德尔菲调查表MethodquestionnaireTab.3-1ThefirstroundofDephi风险编号XI待识别的风险得分X2X10给出该轮风险识别打分的具体要求和打分说明按照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相关资料和专家个人的分析,对上述待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对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打100分,然后将其他待识别风险与之比较,并给出相应的分值。例如,若与分的风险相比,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几乎相同可以打95分,若与之相比只有大约一半可能性,则打50分。然后对该轮结果进行总结,作为第二轮意见征询表设计的依据。2.第二轮德尔菲法调查A企业第二轮的意见征询表设计如表3.2。给出该轮打分的具体要求,如果认为第一轮中的风险打分是最合理的得100分,并将其他的风险的合理性与之比较,并给出相应的分值。表3.2第二轮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德尔菲调查表Tab.3-2ThesecondroundofDephiMethodquestionnaire风险编号XI第一轮平均得分108.527.55648.3第二二轮得分X2X3X4X5X664.555.266.872.275X7X8X9X10数据来源:德尔菲调研报告3.第三轮德尔菲调查第三轮的操作跟第二轮的类似,可以得出如表3.3的结果。表3.3第三轮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德尔菲调查表Tab.3-3ThethirdroundofDephiMethodquestionnaire风险编号XI第一轮平均得分lO8.527.55648.364.5第二轮平均得分36.527.843.2第三轮得分X2X3X470.368.275.5X5X639续上表:风险编号X7第一轮平均得分55.266.872.275第二轮平均得分72.780.282.184第三轮得分X8X9X10数据米源:德尔菲调研撤告结果4.调查结果处理将最后一轮德尔菲法的处理结果反馈给各专家,并让各专家对最后一轮德尔菲法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果专家同意某风险在最后一轮中的得分,则对该风险标上l,如果专家不同意该风险在最后一轮的得分,对该风险标上O。最终得分的计算依据为由给最后一轮各风险标记1的人数的百分比与该风险在第三轮的平均得分相乘,得到调查的最终结果,如表3.4所示。根据各风险因素的最后得分,将低于60分的待识别风险剔除,余下的风险作为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因素。表3.4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德尔菲调查结果Tab.3-4TheresultofDephiMethodquestionnaire风险编号XI第一轮平均得分lO8.5第二轮平均得分36.527.843.270.368.275.5第三轮平均得分42.138.650.273.470.8同意第三轮得分的人数比例100%90%90%90%80%100%90%100%100%100%最终得分42.134.74X2X327.55648.364.555。245.1866.06X4X556.6478.666.8783.785.687.5X678.674.383.785.6X772.780.282.184X866.872.275X9X1087.5数据来源:德尔菲调研报告结果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第三章我们利用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面临的类型进行了识别,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在这些风险中,究竟哪些风险对企业才是至关重要的。对中小企业来说,并不满足于知道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在进行物流外包前,对外包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企业进行外包过程中的风险水平,然后,企业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是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识别的进一步深化。4.1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方法比较多,但是各有优劣。本文主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价,并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4.1.1选择层次分析法的原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相对比较完善、计算简便、适合于多目标、多准则的系统评价方法,具有许多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1)层次分析法思路简单明了,将人们的思路数字化、系统化、便于接受并容易计算,并且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多层次、多目标的大系统优化问题行之有效。(2)层次分析法适合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自身的特点。物流外包风险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且每一种风险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子指标,形成了复杂的“树"状结构,为层次分析法提供了“结构"基础。(3)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并且都证明了层次分析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4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4.1.2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因第二章我们介绍了现在比较常用的几种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方法。各模型针对不同的情况体现了自身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的分布、协方差等没有要求,对样本中存在的噪音数据、偏差数据不敏感,但对样本的依赖性却过高,这就要求在选择样本时既要全面又要典型。因为它很少有人的主观判断的介入,所以它对样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一般中小企业无法给出比较详尽准确的样本。并且它缺乏解释功能,它只能给出一个判断结果,而不能告诉你为什么。而且用神经网络来评价经济问题时,很难说明神经网络训练后,各网络参数和阀值的经济含义,使得模型缺乏说服性。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过程比较复杂。概率数理统计法需要企业拥有较详尽的历史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呈现出来的统计规律来预测未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比较适合于短期预测,在长期预测中误差会比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历史数据中没有出现的风险因素,概率统计法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专家评价法是通过专家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风险水平的大小,应用过程中主观性较大,且需要专家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理论知识与经验,并且能够不受其他专家权力因素的影响,公正的给出判断。经济分析法主要采用的是定性手段,通过事先制定好的某个综合经济指标来评价不同风险因素,对涉及风险因素较多的评价对象很难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结果,在使用过程中也缺乏数据的支持。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该方法既有严格的定量刻画,又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现象进行主观上的定性描述,把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应用面广,对主观指标、客观指标都适用。最大优点是不但能处理现象的模糊性,综合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作用,而且能用数字反映人的经验。凡是涉及到多因素的综合判断问题,都可以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解决。通过对上面几种风险评价方法的分析,再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特征,本文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价,主要原因有:42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单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外包风险状况。(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外包风险的高低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采用严格的数学模型并不能准确地界定这种模糊现象。(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历史数据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分析,无法应用定量方法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价。(4)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相对假设条件较简单,适用性更强,且能够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模型得出的结果简便易行,客观公正。因此,本文在全面考虑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后,倾向于运用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广泛适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外包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把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虽已出现多年,但在我国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移植应用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之中,建立一套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还是国内学者尚未深入的一个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4.2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设计思路本文在对中小企业进行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物流外包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建立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矩阵,其次是建立评价集合,然后通过专家评价法,选择一定数量的专家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评分,并对专家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评语集,再次是结合指标体系集合与评价集合,应用已经得出的权重矩阵与各个风险因素的评语集,从风险等级与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最后是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如图5.1:43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1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设计思路Fig.5—1thedesignthoughtof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4.3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4.3.1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设计风险评价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即指标体系(属性集)和评价方法。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复杂性和评价目的的多样性,决定了风险评价对象的属性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特点及其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建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目标,不是笼统的,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尽量简化、突出重点,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2)客观可度量性原则。