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高中教科版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教科版高中物理知识汇编(2016年5月)

主编:叶光绪副主编:罗涛瞿鹏飞知识板块:必修1——运动的描述编号问题概念、规律、方法总结(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1.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作为参考系。2.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则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3.对于复杂运动的物体,应选取能最简单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体为参考系。1.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2.路程相比,两者概念不同,矢标性不同;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课本页码1质点的定义?条件?2参考系定义?特性?3如何表达位移?与路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区别与联系?(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Δx(2)v=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Δt(3)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Δvv-v0(1)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2)a==(3)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ΔtΔt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1a和v同向a不变,v随时间均匀增大⇒a增大,v增大得越来越快a减小,v增大得越来越慢a不变,v随时间均匀减小⇒a增大,v减小得越来越快a减小,v减小得越来越慢5加速度物理意义?公式?方向?6如何判断运动的加速和减速?加速直线运动2a和v反向减速直线运动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哪些?1.速度公式:vtv0at;2.位移公式:xv0tvt-v02ax;4.平均速度公式xvt22v0vtt212at;3.速度位移公式28位移-时间图像有什么作用?(1)位移—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2)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负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位移—时间图像。(3)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第1页共12页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速度—时间(v-t)图像有什么作用?如何求解追及相遇问题?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是什么?由纸带用什么方法求加速度?(1)速度—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也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2)速度—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加速度。(3)速度—时间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示意图得到。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xn+xn+1vn=。2T9101112x后x前aT2,xmxn(mn)aT2①在1s末、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②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③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1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哪些?2)……(nn1)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1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gt,h122gt,v2gh2知识板块:必修一——相互作用力编号1问题概念、规律、方法总结(1)Gmg(2)重心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课本页码重力大小计算?重心与什么有关?如何计算弹力?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231.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计算。2.对于难以观察的微小形变,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运用物体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确定弹力大小。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4轻杆、轻绳、(1)轻杆、轻绳、轻弹簧都是忽略质量的理想化模型。轻弹簧模型(2)分析轻杆上的弹力时必须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联系(3)讨论轻弹簧上的弹力时应明确弹簧处于伸长还是压缩状态。和区别?如何计算静摩擦力?(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f=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第2页共12页5(3)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最大静摩擦力常常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4)物体实际受到的静摩擦力一般小于最大静摩擦力。6如何计算滑动摩擦力?如何确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f=μFN计算。(2)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快反慢同78合力的大小范围?9什么是正交分解法?10什么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求解共点力平衡的常用求解方法?11(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合≤F1+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习惯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1、F2、F3…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Fx=Fx1+Fx2+Fx3+…y轴上的合力:Fy=Fy1+Fy2+Fy3+…合力大小:F=Fx2+Fy2Fy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设为θ,则tanθ=。Fx1.整体法:研究外力对物体系统的作用时,一般选用整体法。因为不用考虑系统内力,所以这种方法更简便,总之,能用整体法解决的问题不用隔离法。2.隔离法: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需要选用隔离法,一般情况下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对物体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对平衡方程求解、讨论(1)正交分解法(2)合成法(3)图解法(4)相似三角形法12知识板块: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编号1问题概念、规律、方法总结(1)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2)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第3页共12页课本页码力方面的物理学史有哪些?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理解牛二定律?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两异、一线;(2)平衡力:等大、共线、反向2

3

矢量性、同体行、瞬时性、独立性、因果性

(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只要合力不为零,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加速度才为零。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

(2)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ΔvF(3)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Δt无直接关系;a=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

Δtm1a∝。m

4

合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决定关系是什么?

5

如何解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动力学的图像有哪些?图像问题的解题策略是什么?

6

(1)把握“两个分析”、“一个桥梁”

两个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物体运动和受力的桥梁。

(2)寻找多过程运动问题中各过程间的相互联系。如第一个过程的末速度就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画图找出各过程的位移之间的联系。v-t图像、a-t图像、F-t图像、F-a图像等(1)问题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图像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像与公式”、“图像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1)涉及滑轮的问题

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必须采用隔离法。(2)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①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②建立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3)斜面体与上面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的问题当物体具有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而斜面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时,解题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分析。

7

动力学中设

计的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具体问题类型?

8

动力学中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是什么?动力学中如何解决临界或极值问题?传送带模型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极限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数学极值法;

910

(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

第4页共12页有哪些?如何解决呢?11如何解决滑块模型?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找出两者速度和位移的关系121.实验操作步骤1平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时,砝码桶不能拴在木块上。2改变木块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3实验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木块。研究a与F、2.实验原理的理解m的关系时(1)平衡木块摩擦力后,细绳的拉力即为木块的合外力。要注意什(2)只有满足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细绳的么?拉力才近似等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3.利用图像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1)因没有平衡摩擦力,a-F图线为不过原点的倾斜直线。(2)利用a-F图线的斜率、截距的意义比较m、μ的大小。课本页码知识板块:必修二——机械能知识梳理编号123问题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公式是什么?什么是功率?概念、规律、方法总结(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W=Flcosα(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W(1)P=,P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t(2)P=Fvcos_α(α为F与v的夹角)①v为平均速度,则P为平均功率.②v为瞬时速度,则P为瞬时功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1Ek=mv2.2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112W=mv22-mv1.22(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第5页共12页4功率公式5678什么是动能?动能公式什么是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达式?适用条件机械能91011

