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岁的林浩来自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班长一职。地震发生时,班级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来到教学楼的走廊,便被从楼上跌落的两名同学压倒。他回忆道:“一个同学压在我的背上,我动弹不得。当时,垮塌的楼板下有一名女生在哭泣,我便安慰她,让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生情绪稳定了下来。随后,我努力爬行,终于逃了出来。”
逃出后的林浩,并未立即离开,而是返回现场救出他人。他提到:“我看到一名男生被困,就去帮忙把他救了出来,随后交给校长,由他交给母亲。接着,我又将一名昏倒在走廊的女生背出来,交给校长,她也被她的父母带走。”在描述救人经历时,林浩表现出异常冷静,声音中带有淡淡的乡音。
林浩连续救了两名同学,但在再次进入教学楼救人时,不幸被垮塌的楼板再次埋住。他回忆说:“我奋力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谈及身上的伤,林浩表示:“我在开始爬出时,并无伤痕,而是在救人过程中受伤。”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成功逃生的有10多人,其中包括林浩救出的那两名同学。被问及为何要救人时,林浩平静地回答:“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我这个班长还有何意义?”他的行动体现了无私奉献和责任感。
林浩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他被人们称为“抗震救灾小英雄”,展现了儿童时期的勇气和担当。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勇敢,也彰显了在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