应该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而评价指标所涉及的经济内容、时空范围、计算口径和发放都应具有可比性。(3)通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应该普遍适用,同时应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全方位评价原则。应该多方收集信息,针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各种情况设立相应的指标,系统科学地反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全貌,而且能体现供需双方要求的全方位的科学评价。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i实例分析(5)针对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当考虑操作时的成本收益,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且能综合反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水平的指标,以期减少工作量,减少误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6)层次性模块化原则。评价指标应该分出评价的层次,然后在各个层次中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重点分析。(7)动态长期性原则。由于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物流外包的风险情况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对物流外包风险的评价不应该只局限于目前的企业状况,应该考虑其长远发展潜力及其发展目标与企业长远规划的一致性。4.3.2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从第三章的分析可以知道,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信息传递、财务五个个方面。因此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价指标的设置,可以从上述五个方面考虑:一是外部环境风险指标;二是企业内部风险指标;三是外包管理过程风险指标;四是信息传递风险指标,五是财务风险指标。如表4.1所示。表4.1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Tab.4-lEvaluationindicatorssystemofLogisticsOutsourcingRisk一级指标Fi二级指标Xi自然环境风险Xll政治经济环境风险X12中小评企价业指物标流体外系包风险外部环境风险Fl法律环境风险x13市场风险X14文化差异风险X21企业内部风险F2人力资源风险X22创新能力退化风险X23过程管理风险F3决策风险X3l45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L学位论文续上表:一级指标Fi二级指标Xi供应商失控风险X32中小评企价业指物标流体外系包风险过程管理风险F3客户风险X33信任危机风险X34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x4l信息传递风险F4信息泄露风险X42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x43服务利润空间下降X5l财务风险F5管理成本上升x524.4模型的评价过程权重确定的方法有权值因子判断表法、专家直观判定法、层次分析法和排序法。基于评价者的主观性以及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考虑,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物流外包风险的综合评价值。4.4.1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风险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的相对重要程度给予定量表示;根据判断,算出每一层次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权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通过排序对问题进行分析决策n”。这种方法把复杂系统进行分解,把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的两两对比,然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就能解决问题。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将定性与定量因素同时处理。因此,在运筹学界被普遍视为简单而有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将层次分析法用在权重决策时,其主要步骤包括:确定目标层次和评价因素集、建立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权重向量。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1.建立指标比较判断矩阵对于同一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按其重要程度评定等级,得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记aij为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等级,aij的具体赋值如表4.2所示。判断矩阵是以上一层指标作为判断标准,对下一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定的元素值。判断矩阵中的元素aij表示要素ai对要素aj的相对重要性,即:aFaji5(4·1)表4-2指标两两对比的重要性等级及其赋值Tab.4-2Importancerankandvaluecomparedwiththetwoindicators序号123456789重要性比较i与j相比同等重要i与j相比稍微重要i与j相比明显重要i与j相比很重要i与j相比绝对重要i与j相比稍微不重要i与j相比明显不重要i与j相比很不重要i与J相比绝对不重要赋值(aij)l3579l/3l/5l/71/9注:介于1~3、3~5、5~7、7~9之间,取中值2、4、6、8或1/2、1/4、1/6、1/8。根据上述符号的意义得到判断矩阵A:ana21a12a22…a1打…a2HA=(4.2)aⅣ1an2…a肭2.一致性检验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判断的主观性,常常会出现不合理的判断,为了判断上述权数分配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47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1)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Index)a:生二!聆一1式中的k表示每位专家填写指标权重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2)计算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Ration)(4.3)CR:等融(4.4)当CR<O.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数分配合理;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其中,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于1.15阶判断矩阵,RI值如表4.3所示。表4.3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Tab.4-3Meanrandomconsistencyofmatrixn2O91.461630.5149lO1.4874451.1185121.540561.2494131.558371.3450141.577981.4200151.5894RIn0.8931l11.5156RI由专家根据表4.2确定评价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重要程度,设k位专家对每个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绩效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估值为a。mk(atmk表示第k位专家对第t个一级指标中的第m个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的评估值),取其算术平均值得:七瓦咖=∑吉a触t=lna咖2乙ia触经过处理计算后得到的判断矩阵A:…al"_一(4.5)∽,JA=…a2Ⅳ…(4.6)…a朋根据上述一致性检验的方法,计算并检验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第阴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3.计算指标权重向量(1)单级权重计算。根据判断矩阵A,根据特征向量法求出每个判断矩阵权重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数分配。在满足矩阵一致性的条件下,求矩阵权重向量的方法有两种较简单的方法:和法、根法。和法就是对矩阵的列向量求和,再规范化得到权重向量;根法就是对矩阵的全部列向量求每一分量的几何平均,规范化后得到权重向量。本文采用根法求矩阵A的权重向量,其计算公式如下:两=(兀动i经过规范化后的向量即为指标的权属分配:矿=帆,%,…,既)。其中,(4.7)形:#∑瓦然后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4.8)k=喜鲁a11a12(4.9)%%:其中,AW=a2la22a^la行2一‰一‰;一‰吸(2)综合权重计算。通过合成权重向量的方法,求出下层指标(二级指标)对上层指标(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该向量的每一分量即为二级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综合权重。其计算公式如下:vf=岷×%(i=l,2,…,n;j21,2,…,m)其中,n表示二级指标的个数,m表示一级指标的个数。(4.10)49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4.4.2计算风险综合评价值1.确定因素集合第一层因素集为A={FI,F2,F3,F4,F5)={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过程管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财务风险)。第二层因素集为:F1={Xll,Xi2,X13,X14)={自然环境风险,政治经济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市场风险,;F2={X21,X22,X23)={文化差异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创新能力下降风险>;F3={X31,X32,X33,X34,X35}={决策风险,供应商风险,客户风险,信任危机风险};F4={X41,X42,X43>={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信息泄露风险,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不完善};F5={X51)={服务利润空间下降,管理成本上升)。2.确定评语集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等级评价中,将每个指标分为五个评价等级,分别是“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如表4.4所示。E={El,E2,E3,E4,E5>={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表4.4风险等级评价表Tab.4.4theformofriskrank评语集评价值—一向较高[70,90】一般【50,70】较低【30,50】低[10,30】[90,100】在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中,我们可将每个指标也划分为五个评价等级,分别是“极可能发生"、“较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如表4.5所示。表4.5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评价表Tab.4—5theformofriskprobability评语集评价值极可能发生[90,l001较可能发生【70,90】有可能发生【50,70】不太可能发生【30,50】不可能发生[10,30】3.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在各个风险指标的权重已经得出来之后,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得出每个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风险指标的评价分数,主要通过第三章得出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来获得数据。统计所有专家在各评价因素的不同等级的评语频数,可得各项指标或因素的模糊评价矩阵。