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表达式:

112

mgh1+mv21=mgh2+mv2

22

3.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做功合力的功重力的功

能的变化动能变化重力势能变化

定量关系

W=Ek2-Ek1=ΔEk

(1)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2)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3)WG=-ΔEp=Ep1-Ep2

(1)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2)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3)WF=-ΔEp=Ep1-Ep2机械能守恒ΔE=0

(1)其他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2)其他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3)W=ΔE

(1)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能增加(2)Q=FfL相对

弹簧弹力的功

12

功能关系

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总功

弹性势能变化不引起机械能

变化机械能变化

内能变化

知识板块:选修3-1—静电场编号123456问题概念、规律、方法总结自然界中最小的电量,e=1.6×1019C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和电荷分布对作用力影响可忽略(1)电荷代数和保持不变,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2)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课本页码元电荷的定义?点电荷的条件?电荷守恒定律表述和三种起电方式?库伦定律?电场强度定义式?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和计算?电势能大小,关系?电势的定义式?F=kE=q1q2r2QF,点电荷Ek2qr电场线密的位置电场强度大,稀的位置电场强度小(1)做功与路径无关,只和初末位置有关(2)WqEd(匀强电场),WABqUAB(任何电场)电荷从该点零势能位置静电力做的功789WABEPAEPBEPEPq第6页共12页UABAB10电势差定义式和关系式?UABWABq1112电容意义?电容定义式?表示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CQS,平行板电容器CU4kdFqEqU(1)加速度:a===。mmmdl(2)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v01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基本公式及处理方法?vx=v0(3)速度v=at=qUlymv0dl=v0t(4)位移y=1at2=qUl222mv02dvyqUlv=vx2+vy2,tanθ==。vxmv02d知识板块:直流电路编号123456问题概念、规律、方法总结导体中有自由电荷两端有电势差课本页码电流的形成条件?电流定义式?q,微观表达式InqsvtUl,定律R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RIsU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范围:金属、电解溶液和使用范围?R电功公式和相关公WUIWqUUIt,P式?tI电热有哪些相关公式?QI2Rt,PI2R内容: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总电阻成反比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及公式?公式:IERr路端电压:UEIr串联:RR1R2....Rn8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公式?测电动势和内阻的两种电流表接法并联:1111....RR1R2Rn9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必须知道电流表的内阻)第7页共12页知识板块:磁场编号问题大小:B概念、规律、方法总结课本页码1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F,单位T,磁场决定,与电流元无关IL方向: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疏密代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切线方向代表磁感应强度方向匀强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电流磁场:大小与距离反比,方向安培定则判断,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反向电流互相排斥;不平行的直线电流相互作用时,有转到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地磁场:地磁场N极在地理南极2磁感线意义?3几种常见的磁场大小,方向判断?45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磁通量计算公式?大小:磁场与电流垂直时,F=BIL方向:左手定则判断磁场与电流平行时,F=0BS,单位韦伯Wb特点:(1)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注意区分正、负电荷。(2)当电荷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洛伦兹力的方向也随之变化。6洛伦兹力的大小,方向,特点?(3)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不一定受洛伦兹力作用。(4)洛伦兹力一定不做功。方向:F⊥B且F⊥v大小:F=qvB(v⊥B)速度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匀速圆周运动7运动性质及公式?v2mv2m半径R,周期公式TqvBmRqBqB知识板块:电磁感应定律知识梳理编号1问题怎样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什么是磁通量(1)有磁通量的变化(2)电路是闭合的(1)公式BS(BS);(2)单位:韦伯,Wb;2(3)两种变化计算公式:①BS;②BS1.应用楞次定律四个步骤:①原②变③感④螺旋2.口诀:线圈中磁通量变化时:增反减同;有相对运动时:来拒去留;其他情况:增缩减扩第8页共12页概念、规律、方法总结课本页码3怎样判断I感的方向3.右手定则: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大拇指指向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方向,四个手指所指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1.线圈中磁通量变化时:E感N4怎样计算E感的大小3.导体棒转动切割时:E感5怎样计算电荷量q的大小t2.导体棒垂直切割磁感线时:E感BLv12BL2得到qNtR总qItIER总EN2①若电流恒定时:QIR总t6怎样计算电路中电能(或者电热)②能量守恒定律:EA减EB增③动能定理WF安W其他力Ek,QWF安7怎样计算安培力的大小EB2L2v①E感BLv②I③F安BIL得:F安R总R总1.通电自感:有自感线圈的支路暂时不通2.断电自感:与自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暂时不断3.断电瞬间,若有自感线圈的A支路本身电流大于与其并联的B支路电流时,B支路中的灯泡将闪亮一下再熄灭1.镇流器的作用:升压和稳压2.启动器的作用:启动灯管.刚接通灯具电源时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上,启辉器放电而发热双金属片弯曲接通电源,接通后启辉器没有电压放电停止双金属片冷却断开,在断开的瞬间灯管发光,起动后一半以上的电压降落在镇流器上,启辉器电压不足不能放电,从而保持断开状态.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8怎样理解自感现象9日光灯的原理10传感器类型有哪些?应用在哪些地方?知识板块:交流电编号问题概念、规律、方法总结①当线圈在中性面处时:最大,i、e、u、课本页码1最小,电流在此处改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t两个特殊位置的规律是什变方向;②当线圈转动至于磁感线平行时:最小为零,i、e、u、么?t最大交流电的峰值Em、Im、Um是什么?2EmNBSNm;ImEmRrUmImR第9页共12页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eEmsint3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若从线圈与磁感线平行时开始计时:eEmcost4怎样计算交流电电路中的电荷量哪些地方可以使用有效值?正弦式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什么?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与匝数有什么关系?qItIER总EN得到qNtR总5①各种电器铭牌上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②计算电功、电功率等;③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④没有做特别说明的地方6U1n1I1n2,(只有1个副线圈),P入P出U2n2I2n1电流互感器:将高电流降为低电流来测,n1n2电压互感器:将高电压降为低电压来测,n1n2①匝数比不变,改变负载电阻;②匝数比发生变化7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8电压器动态分析有几种情况?解决的方法是什么?远距离输电时如何计算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U2由U1决定(U1不变),I1由I2决定,P1由P2决定PI2r,IP,UIrU9知识板块:机械振动、机械波编号1问题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有什么特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有哪些作用?表达式是什么?如何证明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是简谐运动?什么是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类单摆运动有哪些?概念、规律、方法总结课本页码Fkx获取:A、Tv的方向、大小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位移x的大小方向X=Asin(t)=Asin(22t)、ACOS(t)T3确定x正方向受力---表达出F说明F与x的关系线不可伸长L>>dm球》m线4T2lg5642如何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量l和周期Tg2lT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是哪些方面?l的改变T的改变第10页共12页7

