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本钱的汉语大词典是: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新唐书·食货志二》:“请于两都、江陵、成都、扬、汴、苏、洪置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缗,下至十万,积米、粟、布、帛、丝、麻,贵则下价而出之,贱则加估而收之。诸道津会置吏,阅商贾钱,每缗税二十,竹、木、茶、漆税十之一,以赡常平本钱。”参见“常平”、“常平法”。
常平本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常平本钱详细内容】
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常平本钱[chángpíngběnqián]⒈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二、综合释义
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新唐书·食货志二》:“请於两都、江陵、成都、扬、汴、苏、洪置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緡,下至十万,积米、粟、布、帛、丝、麻,贵则下价而出之,贱则加估而收之。诸道津会置吏,閲商贾钱,每緡税二十,竹、木、茶、漆税十之一,以赡常平本钱。”参见“常平”、“常平法”。
三、网友释义
常平本钱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四、其他释义
1.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五、关于常平本钱的成语
平平常常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不惜本钱 常来常往 本乡本土 本本分分
六、关于常平本钱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