假设风险i共有n个风险因素,共有n1个专家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对风险因素xij来说,如果有nijk个专家给他的评语等级在Ek,则我们可以得出风险xij的频数:西=等,j=1,2,3…..,11;k=l,2,..…,5则风险i的模糊评价矩阵为:(4.11)X;=蠹1Xil2"'目"X/15jL∽㈣4、模型的综合评价(1)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综合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值,建立综合评价的判断矩阵,然后结合指标权重值,对判断矩阵进行向量求解。所谓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可用于“合成"的数学模型有很多,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根据评价准则及被评价系统的特点来选择较为合适的合成方法。本文根据被评价客体的特点决定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来综合评价各评价对象,通过综合评价函数求得综合评价值并根据值的大小对各参评对象进行排序。线性加权综合法是指应用线性模型:J,=∑vi鼍i=l(4.13)来进行综合评价的。其中Y为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Vi是与评价指标xj相应的权重系数(o<gi_<l,(i=1,2,…,n),∑V=1)。i=l(2)评价步骤。首先我们来看风险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单因素评价即通过主要因素的模糊评价矩阵右乘主要指标相对与该因素的权重求得,即: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E=z,x严(K。形:…=(岛。岛:…%)圪)卜1p而12Xi22…Xil5…薯25(4.14)%1%l…%5首先,我们对第二层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即由第二层上各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右乘第二层各指标的权重向量,便可以得到第二层上各因素的评价结果,即:I薯12‘22…x.5…Xill忍=Kx,=(形。V/2…=(勿。6;2%)K‘25(4.15)%1%l…%5…勿,)然后,我们对第二层各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第一层上的模糊评价矩阵XD由其下面的第二层的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构成。然后,将第一层上的模糊评价矩阵XD右乘第一层各因素的权重即得到模糊评价结果。b“b12~一5D=VB=(K%…K)=(d。d2…d,)b2lb22魏现5(4.16)吒,以。最后,我们就可以计算物流外包风险的总体综合评价了。总体综合评价结果是一个代数值,表示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评价的最终得分。它是用第一层的评价结果和评价等级量化向量相乘得到。分值越高,说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越大。52第plj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i实例分析肚一……以,㈢的结果P也是一个代数值。(4.17)关于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的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与风险等级的过程类似,得出4.4。3评价结果的处理本文中,我们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评语集有两个,一个是风险等级,一个是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风险等级主要体现风险对企业的重要程度,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主要体现风险发生的机率,如果能够把二者结合起来,企业就可以以此作为物流外包的决策依据。在对物流外包中的风险进行了正确的识别,并对物流外包风险等级水平和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之后,企业还需要对各类风险制订相应的管理策略,为外包风险处置与外包决策与管理提供指南。这些管理策略通常包括几个方面:企业物流战略调整、物流外包计划执行的改变、组织变更、财务风险管理和购买保险的方案选择。经过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和综合评价,我们可以基本上按照风险等级水平以及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来描述各类风险的特性,通过这两种特性的交互,然后企业再根据自身以往的经验,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风险区域的特征去制定相应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策略:对于风险水平较低,且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企业这时可以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在外包过程中持续监视,周期性回顾其状态变化重视物流外包绩效评价改。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较低,但是风险水平较高,企业应建立降低风险措施和偶发性应对计划,并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对于风险水平较低,但是风险发生可能性较高,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应改变运作方式,加强外包过程控制,以降低发生频率或引入竞争机制分散外包风险,建立网络化物流外包机制,降低对物流服务商依赖的程度。对于风险水平和风险发生可能性都较高,而采取风险转移策略如购买保险费用太高,此时企业应采取物流业务自营的形式。其他的介于这四种极端情况中间的风险状况,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风险偏好情况相应的做出决策。4.5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例分析4.5.1原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二二心二级指标标准值、\自然环境风险X11政治经济环境X2l法律环境x13市场风险X14文化差异风险X2l人力资源风险X22创新能力下降风险X23决策风险X3l供应商风险X32客户风险X33信任危机风险X34表4.7风险等级二级指标评分Tab.4.7Thesecondclassindicatorsstandardizationvalueoftherankofrisk高较高一般较低低OO0O0.2O.2O.3O.3O.2O.3O0.1O.20.2OOOO.50.5000.5O.5O.3O.20.2O0.20.20.40.30.40.70.5O00OOOO00OOO.6O.3OOO0OOOO0O00O.6O.50.70.60.5O.6O.60.2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X4l信息泄露风险X42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X430.6O0.8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二嘉心续上表:二级指标标准值—\服务利润下降X35管理成本上升高较高一般较低低0.20.30.4O.40.40.3O0OO数据来源:根据企业相关数据、专家调查报告计算整理表4.8预测风险发生可能性二级指标评分Tab.4-8Thesecondclassindicatorsstandardizationvalueoftheprobabilityofrisk二级指标标准值、\二嘉叠<:自然环境风险X11政治经济环境x2l法律环境X13市场风险X14文化差异风险X2l人力资源风险x22创新能力下降风险X23决策风险X31供应商风险X32客户风险X33信任危机风险X34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X41信息泄露风险X42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x43服务利润下降X35管理成本上升极可能发生O0OO.2O.1O.2O.4O.5O.2O.4O.3O.3O.2O.2O.4O.4较可能发生OOO0.30.30.6O.5O.5O.50.60.60.6O.4O.50.50.6有可能发生0.4OO.5O.5O.60.20.1OO.300.10.10.40.3O.1O不太可能发生0.4O.6O.5OOOOOOOOO0OO0不可能发生0.2O.40OO0OOOOOOOOO0数据来源:根据企业相关数据、专家调查报告计算整理本文对于各个指标的取值主要通过专家调查法分析得到,参照表4.4的五级评分制进行模糊化评分。共发放问卷给20位相关专家进行评分(调查表见附录2),55在收集回专家的调查问卷之后,再通过式4.11求出专家对各风险因素的评价值落在各评价等级中的频率。风险等级二级指标的评价值如表4.7所示,预测风险发生可能性二级指标评价值如表4.8所示。风险等级二级指标的评价值如表4.7所示,预测风险发生可能性二级指标评价值如表4.8所示。4.5.2一致性检验及权重计算对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原始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调查问卷(见附录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问卷发放对象为企业负责物流管理的高级经理与主管,以及一些物流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94%。表4-9一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4-9Weightcoefficienceandconsistencyofthefirst-classedindicatorsmatrix一级指标外部环境风险Fl企业内部风险F2过程管理风险F3信息传递风险F4财务风险F5Fl12432F2F3F4F5权重0.082O.1150.2921/2l332l/41/31ll1/31/3lll1/21/21l10.2720.235CI=0.022,RI=1.120,CR=0.020<0.1表4.10二级指标(外部环境风险)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4-10WeightcoefficienceandconsistencyX111335X12X13ofthematrixofbasicqualityX14外部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X11政治经济环境x2l法律环境x13市场风险X14单级权重0.074综合权重0.00610.01120.02070.0440l/3l26l/31/2121/51/61/21O.136O.2530.536CI=O.049,RI=0.900,CR=0.054<0.1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表4.1l二级指标(企业内部风险)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4-11Weightcoefficienceandconsistencyofthematrixoflogisticsoperationcost内部环境风险X21X22X23单级权重综合权重文化差异风险X2111/31/5O.1140.0131人力资源风险X2232l0.4050.0466创新能力下降风险X235l10.48l0.0553CI=0.015,RI---0.580,CR--0.026<0.1表4.12二级指标(过程管理风险)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4—12Weightcoefficienceandconsistencyofthematrixoflogisticsquality过程管理风险X31X32X33X34单级权重综合权重决策风险x3ll2120.3320.0969供应商风险X321/2ll/21/20.1390.0406客户风险X3312llO.3320.0969信任危机风险X34l/221l0.1970.0576C1=0.020,R1=0.900,CR=0.022<0.1表4.13二级指标(信息传递风险)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4·13Weightcoefficienceandconsistencyofthematrixoffinancialstatus信息传递风险X4lX42X43单级权重综合权重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X4lll40.4580.1246信息泄露风险X42ll30.416O.113l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X431/41/31O.1260.0343CI=0.009,RI=0.580,CR=0.009<0.1表4.13二级指标(财务风险)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4—13Weightcoefficienceandconsistencyofthematrixoffinancialstatus信息传递风险X51X52单级权重综合权重服务利润下降X5ll10.500O.1175管理成本上升X52l10.500O.1175CI--0.000,RI=0.000,CR=O.000<0.157广东工业入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对于回收的问卷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进行筛选(选择CRy<0.1的原始数据),然后取加权平均并调整后作为指标两两比较的等级,得出权重的判断矩阵,利用公式4.3、4.4对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见表4-9、4.10、4.11、4.12、4.13所示。