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到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主要景点有太白楼、新安碑园、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等。
歙县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片,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www.lVyougl.com
歙县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博得皇上“加恩眷酬”。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型,石柱、梁坊、栏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12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石坊所有题词,均出自许国门生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之手,使得整座石坊更显得豪放、华丽、威严。斗山街坐落于歙县城内。这条古街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
歙县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樵楼咫尺相望。
歙县旅游必玩景点推荐:
-
歙县北岸镇瞻淇村
安徽古村落瞻淇村位于黄山市歙县北岸镇 ,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内古民居基本完好,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约40余幢。
-
歙县深渡镇漳岭山村
漳岭山村隶属于黄山市歙县深渡镇,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村四面环山,漳源河穿村而过,紧靠新安江山水画廊4A景区。
-
歙县32个美丽乡村
歙县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歙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
-
歙县深渡镇深渡老街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深渡老街,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深渡位于新安江与昌源河的汇合处,地处黄山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是黄山的南大门。
-
歙县北岸镇北岸村
北岸古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四山环抱,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又有雄厚的徽文化底蕴,村庄到处呈现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河水流畅、古民居紧紧相接
-
歙县深渡镇凤池村
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凤池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风池村位于深渡镇正对面,深渡镇码头对面的凤池岛上,又称大对河。
-
歙县三阳乡叶村
黄山市歙县三阳乡叶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徽歙县叶村与浙江临安毗连,东边是清凉峰。叶村的叠罗汉作为徽州传统民间艺术,是叶村的不传之秘。
-
歙县雄村乡雄村村
黄山市歙县雄村乡雄村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雄村村为属乡即雄村乡所在地,雄村位于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城西南6公里处。
-
歙县霞坑镇石潭村
安徽石潭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石潭村地处高山,位于歙县东南霞坑镇,毗邻新安江。为黄山市百佳摄影点的第一位。
-
歙县许村镇许村村
许村村隶属于黄山市歙县许村镇,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
歙县雄村乡卖花渔村
卖花渔村隶属于黄山市歙县雄村乡,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卖花渔村, 本名洪岭村,位于歙县城东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
-
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棠樾村位于黄山市歙县郑村镇,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棠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
-
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渔梁村隶属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其形态似鱼。
-
歙县深渡镇漳潭村
安徽漳潭村隶属于黄山市歙县深渡镇,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漳潭村位于新安江山水画廊的核心景区,是三潭枇杷主产村之一,也是黄山市百佳摄影景点。
-
歙县深渡镇阳产村
安徽阳产村黄山市歙县深渡镇,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阳产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
-
歙县檀干园景点介绍
檀干园位于歙县西10公里唐模村。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曾是本村许氏文会馆旧址。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