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3 讨论
临床中,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独
。临床大量研究均证实:易损斑块脱落以及破立危险因素[3]
裂致使动脉管腔血栓形成属于缺血事件发生的主要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时期, 炎症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且血小板和淋巴细胞通过左右炎症反应而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产生影响。同时,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中血小板计数增高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预示患者的预后不良。淋巴细胞水平反映了机体体内的细胞水平与体液免疫水平, 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呈反比。有研究发现在心脑血管事件中, 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提示预后不良。在最初,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预测因子而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高则预示多种恶性肿瘤预后不良。现如今,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被广泛认为是炎症反应致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种评估指标, 同单纯评价血小板或者淋巴细胞计数相比, 高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更能提示机体心血管事件不良预后。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慢性炎症反应的一种过程, 血小板对于炎性反应存在诱导和激活作用, 在淋巴细胞存在抗炎以及保护内皮等作用,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属于发生炎性反应的基础,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越高机体的炎性反应就越剧烈[4]。高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的机制可能是:高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产生炎症反应因子使炎症反应加速, 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 利于血栓的形成;使平滑肌细胞发生过度增殖, 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对巨噬细胞产生刺激, 过量炎症因子产生, 而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需注意, 在颈部血管斑块检测中超声是最直接的一种敏感度较高的检查方法, 可为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病前早期治疗提供有效诊断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动脉内膜与中膜平滑肌厚度, 也就是从管腔内膜面前缘到中膜平滑肌同外膜交界面前缘垂直距离。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 最早累及到动脉内膜, 导致内膜功能受损, 在内膜下聚集泡沫细胞, 在内膜下脂肪沉积形成脂肪线, 导致内膜增厚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 所以通过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可当做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反映窗口。
总之,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当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增高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
参
考
文
献
[1] 孟新颜, 杨承志. 内正五聚蛋白3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9):37-40.
[2] 陈伟丽.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关系的
临床研究.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6):17.
[3] 王亚丽, 张赛赛, 张柳婧. 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颈动脉斑块稳定
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96-97.
[4] 由佳玉, 李兴强, 王正则, 等.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急性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 34(9):822-825.
[收稿日期:2019-03-20]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
分析
王秀华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 随机分为1组和2组, 每组20例。1组采用常规超声系统进行诊断, 2组采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进行诊断, 观察并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2组检出率为95%, 高于1组的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危胎儿实施心脏三节段诊断法, 整体优势明显, 先天性心脏病整体确诊几率比较高, 能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应用效果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5.007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hree-segment cardiac diagnosis in ultrasound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fetal heart disease WANG Xiu-hua. Shenyang Hunnan New District Northeast International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ree-segment cardiac diagnosis in ultrasound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fetal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40 fetu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1 and group 2,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1 received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system for diagnosis, and group 2 received three-segment cardiac diagnosis. The diagnostic results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Group 2 had higher detection rate as 95% than 70% in group 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high-risk fetuses, three-segment cardiac
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市浑南新区东北国际医院
·1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8月第13卷第15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Aug 2019, Vol. 13, No. 15
diagnosis has obvious overall advantages, and the overall diagnosis rat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s relatively high, which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Ultrasound system; Fetal heart disease; Three-segment cardiac diagnosis; Application effect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胎儿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心血管和心脏发育等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 对胎儿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可能导致胎儿出现缺氧和休克等现象, 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分析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中选择4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 观察并对比两组诊断结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4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1组和2组, 每组20例。1组孕妇年龄21~42岁, 平均年龄(28.6±4.6)岁; 孕周19~40周, 平均孕周(30.6±3.6)周。2组孕妇年龄22~43岁, 平均年龄(27.6±5.2)岁;孕周19~41周, 平均孕周(30.4±3.6)周。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有精神障碍和其他并发症者。
1. 2 方法 1组采用常规超声系统进行诊断。2组采用超声
组别1组2组χ2P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例数
2020
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进行诊断, 具体方法如下: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的 Ep IQ5 彩色超声诊断仪、3.5 C 探头, 分为三节段进行。①节段一:对孕妇实施常规检查, 确定胎儿的方位, 并确定胎儿的心房位置;②节段二:超声下明确胎儿的下腔静脉、脊柱、腹动脉, 判断其位置关系, 并借助静脉导管观察胎儿的下腔静脉;③节段三:取得胎儿的四腔心切面, 根据心室的位置, 判断其四腔心切面中房室瓣的附着位置, 并最终确定胎儿心室与动脉的关系;根据四腔心切面、头侧偏转法以判断主肺动脉左右流出道切面、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 并判断心室和大动脉之间的关系[1]。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诊断结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
计数资料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检出率为95%, 高于1组的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未检出61
检出率70 95a4.329<0.05表1 两组诊断结果对比(n, %)
检出1419
3 讨论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具体情况, 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不同诊断方式的差异,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8%左右, 其中≥20%的病理病情比较复杂, 对胎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式疗效均不显著, 因此需要对此类疾病更有效地进行诊断。只有采用合理有效的诊断方