表4-9的分析结果表明,过程管理风险的重要等级最高,内部环境风险次之,这与相关市场调查研究结果相符。由表4-9到表4.13得知一级和二级权重判断矩阵均有CR<0.1,即经过处理后的权重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5.3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评价1.初级评价(1)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评价。使用公式4.14,得到A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等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f0.6\%=‰-(o.叭叭36晒3o.s36)㈦00怎0器04引100.50.500Jf000.40.40.2、l如=%。-(o.叭邮6。嬲晒36)K吕。.05戮0.4I10.2=(0.1070.1610.4240.2380.30.500J0.0691(2)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使用公式4.14,得到A企业内部风险等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2050300、、壤2=吆2%2=(o.114-(0.24810.54050.4050.481)l00.200.600.20I010.30.21140.50.20J0)fO.103o.60.5O.6o.20.10oOO、|oO屏2=%2坼2=(o.114=f0.2850.5180.405o.481)l0o.2lJ10.40.1980)(3)对物流外包过程管理风险的评价。使用公式4.14,得到A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管理风险等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f3、占太,=吆,j。,=(。.332。.139。.332。.197)l0三:7耋暑0:主0三0:l。.3l00.60.4007A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管理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f505\占≥,=巧,j。,=(。.332。.t39o.332o.197)I三:三3:主0。.3010.30.60三0:0I0.100J(4)对信息传递风险的评价。使用公式4。14,得到A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管理风险等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59广东丁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1060300\壤4=%4%4=(o.4580.416o.126)1100.200.80000.20.20.600lJ-(0.1540.6330.3870)A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管理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f3060100、屏4=巧4耳4=(o.4580.416o.126)11000.400.2o.400.20.50.300lJ-(0.2460.5040.2500)(5)对财务风险的评价。使用公式4.14,得到A企业物流外包财务风险等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占★,=%,_≮,=(。.500。.500,1;i三三:三三:三:3)-(o.25o.40.3500)A企业物流外包财务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综合指标评价向量:B≥,=巧,j。,=(。.5。。。.500,l。ol三三:喜之1吕吕)-(o.40.550.0500)2.二级评价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整体风险等级的模糊评价矩阵由初级评判得到的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向量得出,即:OO.24810.268O.5405O.60.633O.40.3950.21140.1730.387O.350.251O0000.085O00O反=0.2270.154O.25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整体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的模糊评价矩阵由初级评判得到的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向量得出,即:O.1070.1610.4240.2380.0690.2850.5180.19800纬=0.38570.58360.0617OOO.2460.5040.250000.40.55O.05OO使用公式4.16得到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等级综合评价向量:0.082"]rO0.2680.3950.2510.08510.115I0.248l0.54050.2114O0DR=嗨=O.2920.2270.60.173000.2720.1540.6330.387000.235O.25O.4O.35OO-(0.24450.41200.28120.20630.1552)使用公式4.16得到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综合评价向量:0.082"1r0.1070.1610.4240.2380.069lo.115l0.2850.5180.19800DP=嗨=0.2920.38570.58360.0617000.2720.2460.5040.250000.2350.40.550.0500-(0.31510.50940.15520.01950.0057)3.综合评价使用公式4.17,得NA企业物流外包的整体风险水平:6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9070R=珐乓-(o.24450.41200.28120.20630.1552)503010=64.216使用公式4.17,得到A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整体预测发生可能性:9070尸=犀辱-(o.31510.50940.15520.01950.0057)503010=67.7664.评价结果分析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得知,A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64.216,风险水平处于一般水平,也就是说物流外包风险的发生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所造成的影响相对来说在企业可以承担的一个范围之内,因此,企业可以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商,由物流服务商来承担物流操作,企业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开发以及产品的创新、客户的开拓等。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67.766,处于一般偏高水平,在外包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发事件,外包运作的不确定性高。我们再来看一下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可以得知,在一级指标中,过程管理风险与信息传递风险、财务风险指标值相对较大,说明A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过程管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因素和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相对较大;再从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决策风险、客户风险、服务利润下降、管理成本上升、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信息泄露风险这几个风险因素指标权重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这几方面因素的关注,做好相对的防范措施。由于A企业是陶瓷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要求在物流过程中必须要保护产品的62第四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与实例分析特性以及保证产品的安全,物流业务的运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因此,A企业必须对物流外包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加强对物流外包风险的管理,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在与物流服务商签订外包合同时必须明确说明在外包过程中,物流服务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产品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过程中的安全,以规范合同的方式来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第二,建立相应的外包风险管理机构,不断地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防范、处置,然后组织企业的资源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防范措施。避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不知所措;第三,健全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与物流服务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物流服务商的逆向选择,同时可以方便企业实时得知外包过程信息,能够及时了解外包运行情况,及时地做出应对措施;第四,调任企业部分物流操作人员参与物流外包过程,实时跟踪控制整个外包运作,及时发现外包运作中的问题并反馈信息给企业;第五,加强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协调合作,与物流服务商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与物流服务商之间达成一致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与物流服务商实现双赢;第六,企业在与某个物流服务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过程中,企业还应注重与其它物流服务商之间的接触与协作,防止对某个物流服务商依赖性过高。第七,A企业可以与其他相关企业一同建立相关的联盟联合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防范。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五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与防范对策风险控制与防范是指在风险识别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争取损失发生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性因素,力争在损失发生时,积极实施补救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中小企业的物流业务在市场竞争中的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防范也越来越重要。第三章与第四章我们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与评价,并以一个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然而,仅仅得知企业物流外包将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与发生的可能性只是让企业明确物流外包的风险状况,要有效的降低物流外包的不确定性,企业还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鉴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使得中小企业更难以承受物流外包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不应只是纯粹的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商,应该采取一些主动措施来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防范,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这个防范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身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另一方面,鉴于中小企业实力微弱的特点,应积极探讨与其他企业一起建立联合风险防范机制,本文分别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制。5.