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号 满 分 得 分 评 阅 人 一 10 二 10 三 10 四 10 五 24 六 36 总 分 100 一.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题号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化学位移值与下列因素( )无关。 A 电子云密度 B 磁各向异性 C 溶剂 D 外磁场强度 2.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对钾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0.002,这说明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性是钾离子的( )倍。 A 0.002 B 500 C 2000 D 5000 3.在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A 组分和载气 B 载气和固定液 C 组分和固定液 D 组分和担体 4. 下述物质( )可用于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测定死时间。 A 苯磺酸钠 B 萘 C酚 D 苯 5. 使用热导检测器时,载气流量略有波动,采用下列参数( )定量更准确。 A 峰面积 B 峰高 C A和B同样准确 D A和B同样不准确 6. 增色效应是( )。 A 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C 吸收强度增加 B 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D 吸收强度减弱 7. 某一含卤素化合物,其质谱图上同位素离子的峰强比为 M : M+2 : M+4 = 3 : 4 : 1, 则该化合物中含有( )。 A 两个氯 B 两个溴 C 一个氯和一个溴 D 两个氯和两个溴 8. 关于分子离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离子含奇数个电子 B 分子离子峰的精密荷质比就是化合物的精密分子量 C 由C, H, O, N组成的化合物, 分子离子的质量数是奇数 D 质谱图上最右侧的峰是分子离子峰 9. 关于磁等价核,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组内核的化学位移相等 B 与组外核偶合时偶合常数相等 C 无组外核干扰时, 组内核不偶合, 因此不产生裂分 D 无组外核干扰时, 组内核偶合, 但不产生裂分 10. 若使用永停滴定法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电流降至最低点且不再改变,说明( )。 A 滴定剂和被滴定剂均为不可逆电对 B 滴定剂和被滴定剂均为可逆电对 C 滴定剂为可逆电对;被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 D 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滴定剂为可逆电对 二、判断(每题1分,共计10分) (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最常用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 ( )2. 为了提高分离效果,使用热导检测器时应采用氢气作载气。 ( )3. 紫外吸收光谱中λmax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 )4. 内标法定量时,样品与内标物的质量需准确称量,但对进样量要求不严格。 ( )5. 空间排阻色谱的流动相对色谱选择性有影响。 ( )6. 没有驰豫历程不可能测定到稳定的核磁共振信号。 ( )7. 对于I=1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存在的特定能级数是3个。 ( )8. 不含氮或含偶数氮的重排碎片,质核比一定是偶数。 ( )9.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 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目的是为了清洗电极。 ( )10. 在薄层色谱中,以硅胶为固定相,氯仿为流动相时,试样中某些组分Rf值太大,若改为氯仿-甲醇(2:1)时,则试样中各组分的Rf值会变小。 三、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 某一组分的保留比R’=1/3,表明该组分的移行速度是流动相的( )倍。 2. 测定丙酮中微量水分时应采用( )色谱法,使用( )检测器。 3.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 )和( )。 4. 诱导效应将会使某基团的红外振动频率变( ),共轭效应使某基团的振动频率变( )。 5. 偶合常数与外磁场强度H0无关,它表明自旋核间( )大小。 6. 气相色谱中,?主要受( )影响,k主要受( )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1. 简述红外吸收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 2. 写出范第姆特方程表达式和各参数的中文名称。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 为测定下列吡啶与水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安装以下电池: C5H5N + H2O C5H5NH+ + OH- 若25 ?C时,电池电动势为0.563 V,上述平衡常数Kb为多少?(已知SCE=0.2412 V) 2. M与N两种物质的纯品溶液及混合溶液用等厚度的吸收池,各波长的吸光度如下: 测定波长 纯M 3.0 ?g/mL 254nm 0.114 286 nm 0.216 310 nm 0.810 纯N 5.0 ?g/mL M+N混合溶液 (1)求被测混合物中M和N浓度。 1.075 0.360 0.080 0.334 0.252 ——— (2)求被测混合物在310 nm的吸光度。 (3)若被测样品分别为M和N单组分,分别指出最佳测定波长。 3.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检查和色谱参数测定”试验中,用150 mm的ODS柱分离含有苯和萘的样品,流动相为甲醇 :水 = 80 :2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在该实验条件下,已知苯的柱效n = 37500 m-1,测得死时间t0 = 1.81min,两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tR苯 =5.43 min,tR萘=5.79 min。 (1)求容量因子k苯, k萘.,分配系数比α及分离度R ? (2)若增加柱长至300 mm,分离度可否达到1.5 ? 六、光谱解析题(共计36分) 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2,试根据其红外吸收光谱推测其结构式。(8分) 2.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3NO2,其核磁共振谱如图所示,由积分曲线可知氢分布为 a: b: c: d: e = 3: 3: 2: 4: 1,试推测其结构式。(8分) 3.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试推断其结构式。(8分) 4. 综合光谱解析题(12分) 某未知物经HPLC分析证明其纯度在98%以上。测得的MS、IR和NMR如图所示,IR主要峰包括:3030,2926,2872,1735,1500,1450, 1380,1230,1030,750,700 cm-1,,试由综合光谱解析确定其分子结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