测重力加速度时,是从什么位置开始计时?如何计数?受迫振动的周期、频率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发生共振需要什么条件?

机械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机械波形成与传播的规律有哪些?

平衡位置计时

统计过平衡位置的次数或全振动次数驱动力的f和T固有f和T固有f=驱动力的f振源介质

T、f由振源决定质点不迁移,只在平衡位置振动不同介质v不同质点第一次振动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一样相距一个波长的质点步调一致

A、大小质点位移x大小、方向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知道v时确定振动方向波传播相差振动步调一样两列波频率相同

存在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在该点相遇存在波峰和波谷在该点相遇X、a、v的矢量叠加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波源与观测者相对运动,观测者测得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测心脏血流速度、测得卫星位置变化、检查车速、测定流体速度放电:q、E减少,i、B增加,电能磁能充电:q、E增加,i、B减少,磁能电能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磁场

把信号“加”到载波上的过程调幅、调频

接受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改变电容—改变固有频率=电台发射频率地波、天波、直线传播

红外遥感技术、红外摄影

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第11页共12页8910

11

12波动图像有什么作用?机械波存在多解性的原因是哪些方面呢?

机械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如何判断质点是振动加强点还是振动减弱点?波的叠加原理是什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呢?在哪些方面是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LC振荡电路充、放电的特征是什么?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有哪些?产生电磁波需要什么条件呢?什么是调制?调制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调谐?如何调谐?电磁波的发射有几种方式?红外线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272829紫外线有什么作用和特点?X射线有什么作用和特点消毒、防伪标志波长比紫光短,不可见光透视人体、检查工件波长比紫外线短、穿透力强探伤、杀死病细胞波长比X射线短、穿透力比X射线强射线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知识板块:光的折射、光的波动性编号问题概念、规律、方法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1什么是折射定律?在法线两侧,课本页码sininsin2345678910折射率的公式有哪些?什么是全反射?发射全反射需要什么条件?全反射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如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发生光的干涉需要什么条件?薄膜干涉的应用是哪些?相邻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测量光的波长?光的干涉图样与衍射图样的区别有哪些?泊松亮斑是什么现象?什么是光的偏振?有哪些应用?csinin,nvsin光由光密到光疏,全部光被反射回来的原介质的现象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入射角CsinC1n光导纤维自行车车尾灯sinin,测定i、sinf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检查平面平整度ldlx,测量x、l、ddx条纹宽度:干涉等宽,衍射中央到边缘递减间距:干涉相等,衍射不等亮度:干涉基本相等,衍射中央到两边递减都是波的叠加,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都是表现波现象衍射现象光沿特定方向传播的现象立体电影的摄影和放映11121314红光与紫光之间波长、波速、频率、nhnz、vhvz、hz、ChCz,fhfz折射率、临界角谁大谁小?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