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内部防范机制5.1.1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1.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中小企业因成立相应的小组来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即成立一个专门的外包风险管理小组。外包风险管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防范、处置,然后组织企业的资源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防范措施。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将有利于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正常化。由于物流外包风险涉及到企业由源到流到终端的整个过程,涉及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因此外包风险管理第五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小组的人员构成,应囊括企业各个与物流外包相关的部门,如财务、法律、仓储、质检等各业务单位的成员代表,可以调任个部门相关人员兼任,并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成员定期组织会议商讨措施,实时调控监督物流外包过程。小组规模的大小可根据外包服务的规模、外包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外包服务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多少,并对风险管理成本和利益避免风险的损失进行比较后来决定。2.建立风险突发应急机制在风险管理组织建设中,风险管理小组还应建立风险突发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是多环节、多通道的复杂过程,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中小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可以物流外包风险管理小组与物流服务商协调合作应对各种突发的严重性风险危机,避免当严重风险突然发生时,茫然不知所措或做出错误的决定。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使得在风险发生时,企业可以马上组织起人员,采取事先制订好的应变措施对风险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突发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失。5.1.2加强协调合作,规范合同管理1.加强企业内部协调合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入世后国外企业带来的冲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活动的现代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合时代己经到来。中小企业要立足于这一环境中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学会如何在竞争中合作,以及如何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竞争。中小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应立足于自身条件,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进行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同时更要协调好内部资源,在企业内部积极创造协调合作的氛围。首先,管理者应树立物流外包的理念,明确物流外包的目的以及了解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这样,管理者才能够在物流外包合作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一如既往地支持物流外包。其次,企业应广泛在内部宣传物流外包,让企业员工真正了解到物流外包的目的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让员工切身体会到物流外包对自身所能带来的好处。再次,应妥善安排好目前正在企业所要外包的业务上工作的员工,可以委派其中一部分员工与外包方进行合作,对物流外包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其他的员工则安排到企业其65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他岗位,以减少物流外包的阻力。第四,物流业务外包后,应妥善协调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物流业务外包并不是说物流业务从此从企业的日程排除,相反,由于物流外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企业不同的相关部门,如生产、财务、客户服务等,外包后需要各部门协调运作,统一对物流外包过程进行跟踪管理,进行监督控制,而这些活动又分别在企业不同的部门运作,因此,更需要各部门协调合作对物流外包绩效进行评估。第五,物流外包是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企业不仅是把业务外包出去,同时要学习物流服务商的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融合吸收合作方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加强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企业文化的交流和与融合,降低由于企业文化冲突带来的外包合作失败的风险的可能性,使物流外包更加顺利的进行。2.规范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管理物流外包本身就是合作双方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在合同的约束下的一种责任义务关系。中小企业在签订物流外包合同中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范围和职责、服务质量要求、未能履约的罚款、价格报酬及其条件、冲突的解决办法、权利与义务、商业机密及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期限,终止与变更、争议的解决和合同的解释以及隐性成本、额外费用的计算与支付等。中小企业必须合理的利用合同这一要素,规范合同内容,认真拟定合同条款,明确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通过合同来约束物流服务商的行动,同时通过合同来保障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以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的解决措施,降低外包过程的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来防范物流外包风险,合同在外包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制衡作用。为规避风险,中小企业可以挑选最有经验的人员来签订合同,组织成立由物流主管牵头,包括各种专家,如律师、公司财务顾问、风险管理人员等谈判小组与物流服务商进行磋商谈判,确保合同内容的规范准确,能够保障企业的相关利益。在合同的签订阶段,不仅要周密考虑物流外包的技术、经济、法律等环境因素,而且应将其具体量化为合同指标,并且合同签订与实施的程序也应规范化。同时合同条款中还应包括约束与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外包的风险。外包合同只是确定了双方的责任义务,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不能过深地依赖物流服务商的专家或员工,应在企业组织足够的物流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依据外包合同对外包执行状况进行跟踪管理,降低企业过分依赖物流服务商的风险。第五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5.1.3正确选择物流服务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选择正确的物流服务商正确的选择物流服务商,也是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策略成功的关键之一,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物流服务商,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大大降低物流外包的不确定性。选择正确的物流服务商作为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既可以使中小企业集中力量发展核心竞争力、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企业战略机密的泄漏、客户关系管理失控等风险。因此正确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是物流外包管理的关键问题。企业可以选择一家正确的物流服务商,并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成员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来消除信息扭曲,从而减少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进而可以尽量避免因道德风险与责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另外,为确保物流渠道安全稳定,企业还应选择几家候补的物流服务商,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某一个物流供应商,这样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物流服务商出现问题的时候,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其它候选物流服务商的合作来降低风险。同时,在对某些物流服务商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地域风险。比如,突发灾难可能会使某些地区物流中断,如果没有其他物流渠道,势必造成危机。因此,为了减少公司的物流外包管理成本,除了需要分析现有物流服务商的现状、问题,对物流服务商进行甄选外,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地域、多方位的分散物流外包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2.与物流服务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小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减少物流外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与物流服务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中小企业应充分了解外包合作关系的特点,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外包关系管理:(1)树立双赢的企业合作理念,外包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利益共同体。(2)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中小企业应遵循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的原则,关心对方的利益,在采取行动之前充分考虑自己的行动对对方可能产生的影响。只有在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的企业中,双方才能利用他们互补的能力配置减少交易成本,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并创造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67广东丁业大学管理学硕一卜学位论文(3)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积极鼓励物流服务商向中小企业反馈意见,并对物流服务商的反馈意见做出迅速的反应,以及中小企业主动让物流服务商知道其从改革中所能得到的收益,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等(4)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作为一种虚拟经营,外包合作伙伴之间应创建更适合虚拟企业特性与要求的网络体系,及时了解外包合作伙伴的行为,加快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促进合作双方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实现外包整体的协调性、经济性和创造性。5.1.4加强外包绩效与信息系统管理1.建立物流外包绩效评价体系在中小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商之后,企业通过什么渠道来对物流服务商的工作绩效进行衡量了?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物流外包绩效评价体系,从时间、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对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做出明确、严格的规定。