。法, 才能赢得最佳治疗时机, 提升其存活率[2-4]
在检查胎儿的过程中, 需对孕妇进行3~4次的超声检查, 才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反应。一般情况下第1次检查在怀孕后1个月左右, 采用对应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后能明确是否存在宫外孕的情况[5-7]。第2次的检查在孕周11~13周左右时, 在整个过程中检查胎儿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依据相关临床报道可知, 单胎和多胎的诊断也是在此阶段, 因此对于此次检查的操作必须慎重。第3次检查在孕周22~24周左右时, 此阶段是检查的最佳时机, 在整个过程中必须确保过程的严谨性, 通过采用三节段诊断法可检测出孕妇羊水量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及胎位是否异常等[8-10]。
近些年来临床上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检查逐渐引起重视。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患者的心血管及心脏发育异常, 进一步对正常的发育产生影响, 导致负面影响增多, 甚至有比较高的死亡率。在当前报道中, 随着超声系统诊断方式的合理化应用, 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 对技术形式有严格的要求, 需要从当前技术水平着手, 合理进行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检
查。依据心脏的发育情况可知, 在整个判断和分析中, 有效地检查后能够提升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不同阶段的诊断存在不同的重点。在胎儿时期, 通常依据两心室的形态进行判断, 应考虑胎儿心房位置, 采用不同的诊断模式, 如以主动脉检查作为基础, 判断动脉导管是否存在反向血流的现象, 通过各项特征分析后进行诊断, 以提升整体诊断有效率。同时在检查中需要孕妇积极配合, 提升依从性, 获得更好的诊断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2组检出率为95%, 高于1组的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胎儿采用三节段诊断法整体效果明显, 诊断检出率较高。
综上所述, 针对高危胎儿实施心脏三节段诊断法, 整体优势明显, 先天性心脏病整体确诊几率比较高, 能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王博.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探
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32):186, 189.
[2] 罗以恒, 谢微.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应用心脏三节段诊
断法的效果观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3):67-68.
[3] 陈建菊. 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中的应用. 大医生, 2018, 3(Z1):187-188.
[4] 洪灿, 丁正东. 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先天性
心脏病中的应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 40(1):129-130.
[5] 王世伟.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临
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5):14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8月第13卷第15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Aug 2019, Vol. 13, No. 15[6] 周海燕.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
探析. 青春期健康, 2014(10):40-41.
[7] 张玮. 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探
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 26(5):1441-1442.
[8] 胡雪琦.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
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 3(23):2533-2534.
·19·
[9] 王岳, 贺海英. 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病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
用探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 3(4):71-72.
[10] 段素芳.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的应用
价值探讨.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2):21-22.
[收稿日期:2019-06-17]
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对比
孙敬磊
【摘要】 目的 对比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8例行急诊气管插管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9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可视喉镜辅助插管, 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喉镜辅助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情况, 插管时间, 喉镜显露效果, 给药前(t1)、插管前(t2)、插管中(t3)、插管完成后2 min(t4)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插管成功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70.71%, 插管时间(35.61±12.73)s短于对照组的(58.34±13.59)s,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喉镜显露有效率95.96%高于对照组的69.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1、t2时, 两组患者的HR、RR、MAP、SpO2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 实验组患者的HR、R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 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的21.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可视喉镜辅助急诊气管插管可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喉镜显露有效率, 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且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可视喉镜;普通喉镜;急诊气管插管术;不良反应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5.008Comparative application of visual laryngoscope and general laryngoscope in emergency tracheal intubation SUN Jing-le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visual laryngoscope and general laryngoscope in emergency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98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tracheal intubat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9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visual laryngoscope-assisted intub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laryngoscope-assisted intubation. Comparison was made on successful intubation, intubation time, laryngoscopic exposure effect, the level of hemodynamics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respiratory rate (RR),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 before administration (t1), before intubation (t2), during intubation (t3) and 2 min after intubation (t4)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as 96.97% than 70.7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horter intubation time as (35.61±12.73) s than (58.34±13.59) 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efficiency of laryngoscope exposure as 95.96% than 69.7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t t1 and t2,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R, RR, MAP and SpO2 (P>0.05). At t3 and t4,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HR, RR and MAP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higher SpO2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6.06% than 21.2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Visual laryngoscope-assisted intubation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and efficiency of laryngoscope exposure and shorten intubation time.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Visual laryngoscope; General laryngoscope; Emergency tracheal intubation; Adverse reactions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可开通呼吸道, 维持机体氧气需要, 为临床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1]。临床中
作者单位:518052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常采用普通喉镜辅助插管, 但由于患者病情严重, 常出现恶
心、呕吐、咽喉部有分泌物堵塞等症状, 从而导致声门暴露困难, 插管时间延长, 插管成功率下降, 进而影响抢救时间, 增加死亡风险[2]。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可视喉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