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格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募征格'。2.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基础解释: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募格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募征格'。2.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基础解释: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注音是:ㄇㄨˋㄍㄜˊ。 拼音是:mù gé。 简体是:募格。 繁体是:募格。 结构是:募(上下结构)格(左右结构)。
募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引《魏书·敬宗纪》:“又班募格,收集忠勇。”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孝昌初,妖贼四侵,州郡失据,朝廷设募征格於堂之北,从戎者拜旷掖将军、偏将军、裨将军。”《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乃射募格於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赏帛万匹。’”胡三省注:“募格者,立赏格以募人。”
二、网络解释
募格1,为招募人材而先立下的赏格。综合释义: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魏书·敬宗纪》:“又班募格,收集忠勇。”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孝昌初,妖贼四侵,州郡失据,朝廷设募征格於堂之北,从戎者拜旷掖将军、偏将军、裨将军。”《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乃射募格於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赏帛万匹。’”胡三省注:“募格者,立赏格以募人。”'招募人材的赏格。招募人材的赏格。汉语大词典: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魏书·敬宗纪》:“又班募格,收集忠勇。”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孝昌初,妖贼四侵,州郡失据,朝廷设募征格于堂之北,从戎者拜旷掖将军、偏将军、裨将军。”《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乃射募格于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赏帛万匹。’”胡三省注:“募格者,立赏格以募人。”国语辞典:招募人材的赏格。辞典修订版:招募人材的赏格。《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乃射募格于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疋。』」出处:《北史·魏敬宗纪》:“班募格,收集忠勇。”(班:通“颁”。颁布。)《周书·韦孝宽传》:“乃射募格于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也作“募征格”。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南大统寺》:“孝昌初,妖贼北侵,州郡失据,朝廷设募格于堂之北,从戎者拜旷掖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关于募格的成语
自成一格 格杀弗论 格格不吐 格于成例 格格不纳 格物穷理 格杀不论 格格不入 形格势禁 格古通今
关于募格的词语
格杀不论 格于成例 格古通今 格不相入 筑台募士 自成一格 摆老资格 格杀弗论 形格势禁 不名一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