通过建立物流外包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发现物流服务商在外包过程中的问题,对物流服务商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会出现的道德风险。物流外包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可以使用标杆法,要求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达到行业的最高标准。但是,对于准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由于要考虑到长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一开始的指标的选择可以稍有余地。在制定衡量标准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清晰、明确,对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唯一的,为避免纠纷和责任推卸作好准备。2.完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面临众多来源广泛、因素复杂且后果严重的风险,贯穿于整个物流外包的过程中,而风险的识别、处理方法多样,风险的衡量标准也多种多样,使得风险决策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中小企业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数量有限的、精力有限,如果采用手工的、原始的方法来收集风险信息,识别和分析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其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指能对企业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做出预警显示和提出应付风险的基本策略的一个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5.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联合风险防范机制上面我们讲到了中小企业自身应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来有效的控制和防范物流外包风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能力、人力、物力的上的弱势,有些企业在应对物流外包风险时可能是有心无力,而且,物流外包风险种类繁多、发生频繁,产生的后果严重,单个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风险防范上明显的力量不足,这个时候,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联合风险防范机制,与其他中小企业一起应对物流外包风险,通过集成各个企业的力量,积小成多,共同对物流外包风险实施有效的防范。关于建立联合风险防范机制,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也没有对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在参考了众多的参考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了这样的定义:联合风险防范指的是两家以上面临同样类型风险,在地域上接近或者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连接起来的企业共同对风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这些企业可以处在同一个工业区、同一个行业、同一个产业集群、同一个供应链中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进行联合风险防范时,必须建立一定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合同关系约束各个企业的行为,通过采取一致的行动对风险进行防范。中小企业在建立物流外包联合风险防范机制,可以有效地弥补单个企业力量不足的缺陷,各个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致的行动,通过集成各个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信息形成规模效应,在应对风险时,就能够发挥出比单个企业更巨大的抵抗作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5.2.1设立物流外包风险补偿基金由于物流外包企业面临的风险繁多,种类复杂,既有投机风险,也有纯粹风险既有自然风险,也有人为风险。因而,即使在发达国家,物流外包业务保险也因存在诸多障碍而未能有效开展。诸如物流企业外包风险的评价、外包风险责任的认定、保险费率的确定、损失的估测均极为复杂。所以,中小企业一般很难通过购买保险来使物流外包业务获得一定的保障。可以通过各个企业以一定的费率,定期缴纳一定的资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来使中小企业物流外包业务获得一定的保障。风险补偿基金的主要用途是防止参与联合风险防范的其中一家企业因物流外包过程中出现某一风险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时,可以通过一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定的补偿方式从风险补偿基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对该企业的损失进行补偿。风险补偿基金带有一定意义上的行业互保协会的性质,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可以让参与联合风险防范的各企业能够实现风险共担,弥补了单个企业对物流外包风险造成的损失承受能力差的不足,同时,因为风险补偿基金是集成了多个面临类似风险的企业,各个企业由于利益上的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可行性也更高。在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时,各个企业必须协商好缴纳的费率、承保的风险、补偿比率、承保条件、补偿条件等,以防补偿过程中产生争议。5.2.2共同完善物流外包的外部条件1.敦促政府部门完善物流外包的法律法规物流外包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不齐全,也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我国的很多法律法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难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外包的发展,更难以适应加入以后物流外包国际化的需要,难以在法律法规上给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提供一定的保证,而单个中小企业的诉求又无法影响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此时联合风险防范机制就可以发挥他的作用,参与其中的企业可以以共同的声音要求政府部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并考虑我国经济体制特征和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外包双方的责任义务,双方的行为规范、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与社会保障措施等,完善物流外包的法律法规,可以消除物流外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与风险,为发展物流外包创造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良好的体制环境。同样,对物流外包的风险也有一定的防范作用。2.敦促政府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及分布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仍显不足,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仍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参与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的各企业可以一致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可以给政府相应的建议,完善与各企业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避免诸如由70第五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于天气原因造成运输线路破坏等情况的发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使物流外包合作双方都可以得到益处。综上所述,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联合风险防范机制,可以使得各企业可以以一致的声音给政府提出相关意见,让政府部门改善相关基础设施,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一机制,通过各中小企业的共同资金、人力支持,共同集资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完善。5.2.3成立共同的外包风险管理机构单个企业由于自身资金、人力的问题,无法建立一个能够对外包风险进行较全面管理的风险管理机构,而联合风险防范机构就可以集中各个企业的力量,由于各个企业共同出资、派出优秀人才建立外包风险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外包风险防范设计、检查、监控、预警和发布风险处理指令;(2)负责建立和完善外包风险管理机制;(3)负责各企业在外包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查询、分析,并及时公布外包进展信息;(4)负责监督外包企业的履约情况和协调外包管理工作;(5)负责外包例外风险的处理决策;(6)负责外包合同终止阶段的善后处理。建立共同的外包风险防范机构有效地解决了单个企业在进行风险识别过程中的势单力薄,各个企业由于面临的风险类似,因此,可以由这个机构对风险进行识别,而不用各个企业各自对风险进行识别,同时,由于共同的外包风险防范机构集中各企业相关方面的优秀人才,在对风险识别的过程中,也能够较准群、详尽的识别出各个企业外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风险的危害过程中,得出的结果也更准确,使各个企业能够有的放矢的对风险进行防范。建立共同的外包风险防范机构还能够集中各企业的力量,对物流外包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跟踪物流外包的进展,由于各个企业处在同一地域、行业、集群或供应链当中,外包过程相对较集中,因此,联合对物流外包过程进行监督,对物流服务商约束力相对更大,也更容易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汇报给各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共同的外包风险防范机构,在某个企业发生突发风险时,能够更好的组7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织力量对风险进行处理,且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处理措施过程中,由于该机构集成了各企业的优势力量,都能够发挥比单个企业更有效的作用。5.2.4加强各企业的文化、信息交流联合风险防范涉及到众多企业,各个企业有各自不同的企业文化,各个企业与各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企业文化也存在差异,因此,必须加强各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学习各个企业之间的优秀文化,使各企业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市场环境当中。联合风险防范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制,使得各个企业可以在与其他企业联合进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也可以借机了解不同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可以不断地发现自身企业文化的不足以及不断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文化,在各企业联合进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个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各个企业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流,不断发现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与不足之处,通过信息的共享,可以使企业及早发现问题,同时,可以也可以在其他企业当中学习比较有效的风险处理方式。另外,单个企业要建立较完善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与人力,中小企业自身实力问题无法做到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时,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可以由各个企业联合投入资金、人力建设一个较完善的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可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开发而成,也可采用人工智能语言等,包括知识库、推理机制、知识获取机制、解释机制及人机接口,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风险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对所有信息源的有关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就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而言,其信息源主要包括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物流市场、物流外包项目、物流服务商等。该子系统主要收集对物流外包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且要分门别类将这类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在加工整理过程中要确定信息的真伪,达到信息过滤之目的。(2)风险信息分析与预警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根据信息收集与加工子系统提供的风险信息,认定风险的来源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确定物流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以及周期,最终提出风险点。这里所讲的风险点第五章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就是指某一企业可能在某时或某段时间、某部位有风险。(3)风险决策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针对风险分析子系统提出的风险点,结合系统中的风险案例库和模型方法,运用推理机制,从而可以为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开发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可以有效地加强各自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且,可以及时地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控制并处理风险。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上学位论文结论中小企业通过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分析和防范,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效益,创造了空前的价值。中小企业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管理还将不断持续,而且其内涵将越来越丰富、内容将越来越广泛、方式将越来越多样化,势必将对企业的整体管理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然而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关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发生规律和防范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刻。本文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的机制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理论存在的缺陷和空白。物流外包可以给中小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通过物流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物流成本,关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作为服务提供商的第三方物流,从其自身角度来说,也同样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为其提供物流服务是有必要的,目前物流外包的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物流外包风险研究将会在企业界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理论分析、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案例研究以及防范控制策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结论:(1)将物流外包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以及中小企业结合起来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流外包的现状和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得出中小企业物流外包进行风险识别分析是必要的。(3)本文使用德尔菲法对中小企业的物流外包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别进行了识别,得出的结果大致符合中小企业外包的实际情况。然后,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价出中小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等级、预测发生可能性,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物流外包风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决策时可以综合风险等级与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作出更加准确的防范措施。(4)本文在对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联合风险防范机制,为中小企业风险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为物流外包中的风险防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74结论研究展望: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在该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加之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理论与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理论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无论是理论方面的探索和方法上面的研究,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总的来说,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研究方面,今后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进行物流外包风险识别时,尤其要注意使用简单易懂、可行性强、准确率较高的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方法,因此,必须对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选择更好、更适用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特点的风险识别方法和工具。(2)今后可以在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的某些方面,如正确的选择物流外包服务商,物流外包绩效评价体系得建立、如何建立联合风险防范机制等进行展开,深入研究。75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R】.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213-287.【2】美智管理顾问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R】.2005(3).[3】鲁德银.风险管理:为中小企业稳健成长保驾护航[J】.经济师:2002(6).[4】杨帆.我国物流外包的实施障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7.10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一一迈向全面开放的中国物流市场(2006)[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05.211.[6】LabbsJJ.SuccessfulOutsourcingDependsonCriticalFactors[J].PersonalJournal,1993(10):5l-60.Review,1994:43—47.【7】Quinn,helme.StrategicOutsourcing【J】.SloanManagement【8】Meyer,N.D.ASensibleManagement,1994(4):23-26.[9】Eisenhardt,K.&M.Schoonhoven,C.B.ResourceBasedViewApproachtoOutsourcing[J】.InformationSystemofStrategicAllianceFormation:StrategicandSocialEffectsinEntrepreneurialFirms[J].OrganizationScience,1996(2):136—150.[10】TheodreEnvironmentTransportationP.StankonandPatriciaJ.Daugherty.TheCorporativeImpactofOperatingtheFormationofLogisticsRelationships[J】.Research—E,1997(1):53—65.AFirm’SCapabilitiesAffectBoundary[11】Barney,J.B.HowDecisions[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9(3):137—145.[12】KernT.andWillcocksL.Exploring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Relationships:TheoryandPractice[J].Jpurnalof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2000(9):320—350.【13】CliffordF.Lynch.LogisticsBrook.2000:109.113.Outsourcing:AManagementGuide[M】.Oak76参考文献【14】Lacity&Willcocks.OutsourcingSector[J].EuropeanJournalFramework:ResearchintheHeavyIndustryPurchasing&ofSupplyManagement,2002(8):185—196.[15】ThomasKern,JeroenKreijger,LeslieWillcoks.ExploringStrategy:TheoreticalPerspective,PropositionsforASPasSourcingPractice[J].Journalof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2002(11):153一l75.[16】DanielS.MasonEvidencefromandTrevorSlack.UnderstandingPrincipal—agentRelationships:ProfessionalHockey[J].JournalofSportManagement,2003(17):37—61.【17】杨鹏.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J】.信息与电脑,2000(7):14—16.[18】金辉,杨帆.企业,你外包了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247.269.【19】邓华,张雅维.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M】.江苏商论,2002(8):20-22.【20】张文杰、陈宝国、琚择钧.存在效用遗传性时企业物流横向联合外包的决策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1):23.25.[21】[美】道弗曼,齐瑞宗等译.当代风险管理与保险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2.113.【22】许谨良等.企业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98—99.[23】顾寒梅.涉外保险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9.【24】[美】哈林顿,尼豪斯.陈秉正等译.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6.39.【25】HaroldSkipper,Jr.ImitationalRiskandInsurance:AnEnvironmentalApproach998:25—30.【J】.Boston,1【26】吴鸣.经济风险轮:从风险角度对中国现实经济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9):201.220.【27】赵传君.风险经济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6—200.【28】于川,潘振峰.风险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65-93.【29】韩磊.企业物流外包合作对象选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34—37.[30】张静波.物流外包决策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2:5-7.【31】陈丽萍.物流外包的风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11.15.[32】王淑云.物流外包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9-45.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33】杨新国.我国制造性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及合作伙伴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3:17.20.[34】刘小群,赖益凝.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的动因、风险及其规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3):27.28.[35】魏晓玲.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D】.武汉科技大学,2006:13.21.[36】刘福华,陶杰,黄秀娟.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物流科技[J】.物流科技,2005(7):1.3.[37】于征、姜琳杰.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和决策【J】.物流世界,2003(5).[38】谢玉兰.逆向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23.33.【39】郑子云,司徒永富.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王春燕.工业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及其风险防范【D】.河海大学,2007:17.35.[41】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评价[J】.物流技术,2005(9).[42】刘书峰.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D】.东南大学,2005:16.28.[43】郭子春.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20.41.[44】沈建明,郑东良.闰植林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0.71.[45】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Z】.中国统计,2006(9):57.59.[46】王国平,阎力.头脑风暴法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26(3):173.715.绥化学院学报,2006,[47】潘亚.铁路物流企业外包的风险识别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13.26.[48】宁云才,孟祥生,戴青松.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识别及其模糊评价[J】.煤炭经济研究,2004(12):28.29.[49】殷筱琴.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33.46.[50】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中南大学,2005:29-47.[51】阿瑟安德森.全球信息战略信息时代的商业风险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39.77.[52】易伟义,苏选良.企业物流外包的约束条件及实施策略分析[J】.物流技术,2004(5).78参考文献[53】王微.现代信息技术落后制约物流发展[J】.国际商报,2004(2).[54】MichaelKnemeyer,ThomasMRelationships:CustomerBrook:2003:77.135.Corsi,PaulRMurphy.LogisticsofBusinessOutsourcingPerspectives.JournalLogistics,Oak广东工业犬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刘兴华朱福良刘笑:浅析赣南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中国集体经济》2007.10【2】刘笑张毕西刘兴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06.11.广东T业大学管理学硕十学位论文致谢这篇论文是在导师朱福良副教授的谆谆教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框架构建、论文的撰写到成文修改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朱老师不仅传授了我知识,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习与科研任务,还在生活中给予鼓励和支持。朱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以及诲人不倦的精神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深受裨益。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非常感谢张启人教授、王积俭教授、张毕西教授、张光宇教授、刘洪伟教授、张成科教授、张德鹏教授、王学力教授、郭开仲教授、赵玲玲教授、谢湘生教授、邓彦教授、唐晓莲教授、魏新副教授、伍仲琴副教授、陈玉娟副教授、谢卫红副教授、汤发良副教授以及经管学院的其他老师,在学习以及生活上对我的关怀与帮助。此外,也非常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你们的帮助与勉励使我的生活和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父母的深切关怀和一贯的支持鼓励,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附录附录1: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调查问卷尊敬的专家:您好!本次调查为本人的学位论文《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做论证分析,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已得出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综合评价体系。本阶段将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设计问卷,对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的权重作分析。为了能真实反应出问题的实质,恳请您认真作答并及时回复。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整个研究结果产生关键影响!谢谢您的大力协助!如果您对问卷的作答有疑问,请参考以下说明:1.层次分析法是将同一层次下的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评估彼此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其评估尺度分为就个等级:同等重要、稍重要、明显重要、很重要、绝对重要、稍微不重要、明显不重要、很不重要、绝对不重要,分别对应1、3、5、7、9、1/3、1/5、1/7、1/9这几个衡量值,如记aij为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等级,aij的具体赋值如下表所示。重要性比较i与j相比同等重要i与j相比稍微重要i与j相比明显重要i与j相比很重要i与j相比绝对重要赋值(aij)l重要性比较赋值(aij)3579i与j相比稍微不重要i与j相比明显不重要i与j相比很不重要i与j相比绝对不重要l/3l/51/71/9注:介于1~3、3~5、5~7、7~9之问,取中值2、4、6、8或1/2、1/4、1/6、1/8。2.如下表“外部环境风险Fl"相对于“企业内部风险F2"介于同等重要与稍微重要之间则衡量值为1/2;“过程管理风险F3”相对“企业内部风险F2"很重要则衡量值为5;“过程管理风险F3’’相对“信息传递风险F4"同等重要则衡广东.T业人学管理学硕一f:学位论文量值为1;“信息传递风险F4"相对“财务风险F5”稍微重要则衡量值为3”。外部环境风险Fl外部环境风险Fl企业内部风险F2过程管理风险F3信息传递风险F4财务风险F52企业内部风险F2l/2过程管理风险F31/5信息传递风险F4财务风险F55ll31/3现在您可以答卷了。请填写下列各表中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各项指标两两比较的重要等级:(可以只填写右上角部分)外部环境风险Fl外部环境风险FI企业内部风险F2过程管理风险F3信息传递风险F4财务风险F5够”””:”””獭;企业内部风险F2过程管理风险F3信息传递风财务风险F5险F4j锄l…1’、。?锡锄。…“!j謦缈研谚’嚅%睁碜黪缓级旌兹籀翰域》施磊撅鹈缓㈣嚣g;黝彩编藏翰獗锄!渤磊b磁。瑶纠锄糍缓磊施彩巍锄磁船簇狐;t糍勘渤锄貉磁簇易兹赫搿毵%荔渤自然环境风险X11政治经济环境X2I法律环境X13市场风险X14自然环境风险x11政治经济环境X2l法律环境X13市场风险x14彭’ij…’1j8…”。”’;?强;…≮…’”?1嘞嘭…’?……7确眦讹‰苊k?^船:旃%m娩iⅥ僦÷%izi龇!,,i4一。。‰。。%。。?。。。:,;;既。。。☆%附录文化差异风险X21文化差异风险X21人力资源风险x22创新能力下降风险X23人力资源风险X22创新能力下降风险X23辔二强《?8臀i4i帮臻吩嚣‰_j麓鹗’0}£戳!:“j蛩j移””’。鼍””孑獭兹誊每嘎畿赫赫泌獗;嚣j‰渤i虢‰芬瘪锄黯蔼溉,i箍并篇“嬲船。瘢妇绷删£搋∽磁褫耋缴嬲渤蠡缓糍决策风险X31供应商风险X32客户风险X33信任危机风险X34服务利润下降X35决策风险X3l供应商风险X32客户风险X33信任危机风险X34服务利润下降X35纱一—鼍伊驾l’彩翳黟搿嘲g谬”””…饼铹”碉}羧黝憾赫就凝渤鍪藏瘫妊渤%%碴戮妊荔渤秀如积。i彩磊荔磊敷勃貉墟苁§乏塌:磊:I.罐;旗级京该缸钯|‰h§镜%;锄嘞,‘毋㈣缈嬲鬻””’锡称对不或全完不息信24X1信息泄露风险4X险风34X险风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风称对不或全完不息信l4X险&鬟信息泄露风险X42鼢+。碍!?锻一蛩嘴j警’謦嚣7鼍i”’豫…锡翥1不制机萝馈反和通沟息信錾,’i3势4X险蒡风善完l’缓酝勘赫矗矗嚣张鳓蕊幺巍施蒯锄如。酝扇端*‰。一”5鬻煳帮彩溯张嬲缎搿躺铹叛盎磊赫巍锄妊;施渤l癌磊蠹l兹非常感谢您的支持1a85广东T业人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2: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的评价值调查问卷1.问卷说明该问卷是调查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时的风险等级水平,即风险因素对物流外包的影响程度中,分为五个评价等级,分别是“高’,、“较高"、“一般’’、“较低”、“低",相应的分值如下图所示。风险等级评价表评语集相应分值高[90,100】较高[70,90]一般[50,70]较低[30,50】低【10,30]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时的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即物流外包风险可能发生的机率中,分为五个评价等级,分别是“极可能发生’、“较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相应的分值如下图所示。风险预测发生概率评价表评语集相应概率极可能发生191,100】较可能发生【61,90】有可能发生【41,60】不太可能发生【11,40]不可能发生【0,10】2.问卷正文在下表中给出的风险因素,请根据您的判断,按照上面的风险等级偏国家表与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评价表给出相应的分值。风险影响因素自然环境风险XII政治经济环境X2l风险等级评价值风险预测发生可能性评价值法律环境x13市场风险X14文化差异风险X21人力资源风险X22附录续上表:创新能力下降风险X23决策风险X31供应商风险X32客户风险X33信任危机风险X34服务利润下降X35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风险X4l信息泄露风险X42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不完善风险X43财务风险x5l非常感谢您的支持l附:本次调查的专家主要选择A企业管理高层和相关部门的主管、另外一些同行业企业相关部门主管以及高校在读研究生。87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防范研究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刘兴华
广东工业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308416.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